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人的个体道德意识是个体内化外在道德关系而产生的主观活动,亦即道德个体的主体性精神现象。本文着重分析道德微观,道德心理,揭示个体道德意识的特殊本质、完整的心理机制和辩证发展过程。 个体总是从自己出发,从自我的道德利益、欲望、需要出发,使外在的行为符合内在的动机,接  相似文献   

2.
葛桦  李萍 《道德与文明》2005,1(4):50-54
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因素很多,从社会这个宏观角度来看,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因素有: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和道德情境。通过对影响个体道德选择的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伦理学研究应加强对道德本质到道德现象的中间环节——道德心理的探讨。这是因为:(1)道德本质转化为道德现象,其实质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为此,需要个体调动各种心理功能以保证道德行为的完成。(2)道德个体由于文化、教育、志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道德心理素质,同一道德本质经过不同的个体心理的“过滤”后会转化为不同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4.
道德敏感性是对情境的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其伴随着的直觉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境的背景与特征,个体的角色卷入、道德图式以及人格特点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体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敏感性研究已在儿童早期发展、职业伦理以及测验方法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其理论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深化,与教育干预密切相关的发展研究有待加强,研究方法也需拓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道德决策是指个体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道德观或道德需求之间的冲突时, 对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利弊权衡并做出最终选择。道德两难困境是研究道德决策的经典范式, 而传统道德两难困境范式受到诸多质疑, 道德两难困境的不现实性及缺乏有效指标量化功利论和道义论倾向, 无法对道德决策进行准确解释。针对传统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不足, 道德决策CNI模型通过多项式建模的方法, 分别计算个体对结果(Consequences)的敏感性、对道德规范(moral Norms)的敏感性以及个体的行为反应偏好(Inaction versus action), 能够更清晰的识别影响道德决策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应围绕影响道德决策的其他因素、道德情境的生态效度以及跨文化适用性等方面继续完善CNI模型, 并进一步探索道德决策的潜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试论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个体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H1N1的防控不仅是国家、政府、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体责任缺失是甲型H1N1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个体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中主体的原子化对个体道德责任的排斥、非理性社会心理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冲击和公共卫生防疫体制中薄弱环节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影响。基于道德责任产生的基础不同,不同的个体应该承担不同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7.
道德挫败之根由是个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行为收获的社会结果之间产生失调,经过外部刺激、主体行为、社会反馈、心理失落这一系列过程而让主体的道德态度产生改变,其结果会导致个体或社会质疑原本积极的道德价值,产生道德冷漠、道德怀疑、道德自利之类的消极道德态度.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的防控不仅是国家、政府、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体责任缺失是甲型H1N1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个体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中主体的原子化对个体道德责任的排斥、非理性社会心理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冲击和公共卫生防疫体制中薄弱环节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影响.基于道德责任产生的基础不同,不同的个体应该承担不同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结合建构水平理论,基于多项式加工树构建算法,通过3个实验验证道德外语效应,并尝试探究道德外语效应的可能机制及其边界。实验1的结果表明中文为母语、英文为外语的个体的道德判断受语言的影响。与母语条件相比,外语条件下个体的道义论道德判断更少。实验2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心理距离可以完全中介语言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3发现外语熟练度可以调节语言对心理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道德外语效应,并表明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和外语熟练度的调节作用,拓展了道德外语效应发生机制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10.
虽然经历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负性事件给个体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但仍有部分个体没被挫折打倒,这与心理弹性的作用密切相关。本文在回顾心理弹性纵向预测因素的基础上,探讨经历负性事件的个体心理弹性的变化轨迹和纵向预测因素,指出其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弹性的提升需要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构建心理弹性的纵向预测模型,针对这些初始预测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为经历负性事件的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栻早期仁学思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仁学 ,以《仁说》为代表。从胡宏问学以来 ,他一直关注、探索仁的问题。张仁学的发展和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 :其一是从裒集旧编《希颜录》、编纂《洙泗言仁录》到修订《希颜录》为一段 ;其二是从争论观过知仁、以觉训仁、朱熹《仁说》到自作《仁说》为另一段。从《希颜录》起开始 ,至撰写《仁说》为止长达十四年之久 ,张一直开拓这个儒学核心观念 ,终于形成其独特的仁学思想。而且这一段时间是在张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前一时期 ,他广泛搜集儒家典籍当中有关仁的孔子言说和颜子言行 ,然后取舍选择 ,确定次第 ,加点北宋理学家和他自己的见解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者先了解“求仁之方” ,然后“自进于圣人之门墙”。后一时期 ,以讨论与论辩形式来检讨湖湘诸儒和朱熹有关仁的言说与观点 ,然后提出自己的仁学观点 ,以树立自己的仁学思想。本文集中讨论前一时期 ,即张早期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之历史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庾潍诚 《周易研究》2002,30(5):22-29
焦循破除汉人“卦变”说之非,在《易》学史上颇具远识及贡献。他自己创立的另一套解《易》体系,有以下特点:(一)这是一套“之卦”学说,而不是“卦变”说。它是在既定和已生成的64卦基础上,用阴阳互变的“爻动”(爻之)关系解释《周易》经传,不存在卦与卦的相生成问题。(二)焦循这套学说,虽然体系繁密,但不符合历史事实,且多为强《易》就例、牵强附会之论。(三)焦循并没有最后解决《易》学史上“卦变”说的千古难题。  相似文献   

