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的眼泪     
正从小,他就特别羡慕同龄小朋友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却只能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正因为父亲的严厉和管制,他特别恨父亲,因而性格也变得很是执拗。初中时的他尤为叛逆。为了对抗父亲,他总会想尽办法气父亲,比如抽烟、打架、逃课,只要能刺激到父亲的事情他都去  相似文献   

2.
第一端在荡子回头的譬喻中,耶稣基督的计划是为我们树立一个基督徒真心悔改、确实愿意回到天主身边的榜样。这个小青年自以为年轻有为,抛弃了父亲,离开了家庭,到远方去,企图不受父母、家庭的束缚,可以过他自由放纵的享乐生活。可是不久,他发觉自己上了当,走错了路,愿意回到父亲身边去。有三件事情促使他决心回到父亲身边:(一)他在短期内浪费了财产,陷于狼狈不堪的困境;(二)他内心悔恨自己的错误和罪过:(三)他相信自己思念和依恃的父亲是世界上最良善、最仁慈的父亲,他相信父亲一定肯宽容收留他。  相似文献   

3.
倾听心海     
我们一天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我们整天忙忙碌碌,有了闲暇便找些事情来打发时光,看电视,读小说,或者聊天,夜深了便睡觉。第二天起床又是同样的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就是要我过一辈子的生活吗? 抽点时间了解你自己,了解你的所思所想所渴望;弄明白你自己所真正要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你自己所渴求的东西而不是别人期望你获得的东西。否则,你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遗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很少有人给他的时代留下的烙印能与毛泽东相提并论,也没有谁的命运比他更为模糊不清了。毛泽东诞辰一百年周年纪念为我们思考他在历史上的地位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当然它并不是什么神奇的试金石,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出一个权威的论断。从毛泽东经历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天我们所了解的比1976年多得多(那一年在《中国季刊》的支持下很快出版了一部探讨毛泽东在各个领域的贡献的书),也比1982年多得多(该年我斗胆提出了自己的评价),但还有很多地方依然是模糊的,他一生的事业所产生的最终影响更是难以确定的。毛泽东的个性既是多面的,又充满了矛盾。他在他的时代扮演了很多角色。一篇简短的论文无法涉及这样一个人物的方方面面。我这里所关注的不是毛泽东这个人,而是他对中国所做的事情,这样,对于他的优点和缺点,无论属于公共领域还是私人品质,只有在它们影响到毛泽东所能成就的事情时,才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手机费忽然暴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事情。每个月我都会在交自己的话费时,把父亲的话费也一并交上。父亲生活很节俭,简直到了无可俭省的地步。他的手机和他的钱包一样作用不大,只是占据了他口袋的一部分空间而已,是"紧急  相似文献   

6.
滕吉菊 《天风》2005,(11):6-7
经文:路15:11-32卢云以圣经为题才在他所著的《浪子回头》这本书里对浪子的比喻当中,小儿子、大儿子、及父亲的人性有很精辟的见解。甚至他把自己写进了这个故事里,因为他看到自己在比喻中是那个浪子,又是那个大儿子,他还看到自己应该作那个父亲。在浪子比喻中这三个角色中,他探讨了世人怎样离开神,成为浪子,也探讨了人心灵深处真正的渴望。让我们从他的角度来看看小儿子、大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情结,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一位西方作家说: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老师去点燃。 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最常听到这样的话,一个父亲或者一个母亲在训斥自己做了错事的孩子:你真是蠢得不能再蠢了,你能够做成什么事情!人家哪个孩子不比你强!  相似文献   

8.
安踏公司掌门人丁志忠有这样一段话,他说,51%与49%是父亲教给我的“黄会分割”比例。父亲早就告诉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认同、尊重和信任。  相似文献   

