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国桢 《心理学报》1987,20(3):103-110
本研究从被试对摆脱成人惩罚影响按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判断的反应、对摆脱行为客观后果按行为者主观动机作出判断的反应、对公益劳动的不同行动倾向的反应,对公益劳动的不同情感体验的反应诸方面,较全面地探究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学儿童在9.5岁基本形成了公益劳动观念,形成公益劳动观念的重大变化在7.5~9.5岁之间;西方价值观辨析学派关于敢于坦露和倾吐情感体验应是衡量是否具有相应道德观念的“指征(indicator)”之一的观点,是否适合于考察中国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6~12岁儿童道德移情、助人行为倾向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国桢  王丽  李胜男 《心理科学》2004,27(4):781-785
以124名6~12岁儿童为被试、以情境故事为材料的测查表明:我国6~12岁儿童均能作出移情反应和一般助人行为倾向反应,但8岁以上儿童的反应更为强烈和成熟;8岁以上儿童才能在自己也有困难的冲突背景下仍作出助人行为倾向的反应;6~12岁儿童的移情反应与其一般助人行为倾向反应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移情反应与冲突背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反应的显著正相关8岁以上儿童才具有;个人、集体两类情境会影响他们的移情反应;人身伤害、声誉损害、财物损坏三种情境会影响他们的助人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3.
干预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强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08,31(2):273-276
以80名初一学生为对象、以情境投射和角色扮演为两种形式,探讨了学校公正和关爱两种道德氛围感知上干预对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公正氛围为内容的干预训练,对提高被试公正氛围感知程度有明显的效果.(2)以关爱氛围为内容的干预训练,则在明显提高被试关爱氛围感知的同时对提高宽恕氛围感知也有明显效果,且有性别差异.(3)情境讨论、角色扮演两种干预方式对提高被试公正、关爱和宽恕的氛围的感知程度都有明显的效果,且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474名大学生、青年教师和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筛选情境故事,建立无结构性问题道德主题评定参照系统,创立道德敏感性定量记分方法,从而开发道德敏感性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检验。结果表明:以无结构性问题为形式进行道德敏感性测评研究符合道德敏感性的本质;所开发的道德敏感性测评工具兼具定性评定和定量分析的特征;鉴于道德敏感性的情境特异性,测评工具的同质性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剑锋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06,29(6):1317-1319,1335
在开放式预调查基础上,对452名大学各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认为善良、真诚、有爱心、不歧视残障者、宽容、设身处地、尊重7项是关爱价值观者最应该具有的特征;个人修养、利他助人、处事交往、外表印象、内在气质、尊重宽容、奉献与责任是关爱价值观者的7个品质因素,其中个人修养的品质因素最为突出;对这些品质因素,男女大学生看法没有明显差异,对某些品质因素城乡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有明显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道德敏感性:概念理解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取向的重要概念,是道德行为发生之前逻辑上的心理初始成分,是对情境的道德领悟与解释,典型地反映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相互作用。对这个概念的性质和内涵理解存在能力观和经验观等不同观点;该概念也常操作化地为道德觉察、道德意识、后果意识、确认道德问题等;它与伦理敏感性、道德直觉等相近概念有着不同程度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7.
8—12岁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众现象的研究内容至今均为感知觉方面的认知,同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只要求被试各别地单独作出判断,故有必要探究群体情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四种群体情境,使用三种“后果/意向”式道德故事作刺激材料,被试为8、10、12岁儿童计353名。结果表明,群体情境会使儿童的道德判断发明明显的从众变化,成人权威的群体情境最为有力、小型的和友伴群领袖的群体情境次之、微型的群体情境又次之。  相似文献   
8.
唐芳贵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11,34(2):371-375
研究采用交叉时序滞后设计,以问卷法对363名大学生进行了6个月的追踪调查,考察了德性自我意象、道德情绪(内疚/羞愧)与行为自我管理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德性自我意象、内疚和羞愧均能显著地正向预测道德行为自我管理,德性自我意象、内疚和羞愧可能是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前因变量。  相似文献   
9.
对8─16岁少年儿童认同从众反应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从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文献,假设有5种原因,以100名8~16岁少年儿童为被试进行测试,反应结果证实了这5种原因。然后,要求上述年龄的400名被试对有关线段长度的和有关道德判断的从众反应情境、就5项原因作主次排序。结果表明:被试认为从众反应原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多数人更正确”、“表示归属群体”、“为了表示友好”、“为了免受责难”、“图省事不费心”;同时这种总趋势会因被试的年龄不同和从众情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岑国桢 《心理学报》1994,27(3):232-239
个体从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文献,假设有5种原因,以100名8~16岁少年儿童为被试进行测试,反应结果证实了这5种原因。然后,要求上述年龄的400名被试对有关线段长度的和有关道德判断的从众反应情境、就5项原因作主次排序。结果表明:被试认为从众反应原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多数人更正确”、“表示归属群体”、“为了表示友好”、“为了免受责难”、“图省事不费心”;同时这种总趋势会因被试的年龄不同和从众情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