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21.
学诚 《法音》2007,(11):13-15
尊敬的贾庆林主席、回良玉副总理、刘延东副主席,尊敬的许嘉璐副委员长、王忠禹副主席、张怀西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  相似文献   
122.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圆寂已经整整二十周年了。二十年来,包括广大藏传佛教信徒在内的全国佛教四众弟子无不深深怀念大师在短暂的一生中为匡道持统、安僧兴教、弘法利生所作出的不朽功勋。二十年来,包括广大藏族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无不深深感佩大师在有限的岁月里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繁荣进步所焕发出的无穷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3.
学诚 《法音》2005,(12):4-9
如果我们从宗教的维度思考和谐社会,就会清晰地领会和谐社会也是宗教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如果我们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观察宗教,也会清楚地发现宗教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替代的精神资源。因此,我们的历史使命是让社会因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谐;让宗教因社会的和谐而更加圣洁、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动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社会各阶层的有生力量,协调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博…  相似文献   
124.
在修行佛道的过程中,需把握好对内、对外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修行就是修心,是在我们内心努力;同时,修行也离不开外在的条件,必须依靠师友,才能走得上去。所以我们既要注重内心的修持,  相似文献   
125.
正二、应时应地既然戒法是一种行为准绳的表达,就应当随时随地、精严认真地遵守和执行,这体现了它的普适性。又由于弟子们的根机不同,佛陀基于慈悲精神,为了最大限度利益当下和未来世的无边众生,对戒法做了相应的开遮调整。其中在比丘资身物品的蓄用标准和修行要求等方面,按各人  相似文献   
126.
新年寄语     
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嘉年迎来新气象。新年到来之际,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全国三大语系的佛教四众弟子,向港澳台佛教界同胞,向世界各国的佛教信众及其广大关心佛  相似文献   
127.
学诚 《法音》2007,(9):3-4
二○○七年九月十五日尊敬的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福建省人民政府王美香副省长,台湾净心长老、净良长老,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再过十天,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团圆吉祥的时节,海峡两岸的大德法师、十方善信云集榕城,隆重举行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暨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祈福大法会,可谓因缘殊胜。  相似文献   
128.
学诚 《法音》2002,(6):3-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形成,特别是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将在所难免。西方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渗透将变得更为直接、迅捷、全面,国际上反华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将愈演愈烈,西方社会价值观依靠其强劲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的优势必将构成对中华文明特别是价值体系的最大挑战和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29.
学诚 《法音》2006,(11):5-6
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同道:今天.第九次中韩日佛教发好交流会议.在风景如画的日本古都京都、奈良如期举行。这是今年四月在中国杭州、普陀山举行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后,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再次聚会一处.法轮常转,佛日增辉,感到由衷高兴!  相似文献   
130.
正一、前言宗教是人类的灵魂。从这个意义来讲,也可以说,宗教是人类世界的一种光明。面对世界的动荡,人心的不安,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去叩问宗教之门,去寻求照亮人类出路的光明。尤其在现代社会里,现代性危机与生命本质性的困惑交集纠缠在一起,并在21世纪全球化的巨浪中波及整个世界。在共同的时代危机下,人类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幸福不再是民族国家的各自奋斗目标,而是全球的共同责任。因此,世界不同宗教也应当走近彼此,团结合作,共同担当宗教在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