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
观点采择对人们加工情绪具有明显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人们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加工偏向, 且观点采择对外显情绪的加工具有调节作用。但观点采择如何影响内隐情绪的加工尚不清楚。为了考察观点采择对内隐情绪加工的影响, 当前研究要求被试分别通过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完成情绪图片(中性图片和负性图片)的形状辨别任务, 同时记录其脑电活动。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 与他人视角条件相比, 自我视角条件下加工负性信息引发了更大的额部及中央的N200 (180~220 ms)和顶区的LPC (267~567 ms)波幅。相位锁定的时频分析结果显示, 刺激呈现后0 ms 至300 ms时间窗口内, 在自我视角条件下, 负性信息的加工引发了显著增大的theta (4~8 Hz)节律的能量活动。成分分析和时频分析的结果均表明, 自我视角条件对负性信息加工具有启动效应, 他人视角条件则抑制了对负性信息的加工, 说明观点采择对内隐情绪加工具有调节作用, 反映了人不仅能够区分环境中潜在的危险信息, 而且能通过观点采择区分自我与他人。  相似文献   
3.
宠物与人类的关系日益紧密,宠物的道德地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本文通过预研究将宠物分类成传统宠物和非传统宠物,并通过研究1~3探讨养宠人身份、宠物类型与宠物特质对宠物道德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传统宠物道德地位高于非传统宠物,该差异由能动性、感受性、危害性中介;(2)比起非传统养宠人,传统养宠人感知到的传统宠物道德地位更高;两者感知到的非传统宠物道德地位无显著差异;(3)动物同理心在传统养宠人宠物依恋与传统宠物道德地位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宠物内部存在道德地位差别,表现为传统宠物主义,养宠人与宠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消极道德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仍然缺乏全面探索。安慰行为是幼儿的典型亲社会行为,本研究使用实验法,采取想象启动和实际启动两种范式,考察积极道德情绪对3-5岁257名幼儿的安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幼儿的安慰行为发展具有年龄特征,4岁是幼儿安慰行为发展的转变关键期,更有意义的是,研究证明积极道德情绪对幼儿的安慰行为具有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培养儿童的安慰行为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排斥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并对人们的认知、情感、行为等诸多方面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它会损害个体的认知功能, 导致个体不能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研究发现被排斥的个体在风险决策时倾向于风险寻求。跨期决策和风险决策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但目前并不清楚社会排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跨期决策。因此, 本研究拟从跨期决策的评估和选择两个阶段展开研究, 揭示社会排斥对其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tDCS技术激活社会排斥的调节脑区, 以改善被排斥个体的跨期决策能力。研究结果将揭示人际情境因素与决策者个人因素对跨期决策的联合作用机制, 帮助被排斥者提高跨期决策能力, 提高被排斥者的个人成就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道德困境决策中的忽略偏差效应是指在道德困境中,当作为和不作为都会造成消极结果的情况下,个体认为作为导致的消极结果比不作为导致的消极结果更不道德,从而使人们在道德决策时更倾向于不作为的现象。由于传统道德决策研究范式存在义务论决策倾向性和一般性不作为反应倾向相混淆的局限,道德困境决策中的忽略偏差效应尚未做进一步探索。本文梳理了道德困境决策中忽略偏差效应的表现,通过CNI模型提出甄别和测量道德困境决策中忽略偏差效应的策略:创设研究情景; 分离不作为倾向性和忽略偏差效应; 综合探索忽略偏差效应的群体和个体特征。针对CNI模型的局限性,结合CAN算法和漂移扩散模型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性抽象名词探测在再认测试和自由回忆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一采用选择与迫选的方式考察抽象名词在再认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实验二进一步验证被试在我选择和他选择条件下对抽象名词的自由回忆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在再认测试还是自由回忆测试,被试对自我选择的抽象名词的记忆数量都显著高于迫选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抽象名词记忆的数量,中性抽象名词表现出了自我选择权效应,拓展了前人使用假词时在自由回忆条件下未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因此,自我选择权效应在自由回忆条件下可以存在于抽象名词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之前的相关研究表明相位锁定的脑电活动调节自我相关物主代词的认知加工。然而,非相位锁定的神经震荡是否参与自我相关物主代词的加工目前还不清楚。为了考察非相位锁定的神经震荡在自我相关物主代词加工中的功能性意义,我们要求被试完成一个标准/偏差刺激辨别任务,同时记录其脑电活动。小波分析的结果发现相对于非自我相关物主代词“他的”,自我相关物主代词“我的”引发了更大的 theta 频带(4~8 Hz)能量活动,这表明 theta 波的活动对自我相关信息加工中脑的大范围神经同步形成的功能性神经网络起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道德决策是指个体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道德观或道德需求之间的冲突时, 对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利弊权衡并做出最终选择。道德两难困境是研究道德决策的经典范式, 而传统道德两难困境范式受到诸多质疑, 道德两难困境的不现实性及缺乏有效指标量化功利论和道义论倾向, 无法对道德决策进行准确解释。针对传统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不足, 道德决策CNI模型通过多项式建模的方法, 分别计算个体对结果(Consequences)的敏感性、对道德规范(moral Norms)的敏感性以及个体的行为反应偏好(Inaction versus action), 能够更清晰的识别影响道德决策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应围绕影响道德决策的其他因素、道德情境的生态效度以及跨文化适用性等方面继续完善CNI模型, 并进一步探索道德决策的潜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身份重要性和社会认同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选取四个参照条件(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探讨个体内部的社会身份重要性、以及个体对其不同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度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个体内部,社会身份重要性越重要,相应的群体参照效应也越大,而社会认同的高低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大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个体的自我内部,不同的社会身份是按照重要性来排列,越重要身份越靠近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而且这种重要性也影响着集体自我相关信息的认知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