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纯粹理性批判》的每一位读者都非常熟悉这个新文稿的题目即内感知。但康德在他的主要著作和《人类学》第24节概要中对这个题目的议论,在篇幅上、集中程度上和系统性上都不如我们手头的这篇文稿。因此,到目前为止,它是康德最为精心地论述这个题目的文稿,虽然在该丈的第二部分,“内感知”这个用语本身没有出现,但它是被“经验的自我意识”(或  相似文献   

2.
戴劲 《学海》2005,(4):196-198
本文缘起于以康德物自体理论中一个悖论的思考。康德规定物体是存在的,因为他不能设想一旦脱离了刺激物感官如何形成表象———“它必须存在,否则感觉就无法解释了。同现象相应的,必然有显现的某种东西、心外的某种东西、影响我们的感官和提供知识质料的某种东西。”①然而,他又无法描述其存在形式(时空、运动、因果)。这一悖论还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一般将物自体理解为是不可认识、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这就意味着物自体在思维之外;然而,人们在讲物自体不可知、独自存在时已经思维着它———“说它是任何属于感官知觉的宾词都不能描述的某…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认为,就针对怀疑论的反驳来看,理性派(笛卡尔)的反驳是虚假的;经验派(摩尔)的反驳带有任意性。唯有康德跟维特根斯坦的反驳具有特别的意义。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游戏理论对怀疑论的反驳在实质上跟康德极为类似,两人观点的不一致之处以及康德理论所忽略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维特根斯坦对康德理论的修正得到理解。  相似文献   

4.
“那末,我说,人以及一般说来每个有理性者都是作为目的存在着,而绝不能仅仅被当作手段。”这是康德的一个足以自豪的诊断。如果康德没有从这个情绪上有利的地位倒退到用一种非常令人不满的推论去代替证明,那末我们由于对这个论断的崇高意义怀有某种模糊的感情,可能会倾向于对它表示同情。康德写道:“人以及一切有理性者是自在目的这个原理,不是靠我的观察或者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E.卡西尔和M.海德格尔在瑞士达沃斯进行的一场辩论的整理稿,集中体现了以卡西尔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和海德格尔在对康德哲学的不同解释中所生发出来的对于自由、有限性、客观性、真理和哲学的本质等问题的不同观点。这种面对面的辩论,一方面充分展现了新康德主义和海德格尔哲学的差异、冲突和某种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这些哲学基本问题本身的理解,并深化对康德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休谟对于因果律的分析所触发的认识论问题反映了近现代认识论以至于整个近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几乎可以说,这个领域中每一重大进展,都与这个弥久而常新的问题有着某种关系。因此,翻开这段历史篇章,总能让人“开卷有益”。毫无疑问的是,在这段历史中,最深刻而耐人思索者,当推休谟对问题的提出和康德对问题的回答。一休谟是这样具体地提出关于因果律的问题的:第一,我们有什么理由说,每一个有开始的存在的东西也都有一个原因这件事是必然的呢?第二,我们为什么断言,那样一些的特定原因必然要有那样一些的特定结果呢?我们的因果互…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劳永逸地证明了外部世界是作为感觉被人们认识的。自由与必然共存的学说和先验感性论“构成了康德的荣誉花冠上两颗巨大明珠, 永在人间闪烁”。 (叔本华, 第 200页 )但是叔本华在阅读康德著作的第一眼时就产生了背离他的念头。这是由于他看出康德哲学陷入了困境。“康德认为, 道德学原则似乎是根本不依经验及其教训为转移的某种东西; 它是先验的, 或形而上学的。他承认, 人类行为具有超经验的一切可能性的重要意义, 所以实际上是引向他称之为悟知的世界, 纯智所思的世界, 自在之物的世界。” (同上, 第 140页) 在此, …  相似文献   

8.
意识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学界一直未辨明康德怎样理解意识。最近它再次引起国际主流康德学界热议。对此目前存在一个基本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康德继承了伍尔夫的区分论,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思想;另一种观点认为他继承了克卢修斯的内感觉论,认为意识是高阶感觉。两种观点都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表征,而康德是当代意义上的高阶理论者。两种阐释都是片面的,其根源在于低估了康德意识理论的复杂性。康德实际上认为存在两种意识现象。第一种是统觉性意识,它是主体对自身心灵状态(作为属己状态)的知觉和思想。它是高阶思想和高阶知觉的独特统一体,既包含区分性认知活动,也包含内感觉。第二种意识现象不包含自我概念,不是真正的表象,而更接近当代意义上的取用意识,这种意识现象不是高阶表征。  相似文献   

9.
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统治欧洲哲学思想两千多年,却在近代受到猛烈的攻击。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探讨“猪存在”后面、上面、外面的最根本、最原始、最本质的“存在”,似乎这个“存在”是事物的一种特别的属性,加到任何事物中去,就会使该事物“存在”,像现在的味精加到任何菜肴中去都能提味一样。康德对此大加批评,指出“存在”是一综合判断,并非事物之任何属性。将“存在”加到事物中去,不能对事物增加任何东西。于是,如此理解下的“存在”只是毫无内容的一个抽象概念。言之凿凿。于是康德以后,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而…  相似文献   