13.
14.
Max Weber's distinction in "Politics as a Vocation" between the ethic of conviction and the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is best understood as a distinction between mutually exclusive ethical worldviews. Interpretations that correlate the two ethics with Weber's distinction between value-rational social action and instrumental-rational social action are misleading since Weber assumes that both types of rational social action are present in both ethics. The ethic of conviction recognizes a given hierarchy of values as the context for moral endeavor. The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acknowledges value obligations, but assumes the absence of any given hierarchy of values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value conflict as the context for moral endeavor. When interpreted in the context of his multilayered understanding of value conflict, Weber's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emerges as a coherent eth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5.
The therapist may stimulate the family's growth by sharing his personal experiences directly with them. This helps by providing the family with a model of a real (versus symbolic) person and encouraging them to respond in new and competent ways. As a result, the emotional commitment of the therapeutic system may deepen, while unconscious conflicts that have been causing impasses may surface and be resolved. The therapist hopes that his self-disclosure will benefit the therapy, but understands that there are risks involved. Specific guidelines can help in deciding when not to share, what kinds of problems can be revealed, and what attitudes best strengthen this endeavor. Self-disclosure is discussed here in an experiential frame-work.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above points with examples from his own personal clinical and supervisory experiences.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thank his wife, Linda Barth Garfield, MSS, without whose sustaining support this paper could not have been written, and his partner, Ellen Berman, MD, for her valuable comments and encouragement. The masculine pronoun is used in this paper for convenience, and because the author is often referring to himself.  相似文献   

16.
陈赟 《现代哲学》2002,(2):92-97
也子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音乐才能真正完成自身,成为一个真正成熟了的人,但是,究竟为什么呢?本文试图回 一问题,论文的观点是,音乐使人摆脱了以视觉为中心的空间视野,把人的完成安置在时间的视域中,这样,“成于乐”就意味着成为一个“即从即成”(即始始终)的“时者”(时间人)。因此,“成于乐”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成为一项永远都不能完成和终结,到死都在寻求某种新的开始的无尽的事业,换言之,通过“成于乐”,人的存在获得了时间性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宋婕 《现代哲学》2003,9(2):114-121
本文从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的旨趣入手,考察了中西方关于人文一词的来源及涵义,认为人文的内涵是随着人对宇宙人生的真理和价值的认识而不断加深和丰富的,大学的人文教育则旨在型塑人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意义和价值的觉解,人的丰厚蕴涵、独特自我、高尚人格、高雅品德,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关系。由此反思了《读本》的缺弊,并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提出一愿景。  相似文献   

18.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博简《诗说》中出现的六次“孔子日”以及以“曷”字形式出现的孔子言论,实际上都是《诗说》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诗》学观点。由这一体例可以肯定,《诗说》的作者不是孔子;而应该是孔子的门徒或再传弟子。据有关材料判断,这个门徒最有可能是子夏。因此,《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所定名的《孔子诗论》,若更名为《诗说》更符合竹简内容,也切合周秦古书的定名规律。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列斐伏尔的核心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概念,但前后期有明显区别。本文概括了这种前后观点的转变。总体来说,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而他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会学化),也相对悲观了一些: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被引导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相似文献   

20.
Looking for a way to read the classic texts of Christian antiquity without treating them either as if they were written yesterday or as if they were archeological artefacts, the author endorses Meilaender's endeavor to develop the insights of Augustine in the modern context. He nevertheless suggests that a different way of drawing the analogy between sex and eating would better capture Augustine's distinctive way of joining theology and ethics and would enable a more vigorous defense of Augustine against modern critics of his treatment of sex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