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儿童与熟悉的儿童在一起时,或是与成人在一起,为了引起注意,容易对他人进行身体上或是口头上的攻击行为。年幼的儿童多为身体的攻击。聋儿由于其特殊性,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更为明显。这种攻击性行为常常出现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或是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找到导致聋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其逐渐消退此不良行为,尽量解决这种障碍,就会使聋儿顺利地接受康复训练,达到自身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测查、比较了亲社会儿童、攻击性儿童与一般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SIP)特点,目的是探讨三类儿童在SIP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在假设分享情境中,攻击性与一般儿童SIP的整体差异不显著,但在对不分享策略的他人情绪预期和关系预期2个变量上差异显著。亲社会与一般儿童、与攻击性儿童SIP的整体差异显著;在假设挑衅情境中,攻击性与一般儿童在对不同策略的自我效能感、选择频率、策略评价等7个变量上差异显著。亲社会与一般儿童在对不同策略的自我效能感、选择频率、策略评价等9个变量上差异显著;亲社会儿童与一般儿童SIP的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榜样对比对少年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聶世茂 《心理学报》1966,11(2):64-71
目 的 提高学生自觉性,严格要求他们,从做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应具备的条件出发,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这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起一定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了解他人来了解自己的。他写道:“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一般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对比、对照,象照镜子似的仔细观看别人;”有的研究表明:少年评价自己的品质,只能在同他人对照、比较的条件下才能办到。 依据以上观点,本研究批初步探讨少年学生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与雷锋的优秀品德  相似文献   

4.
自卑是一种性格的缺陷,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通俗地说,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自卑的产生,不恰当地比较也会导致自卑的产生。前者多发生在一些有先天缺陷的人的身上,后者  相似文献   

5.
主角     
正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个暗示,一种鼓励、启发,或是真诚的关爱。这些态度可能丰富他人的生活,但这没有可能发展成为——代替他人的生命。我们当不起完全为一个人而活——即使他人给予这种权利。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情,是另一种勇气。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很正当。  相似文献   

6.
为他人代求     
赵卫红 《天风》2002,(12):16
代求是我们祷告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代求也就是把他人及他人的事情带到神面前,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为他人求情,使他人的罪能够被赦免,他人的心意能够被悦纳。一、代求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为他人代求,因为我们都是神的儿女,神已给了我们代祷的权柄。但我们必须真心诚意承认自己的罪,实实在在地降眼在神面前。不断地反省自己,因为神不听罪人的祷告,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神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  相似文献   

7.
自卑,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心理学上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缺陷。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的克服与超越。日本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我总是很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种自卑似乎与生俱来。在我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初中的时候,惟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成绩还比较好。现在上了重点高中,同学们的成绩都很好,而且大部分都是全面发展的那一类,而我却一无是处。我也越来越自卑了,我该如何找回自信呢? 四川小希  相似文献   

9.
父恩照我心     
孟蕊红 《天风》2001,(10):27
我的家住在陕西省大荔县一个很普通的乡村,这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从我记事的日子起,父亲晚上经常出去打麻将,一出去就是整整一夜不归。而且还爱抽烟、喝酒,父母吵架更是家常便饭了,这些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我很自卑,对这个家庭和自己的前程感到非常绝望。 然而,如今的我不再那么悲观。因为我现在有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好父亲,从他身上我找到了战  相似文献   

10.
妒忌是指意识到自己缺乏他人更优越的品质、成就或所有物而产生的自卑、敌意和怨恨等混合情绪,妒忌者渴望得到妒忌目标的优势或希望妒忌目标失去优势。作为一种指向他人财富的复杂情绪,善意妒忌和恶意妒忌会引发不同的行为结果,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他人财富的认知评估过程。妒忌通常由向上的社会比较而产生,社会事件应得性、主观公平感、核心自我评价等认知都会对妒忌产生影响。本文从社会比较判断、认知加工过程和神经生理功能等角度来分析妒忌的产生过程和认知机制。基于现有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妒忌情绪的发展特征、妒忌体验的测量方法和妒忌功能的分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张学民  李茂  宋艳  李永娜  魏柳青 《心理学报》2009,41(12):1228-1236
通过实验考察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对玩家和观看者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认知的影响。被试为72名男性大学生, 选用第三人称45度角的射击类游戏, 将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和血腥成分进行分离, 采用竞争反应时任务范式考察攻击性行为, 采用EAST内隐认知范式考察内隐攻击性认知, 结果表明: (1) 玩家比观看者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玩家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认知均显著强于观看者; (2) 视频游戏中的射杀动作成分导致观看者有更高的游戏卷入, 血腥成分对被试的攻击性影响强于射杀动作成分, 并使被试倾向于将攻击性进行他人归因。  相似文献   

