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兴趣"与"实存":"行为的理由"与"直观的经验对象"——对康德美学第一契机的重新解读
引用本文:邓南海."兴趣"与"实存":"行为的理由"与"直观的经验对象"——对康德美学第一契机的重新解读[J].现代哲学,2007,20(2):73-79.
作者姓名:邓南海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当前对于康德美学第一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兴趣”与“实存”的误读源于脱离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在康德哲学中,带有兴趣的愉悦感都与行为的理由联系在一起,任何实践活动都是要把欲求的对象变成一个直观的经验对象,反之,不带任何兴趣的审美的愉悦感与行为的理由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愉悦感的产生在于想像力能够超出对象的“实存”创造出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与知性之机能协调一致的“形式”。

关 键 词:"兴趣"  "实存"  "形式"
文章编号:1000-7660(2007)02-0073-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