9.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人所具有的关于他的认知活动的知识和控制也就,是他对自己的认知行为了解了些什么以及在认知作业过程中如何调节自己的认知行动。后来,数学教学工作者开始研究无认知在完成数学作业中的作用。这些数学教育工作者确信,一个人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认识到和相信他自己作为数学学习者和行为者以及他如何去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对于他的成绩具有强有力的作用。因为元认知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所以发展元认知就要求人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并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自己政治哲学或法权哲学研究作的自我总结,围绕法与民主制这一核心,他列举了自己在六大题目方面进行的工作。作者以概要的方式展示了现代政治哲学所面临的那些重大问题及他对这些问题的梳理、思考和解决。这篇文章因此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可以使人了解和把握现代政治哲学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人了解哈贝马斯怎样对待这些问题,在有关难题上做出了什么特殊的贡献,大体把握他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他和督导谈到当他使用精神分析技术时自己的新感觉,他对这些感觉是陌生的。咨询师:"我想和您谈一谈我正在做的个案。其中有些感觉对我来说是全新的。"督导:"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来访者的信息吗?"咨询师:"哦,他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很迷惘。"督导:"他的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师:"想要了解自己看重什么,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以便更好地决定选择怎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范晨光 《天风》2007,(4):6-7
保罗能在自己身上看见神召选他作使徒的恩,这是他人生的快乐与价值。我们不从神所赐的恩中看自己,就看不出人生的灿烂之处,也看不到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人类处在罪的阴影之下,同时又摆脱不掉父亲的慈恩.在我们里面有一股力量,迫使我们去做我们不要做的,也迫使我们不去做我们知道该做的.这股力量的正确名称是罪.正像圣保罗所说的:"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罗7:15)他接下去说,是住在我们里面的罪使我们成为这样.<路加福音>第15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离弃上帝的道路的时候,我们不是处在上帝创造我们时愿意我们处在的地位.然而这不必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浪子即使在为主人看管猪群的时候,也还是他父亲的儿子.耶稣对浪子具有很大的信心,说他"醒悟过来",说他又成为他自己.父亲对他的回归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等待着他的回归.我们不要把人生看为不变的.我们都在变化之中,我们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像一只死了的、僵硬的、钉在硬纸片上的蝴蝶标本.我们是一个来自过去、活在今天、展望未来的活的能努力的主体.浪子也好,我们每个人也好,都是在改变之中,我们都是上帝手中的半成品,这给予浪子和我们每人以希望.  相似文献   

14.
做一个好父亲,使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是每位父亲执著的追求。那么好父亲的标准是什么,父亲在孩子面前应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仅仅承担传统父亲的责任——赚钱养家,已不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因为钱不是一切,作为一个父亲,挣钱不是唯一的。假如你拥有了钱,却失去了孩子的未来,那么再富裕的家也是不完整的。你在外面扮演的角色再好,回到家里也必须重新演好父亲的角色,而父亲的角色,绝对不是用钱就可以塑造成功的。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亲呢?做孩子成长的朋友有研究…  相似文献   

15.
耶稣在圣经里教训跟随他的人必须“恼恨”自己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这是什么意思呢?跟随他的人果真应该“抛弃”家中一切所有以及自己有关联的人、地、事物,不再去“过问”他们,才能作他的门徒吗?  相似文献   

16.
这是件好事     
从前,有个非洲国家的国王,他非常信任自己手下的一位充满智慧的大臣。这位大臣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会说:“这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7.
身为职业女性,与上司和睦相处,对你的身心健康、工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如何与上司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下九条原则可供参考。倾听我们与上司交谈时,往往是紧张地注视着他,猜测他对自己的态度是褒是贬,构思自己应做什么反应,却没真正听清上司说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有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天,突然省悟到自己迄今所做的,全是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他想到生命短暂,不禁为自己虚度了宝贵的光阴而痛心。于是,他发誓用剩余的生命,做成一件最有价值的事情。许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那件足以使他不虚此生,并且  相似文献   

19.
他有一句口头禅广为流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是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裔,于1912年出生于美国。他的父亲先后开过小成衣厂、纺织品店,但直到在他15岁那年去世都没赚到什么钱。他靠的是奖学金和打零工挣的钱供自己读到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宋真宗赵恒执政期间,有两位皇亲国戚因为争夺父亲的遗产,闹得天下皆知。兄弟二人都认为对方分到的财产比自己的多,不公平,于是告到衙门。本来财产纠纷案也不是什么大案子,可是因为两人都是皇亲国戚,地方官员不好认真追究,无法解决他们的矛盾。两人依仗着关系,又将事情闹到了皇宫。事情越闹越大,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