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一般来说,伦理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二是道德哲学研究;三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分型研究主要是在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展开,相对来说,对于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则关注较少。“道德形而上学”是关于“道德的纯粹理性的概念体系”,它主要是探究伦理价值概念与命题证明系统。以“伦理学的哲学本性”为根本原则可以将西方(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道德形而上学理论划分为五种型态。“应当之应当”的道德基础是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形上之道”与西方“Metaphysics(形而上学)”两者都是对超经验的形上事物的研究,但是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可通约的区别:“形而上学”是着眼于从认识论求“真”的角度来研究的关于自然本体论的“知识”,即“自然形而上学”;而中国的“形上之道”更多地表现为求“善”的内心体验式的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和精神寄托,即“道德形而上学”。产生区别的内在原因是传统西方以“主客两分”为特征的理性传统与传统中国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德性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道德哲学概念只有在道德概念出现之后才有可能.“道德”是在人的主观自由的精神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绝对的、权威的、直接的伦理习俗的反思而建立起来的不同于传统伦理习俗的“伦理”.这种“伦理”已经不是传统的未经反思的直接的“伦理”,而是取得了主观思维形式的新的“伦理”——“道德”.在本质上,道德的哲学本性在于它的反思建构性,与反思相结合的伦理就是道德.在西方道德哲学史上,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是第一个道德哲学形态.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也是一种“道德哲学”形态,与前康德道德哲学形态不同,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是先验纯粹的“道德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伦理生活境况中一个重大改变在于德福之间固定的、一元决定论的关系不复存在了.于是,对于现实的幸福而言道德成为“不彻底”的规划方案:一方面,国家共同体中的幸福规划成为“被幸福”的现实;另一方面,个体化追求幸福的规划却成为“被幸福奴役”的现实.现代伦理生活中的幸福是一种“缺失感”、“不在场”的存在.这不是简单的有德无福、无德而有福的道德悖论现象的延续,而是现代德福观、德福践行模式的转变.如何克服道德规划的不彻底性,打破“在……途中”的幸福魔咒,成为重大的现代性课题.扭转道德哲学模式,一种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世方案,注定不是在终极的幸福家园中的生活,而只是在历史生活中的幸福,克服“物化”的幸福生活逻辑,改变不幸福的当下因素,过一种有伦理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伦理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二是道德哲学研究;三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分型研究主要是在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展开,相对来说,对于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则关注较少."道德形而上学"是关于"道德的纯粹理性的概念体系",它主要是探究伦理价值概念与命题证明系统.以"伦理学的哲学本性"为根本原则可以将西方(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道德形而上学理论划分为五种型态."应当之应当"的道德基础是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是群聚,群聚是人的类属性的自发聚集,它使人类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的同一性;群聚之后人类走向群居,群居是人的群体属性的自觉结合,它体现了人类的同一性之外的群体差异性.类同一性使人类能够彼此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可能性主体基础;群体差异性使人类必须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性主体基础,二者都是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述了形而上学史,探讨了康德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接着概述和批判了尼采的形而上学批判.海德格尔认为,尼采的错误在于把存在解说为价值,在于在追问存在者的存在根据时遗忘了存在本身.在尼采以强力意志为根据的价值之思中,主体性形而上学忽略与遮蔽了存在.形而上学的秘密是根据律.形而上学通过根据律主宰了现代人的命运.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克服与超出就是把作为存在者原则的根据律拆解为作为存在原则的存在与根据相互归属的根据律.德里达认为,在阐述此在的存在机制与存在意义的基础存在论中,海德格尔区分了本源与非本源.他把本源理解为本真本己性.在德里达看来,这种理解还是带有传统形而上学亦即在场形而上学的烙印.德里达对亚里士多德时间观的再解读表达了他对形而上学的深刻批判和解构.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批判表明了他自己看到了比作为在场之存在还要古老或晚到的"事情".这种"事情"乃是对在场—不在场的绝对超出,就是德里达以踪迹之名所思考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从霍布斯对“愚人”问题的阐述和设计,可以看出规范伦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尝试用美德来修补自身问题,把美德看作主体遵守道德规范的习惯倾向,从而使之成为维持道德体系的有效因素.规范伦理学从狭义上理解的美德不能真实地反映道德生活.相比之下,古典美德理论以美德来定义幸福和价值.事实上,美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重新看待道德生活的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先秦儒家认为,天是人的价值和道德本原,人对天又具有主体能动性.在天人关系上,天与人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人的道德与天的本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因此,"天人合一"实质上是在道德基础上的合一,即"天人合德".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近来日渐受到关注。具体到柏拉图哲学,通常认为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阐释了以理念论为基础的道德观念。对柏拉图的《理想国》在方法论上进行剖 析可见柏拉图对两者关系思考的丰富性。《理想国》对道德与形而上学关系的讨论可以被划 分为三条进路:无需形而上学的道德观;基于经验的道德观;基于形而上学的道德观。其中 基于经验的道德观最为研究者们所忽视,在柏拉图那里道德既可以植根于形而上学,又可以 基于经验。  相似文献   

11.
