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我总是很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种自卑似乎与生俱来。在我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初中的时候,惟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成绩还比较好。现在上了重点高中,同学们的成绩都很好,而且大部分都是全面发展的那一类,而我却一无是处。我也越来越自卑了,我该如何找回自信呢? 四川小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导致大学生自杀、他杀的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杀人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应该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此,向大学生朋友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1.认识自我,做自信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有时过于自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有时又过于自卑,认为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不能正确认识自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经济网]近日多家媒体报道,重庆地铁车厢内一位农民工缩在车厢角落,坐在自己的胶桶上,明明有空位却不坐,网友纷纷感到心酸、表示同情,认为农民工兄弟不必自卑,"累了就坐吧"。然而后来事件又有转折,当记者采访这位农民工,问及是否因为自卑而不坐时,他说:"我们靠自己力气挣钱,有啥子不好意思的。只是不想弄脏别人衣服,害别人麻烦。"  相似文献   

4.
同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孤傲在求职中是非常忌讳的。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接受了4年的高等教育,理所当然要比同龄人有更好的工作,于是在选择工作时对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对收入不满,就是认  相似文献   

5.
欣赏别人     
在我的记忆中,看过一些题为“欣赏自己”的文章,对于类似体裁,大多以拼弃自卑,充满自信,拥有自我等为内容。而我认为在生活中,实际缺少的还是欣赏别人。 与别人一起谈论他的爱好,与别  相似文献   

6.
你不必自卑     
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的呈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和行为层面,时时处处跟他人的比较。比较就是竞争,竞争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对他人实施攻击。  相似文献   

7.
维克在上小学的时候,别人都说他是一个差等生,老师也断定他根本没法学到毕业,还不如早点退学到社会上去当学徒或是打小工。他自己也在无形中接受了别人对自己的这些评价和看法,从而感到很自卑,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差等生。他也一直做一些临时小工,因为他相信自己只有这点能力。  相似文献   

8.
杨老师:您好!首先请原谅我冒昧打扰你。我是个高中生,多年来一直为自卑情绪所困扰,班会上我怕发言,人多的场合我怕讲话,在女同学面前我更是怕自己做错什么……总之,我很自卑,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我也曾试图改变自己,但结果事与愿违,反因紧张说话结巴,引起别人的耻笑……现在,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相似文献   

9.
行为主义的一兴一衰可以看作两块最关键性的里程碑,把心理学的全部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大阶段:一、行为主义以前的心理学;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三、认识心理学。在第一个大阶段中,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学说,但就其主流而言,都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自我的觉察状态,是只有本人才能体验到,而别人无法观察到的主观状态。到第二个阶段,即行为主义兴起后,则一反第一阶段之道,认为心理学的对象绝对不应该是意识这种只能由本人体验,不允许别人观察的东西;而必须是可公之于众的  相似文献   

10.
自卑(inferiority)心理学上自卑指一个的自我评价偏低一按照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一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感也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余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笔者几乎年年都当班主任,趁便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角度观察和探索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发现病态的怯懦和自卑是目前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典型的心理异常现象。病态的怯懦和自卑主要表现为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和做事,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最常见的现  相似文献   

12.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经常碰到为自卑所苦恼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诉说多年来一直受自卑情绪的困扰,如班会上怕发言,人多的场合怕讲话,考试后怕公布分数,学习有问题怕问同学和老师,在喜欢的异性面前更是怕自己做错什么……总之,觉得自己总是不如别人,也曾试图改变自己,但结果事与愿违,反因紧张,说话结巴,做事失败,引起别人的耻笑。因此越来越没有自信心。 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这种为自卑所苦的人,往往有两种突出的心理特征:一是过高过强的期待心  相似文献   

13.
战胜自卑     
长相有缺憾的人,很多人都因此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压抑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甚而会影响人生一辈子。但是,有缺憾的人并不是一无所长、一事无成的傻子,有时,恰恰是沉重的自卑感压抑着他们,妨碍人的成功成才。如何正确对待自卑呢?首先,正确认识自卑,适度自卑并不是坏事。有点自卑感,你就不会计较应该属于你的报酬,帮你挣脱名疆利锁,你就会在较高层次上获得立身行事的自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有点自卑感,你感到比别人差,你就会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有点自卑感,你就会看见别人更多的长处,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地…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从小就是乖孩子,因为乖,我总是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长大了,才发现自己像河滩上被磨圆了的鹅卵石。 17岁的时候我上了大学,周围多了一些旗帜,一些风景,可总是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于是彼此都有了个性,别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断抢占人生的制高点,活得气度非凡,而我却因为自卑,躲开那些鲜活的青春成为“孤家寡人”。后来,如果不是那次命运的相逼,不是濒临绝境给我的震撼,或许,我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  相似文献   

15.
骆霞  康军 《天风》2006,(3):44-45
如果要别人相信你你要先相信自己。没有人能使你感到自卑,除非你自己愿意。  相似文献   

16.
人为什么自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一名高二学生,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可他却逃学了,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没风度,不动人,不善辞令,还好冲撞人,好像自己处处不如人,因此对自己很失望,很灰心,感觉很自卑。每每看见男生、女生在一起嘻嘻哈哈互相逗乐很开心,而他自己也想介入他们的谈话,一旦他开口,却无人响应,他觉得好狼狈、好羞愧:“我为什么这么笨呢?”但如果发现别人谈的是他所不能了解的,就会感到索然无味,离群自走,害怕别人看出他的无知,  相似文献   

17.
同工同行     
耶路撒冷教会很兴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徒2:46)。使徒们见证福音,祈祷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就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十二使徒和主的兄弟雅各、犹大,他们没有互相轻视,而是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由此,使我们想到当怎样与同工同心呢? 使徒保罗要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是要叫我们看别人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我们心存谦卑。若把自己看得过商,就容易骄傲,若把自己看得过低,就容易自卑。对于传道人,自高和自卑都是不相宜  相似文献   

18.
攀比心理也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攀比多发生在各方面条件都相当的人群中,这部分人认为既然自己和别人条件差不多,就不应在新的选择中与别人拉开太大差距。一旦发现别人超出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压住”别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不能达到别人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学习中的自卑心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智力、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作出了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正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由于痛苦而将自己看得太低这就是自卑。”  相似文献   

20.
在马加爵家乡的屋内,挂着一幅水墨画,并写有一个极大的“忍”字。他如此看重这个“忍”字,恰恰说明他内心存在着许多不能“忍”之事。他出生农村,总感到别人看不起自己。正是他的自卑使得他对于别人的任何一句的话都感到敏感,并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戒备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极端张狂、残忍的手段报复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