10.
邓南海 《现代哲学》2007,20(2):73-79
当前对于康德美学第一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兴趣”与“实存”的误读源于脱离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在康德哲学中,带有兴趣的愉悦感都与行为的理由联系在一起,任何实践活动都是要把欲求的对象变成一个直观的经验对象,反之,不带任何兴趣的审美的愉悦感与行为的理由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在于想像力能够超出对象的“实存”创造出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与知性之机能协调一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康德对人本身充满了敬意。他认为有意识、能思考、有道德情感的人是宇宙间最神奇的创造物,把人贬低为某种目的的工具是不合理的,人应当是主体,人本身就是目的——最后的目的。人是一个类,有它的类的本质和规定性。所以康德很特别地用复数“我们”来指称人类。不管是他的美学或是神学,都来自这种“人本”的基础。在《判断力批判》中,他说:“没有人类,这整个创造就只是浪费、徒劳、没有最后目的。”  相似文献   

12.
康德对于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所给出的回答是:"美作为道德的象征",或者说"美的东西是道德的善的东西的象征"。在这里,"美"与"道德"分别作为"美的东西"和"道德的善的东西"二者的抽象名词经由"象征"一词实现了关系上的联结。这种关系的成立建构在康德对于二者的区分和类比之上:一方面,美和道德有着异质性的结构,即前者由感性图型上升至理念,而后者则由理念规范感性行动;但另一方面,两者又存在着可类比性,例如,对于美和道德的判断都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等等。因而,康德以"象征"来描述二者的关系至少在语义层面上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1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康德哲学是理解李泽厚主体实践哲学的最基本的参照系。李泽厚对康德哲学早有兴趣 ,至 1976年完成其学习心得《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此书的特点在于 ,重新评价康德先验论在人类哲学史上的巨大理论意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完善、深化康德的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按照康德对于二律背反的分析说明,当人们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内容的时候,会出现思想上的二律背反。按照卢卡奇的这个思路,贝尔所说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实际上就是一种二律背反,他所说的那两个矛盾着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能够得到辩护,是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表现。而两种矛盾的东西都能够从不同角度为资本主义服务。这两种被对立起来的东西都采用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来理解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在本质上依赖于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来运行。现代资产阶级借助这种形式化的方法来玩弄相互对立的东西,从而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运行。只有借助于非同一性的思维,才能揭示这种二律背反背后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刘作 《道德与文明》2021,(3):122-132
刘清平教授在《说谎:禁止、许可还是应当——解析康德的说谎悖论及其根源》一文中认为康德在处理是否撒谎来帮助朋友的问题中陷入悖论.这种批判反映了学界混淆行动的实施者的思维倾向.在这个例子中,是我而不是凶手才是行动者.康德坚持不能撒谎的绝对性彻底贯彻了人性是目的的原则,后果论的处理方式反而会陷入不自洽.在康德那里,许可不是一个混乱的概念,而是表达为了实现某种合乎法权的状态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康德对许可行动限制很多,撒谎救人不属于被许可的行动.在凶犯面前,如果我们无法保持沉默,我们不应当撒谎,同时,我们也要捍卫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和法权.撒谎救人不可能是一种应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形而上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形而上学革命强以华在所谓“传统形而上学”的范围内,康德实际上已发动了一场革命,其影响直接波及现代西方哲学。只有清楚认识了这场革命的内容和重要作用,才能对康德哲学的地位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哲学。一、康德形而上学革命的前提形而上学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主流,它是早在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确立的一门以超越感性事物的、比感性事物更实在更有价值的东西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形而上学(即他所谓的“第一哲学”)的对象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有的有”)或存在本…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领域。西方学术界对康德历史哲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康德被视为“非历史主义的”思想家,19世纪的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康德的历史哲学依然停留在已经被他的批判哲学克服了的启蒙运动水平上。克罗齐认为“康德没有感觉或理解历史”。勒维特等人把康德排除在历史哲学之外,狄尔泰甚至准备撰写一部《历史理性批判》来弥补康德批判哲学的不足。直到20世纪,康德历史哲学才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使上述情况开始有所改观。正如柯林武德所说的,“历史研究并不是康德的一个主要兴趣,但……即使在他所知甚少的一个题目上,也能使他发挥出来象他在伏尔泰、卢梭和赫德尔这样的作家身上所发现的那些思想路线,并写出了一些新的和有价值的东西”。本文的宗旨,也就在于对康德历史哲学中这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作一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而康德关于"存在"的几乎所有论题都表现在了这个批判里.这些论题主要包括:1."是"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2."存在"是对某些规定性本身的肯定,3."存在"是对某物本身的肯定.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个批判的解析而获得对康德的"存在"论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康德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现象即表象”。这一思想一般都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命题而加以否定,但笔者认为不能如此简单地看待。“现象即表象”和康德整个哲学的特点一样,除了包含着唯心主义的杂质以外,还包含着许多合理而深刻的因素,必须作具体分析。一康德的“现象即表象”并不意味着现象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因为康德在论述现象时特别强调了他承认“提供了现象的物”的存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51页,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20.
黄启祥 《现代哲学》2017,(5):99-106
康德在《论出自人类之爱而说谎的所谓权利》一文中认为,说真话是一种形式义务,人们应该无条件地履行这个义务,不管由此导致什么后果。贡斯当和科尔斯戈德分别从法学层面和伦理学层面对这个观点进行批评,都认为康德所谓的不说谎义务在现实中缺少可行的条件,不可能得到普遍遵守,但是这并不能从理论上反驳康德的"应当不说谎"观点。康德的绝对不说谎义务的理论困难主要在于,未能真正直面不同道德义务之间的冲突,未能指出解决不同道德义务冲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