“忠”与“信”作为传统的政治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信”作为一种道德之德 ,在古代的道德体系中 ,从属于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要实现二者的当代转换 ,根本的途径是既要保持二者的核心价值 ,同时将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转换为个体的道德之德 ,而将作为道德之德的“信”普遍化、制度化为全社会的伦理之德 ,赋予“忠”、“信”新的内涵从而使其具有恒久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德福思想尤为丰富而深刻,认为德与福都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价值追求;德是福的基础,福是德的内容;福应是德的结果,但求福并非德行的条件;人不应忧福享,该忧无德行。它以追究本体的方式来阐释德福之辩,体现出儒家的道义精神和孔颜乐处的儒士之风。传统儒家在探讨德福问题时显示出道德理想主义的文化特质、济世救民的思想形态和以德致福的价值取向,在培育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认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重建公共道德、达致社会团结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在交往行为基础之上的、主体间的、以共识为目标的道德论辩.这一构想因其空想性、其对语言性论辩过程的过分倚重以及对道德原则主体性的忽视而受到各方的批评与质疑.与之相比较,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承认道德主体间性的同时,肯定并强调道德的主体性,既注重道德问题的论辩性,更注重其实践性,从而为克服哈贝马斯所面-临的困难提供了一条富有启发意义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道德合法性危机标志着道德形而上学走到了黄昏,后现代主义解构了道德本体论,把个人情感、欲望、意志等合理性感性因素整合进道德人格结构与功能中去,道德回归生活本身,生活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解构了"宏大叙事"总体化道德努力,道德话语权的个体回归使每个人都能在道德的世界自由而充分的生长,过上真正属人的生活;解构了"同一性"普遍化道德,摆脱道德形而上学的纠缠,在一个没有伦理的社会中进行自由的道德选择.在我国满载张力和快速节律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建构,既要实现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又要汲取西方后现代主义对道德形而上学远见卓识的批评,惟有如此,我们的伦理世界更加丰富,更加成熟,从而超越现代性而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斯特劳森在《个体》中提出的描述性形而上学与修正性形而上学的区分对20世纪后半叶分析哲学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基于斯特劳森的这个区分,我们可以从范畴之是与潜能现实之是的区分这一角度去解析亚里士多德。在相当程度上,亚里士多德对范畴之是的研究是描述性形而上学,而他对潜能现实之是的研究则是修正性形而上学。然而,以主谓关系为核心概念结构的描述性形而上学只是相对于印欧语系而言的,不是普遍的。我们应该发展一门以中文思维结构为对象的描述性形而上学,这样的研究必定可以使中国哲学对形而上学做出特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宁新昌 《孔子研究》2012,(1):115-121
康德哲学虽然不能说就是境界形而上学,但他的道德绝对(无待)命令、甚至道德宗教信仰则不能不说是一种至上境界。然而,他对上帝的公设和信仰则有外在形而上学之嫌。张载哲学属于境界形而上学,其中含有本体、工夫、境界三者同一的思想,但工夫还是第一位的。海德格尔哲学则是彻底的境界形而上学,其中的"存在"就是境界,而"此在"在"时间"中对"烦"、"死"的"思",直接面对生命存在,寻找本真和自由。他们的思想虽有相异,但也相通,可以互补。他们都在思考生命的问题,他们关于生命学问的思想可融于我们当下的"存在"当中。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常喜欢理性地思考人的生活的意义,而这种理性的思考恰恰是在生活过程之外思考生活的价值,是把外在的价值加到生活之上.在阿多诺看来,我们不能离开人的肉体的体验来思考生活的价值.而肉体体验中的生活价值是不同的,不能按照同一性逻辑来表达.如果脱离了肉体的体验,那么生活就会被抽象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用抽象的标准来抽象地衡量生活的价值.虽然生活意义不能脱离肉体的体验,但是这并不是要否定生活意义中的形而上学维度.形而上学经验是人的幸福的基础.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恰恰是在把肉体和精神对立起来的基础上理解生活和生活的意义.在这种对立的基础上,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理解生活的意义或者价值,这里的价值都被扭曲了.虽然海德格尔也强调在生存中理解生活的意义,但是在他那里生存被抽象地理解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普兰丁格在《必然性的本性》一书所提出的“偶态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普氏首先将“必然性”界定为“广义的逻辑必然性”,指出从言偶态和从物偶态是一致的;继而又指出,我们需要以“可能世界为基础来谈论现实世界”,故现实世界只是一种“已得的”可能世界;他的这一观点完全改变了人们对于“本质”和“同一性”概念的传统认识,但是却为宗教哲学的经典问题(如神正论)找到了一条相当具有说服力的阐释之路.故他的这种偶态分析应当引起思想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樊浩 《哲学动态》2007,(11):56-61
伦理道德是一种理性,是关于善的价值理性,这是道德体系的重要形而上学前提之一。但是,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如果仅滞留于此,那它便只能皈依于哲学的形而上学,而无法进展到道德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特点,是由理性继续前进,使之从人的思维中逸出,具有外化为现实的品质和能力。所以,道德形而上学体系逻辑地需要完成一次重大转换,即由“理性”向“精神”的辩证运动。这一转换的方法论实质,是由现象学思辨向法哲学分析过渡。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法哲学结构,由概念的两个辩证运动过程构成:由“冲动”向“冲动的合理体系”的辩证运动;由“‘冲动…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存在“德福不一”的困境,而作为至善的世界,应是德福一致.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试图通过“三公设”之设定来调和这对矛盾,但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在晚出九年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提出了“法权”思想,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使得幸福从彼岸回到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