12.
在马加爵家乡的屋内,挂着一幅水墨画,并写有一个极大的“忍”字。他如此看重这个“忍”字,恰恰说明他内心存在着许多不能“忍”之事。他出生农村,总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正是他的自卑使得他对于别人的任何一句的话都感到敏感,并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戒备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极端张狂、残忍的手段报复他人。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是父亲去世的第7个年头。国家图书馆征文,我们迟迟没有写。一方面他的经历及所做的工作大家都了解;还有《任继愈文集》和不少有关他的传记、回忆文章,再说什么显得重复。另一方面父亲在家里,习惯上不谈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他手头的事情又多,问到他什么,他经常是一边想着自己的事情,一边所答非所问地应付一下。我们从他那里知道的事情非常有限,谈不上有更多的了解。有些很重要的事情还是  相似文献   

14.
很高兴能在MBA阶段选修到表达性艺术治疗这门课,因为我对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一直都比较感兴趣,同时又渴望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自己和他人。通过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八次课,我也从最初的迷茫状态慢慢开始对自己有了模糊的印象,进而能够重新认识自己,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下面是我选取的两次课程的内容和作品,回过头来解析作画的过程和心理感悟。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方向     
正幸福的方向就是与人分享。每个人在世间寻寻觅觅,做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把自己的努力跟生活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好高骛远,不轻易放弃,铺垫好自己一生成长的基石,眼界要高,姿态要低,胸怀要宽,拓展自己内心意境的通透与宏阔,无限大的心,才能走向无限远的未来。每个人都生活在这活泼的生  相似文献   

16.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  相似文献   

17.
家长来信浩浩妈妈来信说,自己的儿子浩浩上二年级了,在家里说话一切都正常,就是见到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家长不说话。对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哄也哄了,什么办法都用过,但他就是不开口。浩浩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一名医师,父母性格都偏内向。浩浩小时候白天由外公、外婆带,晚上一直跟父母同住。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孩子2岁被送到托班,分离哭闹与其他儿童无异,家长没有感觉特别困难,幼儿园4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浩浩特别粘妈妈,从小不敢一个人去厕所,需要大人陪同;到现在都二年级了,还是不能独立睡觉,需要妈妈陪着才能入睡。  相似文献   

18.
为自己的长相而苦恼,或为自己的“貌丑”而焦虑不安,郁郁寡欢,甚至自卑、孤独,心理失去平衡,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中经常出现的话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发展,中学生比任何时候更关心自己的外貌、体型、衣着打扮。如有些曾经不讲究穿着的男孩,变得爱照镜子,有时还对着镜子挤眉弄眼的,希望自己长得帅帅的,高高的;有些在小学时连梳头都  相似文献   

19.
程瑞  卢克龙郝宁 《心理科学》2021,44(6):1336-1345
个体的恶意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伤害、欺骗与捉弄他人三方面。本研究旨在考察愤怒情绪对上述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设计了愤怒、恐惧和中性三种情绪诱发条件(后两者分别作为愤怒情绪的消极和中性情绪对照),以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在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对于伤害和欺骗他人,愤怒情绪诱发组在观点流畅性、新颖性和伤害性上均高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而对于捉弄他人,愤怒情绪诱发组仅在观点流畅性和新颖性上高于中性情绪诱发组。内隐攻击性中介了愤怒情绪对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而情绪唤醒度仅中介了愤怒情绪对伤害他人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是愤怒情绪促进不同类型恶意创造力的通用路径,而情绪唤醒度是愤怒情绪促进伤害他人恶意创造力的特异路径。  相似文献   

20.
吴志福 《天风》2017,(4):34-35
<正>前段时间笔者跟一位牧者一起采访某教会的慈善组织,可其中部分同工却表现得不太积极,认为自己做的事上主都知道,不必大肆宣传。这种现象在当前教会中是非常普遍的,很多信仰虔诚、富有爱心的弟兄姊妹默默为主做事,帮助他人,不求任何夸赞,体现了基督徒谦卑、奉献的优秀品质。然而,他们对宣传自己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