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克的自由学说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当代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大致说来有三种 主要解释:第一,洛克是一个霍布斯式的相容论者;第二,洛克的自由学说是内在不一致的 ;第三,在早期现代哲学中,洛克对自由的理解是中立于必然论者和意志自由论者之间的争 论的,因为他只是尝试对自由提出一个定义,而不是阐明自由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只要我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洛克对自由的来源和价值的论述及其动机学说上 ,他的自由学说就是连贯的,我们不需要在这三种解释之间做出选择,尽管我们可以表明 第二种解释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徐地龙 《学海》2006,(6):112-116
“洛克条件”系指洛克财产权理论的条件约束,它的条件约束的前提是权力的非神圣性,方法论是个人权利对义务的优先。自由与民主分别成为洛克政治权力的自身约束与来源约束。  相似文献   

3.
洛克在《政府论》中通过区分"自然状态"和"政治社会",指明了证成个人财产权的一系列约束条件。诺齐克自认为是洛克思想的继承者,却在弱化前者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弱的约束"方式与其分道扬镳,转而支持一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相反,罗尔斯体认到实质平等之重要意义,支持一种比洛克更平等的分配方案。比较之下,洛克、诺齐克与罗尔斯三人的财产权论述彰显出对"自我所有权"的不同信守。诺齐克坚持"完全"的自我所有权,罗尔斯对"自我所有权"存而不论,而洛克允执其中,坚持一种"敏于事实"的自我所有权。这意味着在当代政治哲学视域中,洛克的财产理论既不是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式的,也不是罗尔斯的自由平等主义式的,而是锚定在二人之间。  相似文献   

4.
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中存在许多模糊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把所有权和占有权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在他那里,人对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没有所有权,但对自己的劳动能力有所有权,可以任意转让。诺齐克把劳动能力、个人财产,甚至生命、自由,都当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马克思的观点同洛克和诺齐克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劳动能力不是可以任意转让的私有财产。洛克和诺齐克的理论都无法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正义的社会,我们必须要回到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刘云虹  邵海军 《学海》2006,(3):162-166
自由、秩序与权力的张力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难题。从自由主义的观点出发,洛克认为秩序是自由的基础,自由是秩序的本质;自由和秩序是政治权力的目的,权力是实现秩序和自由的工具;权力制约是实现自由秩序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洛克论有限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照明 《学海》2011,(2):82-86
洛克从自然状态出发,运用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论证了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政府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并提出了法治、分权和人民的革命权等一系列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洛克的有限政府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洛克对自然法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得出了自然法具有神意法和理性法双重属性的结论.这种性质界定具有模糊性,而且神意法与理性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冲突的,因此受到后来学者的诟病;但洛克自然法理论中的这种模糊性源自其对于由理性所开启的现代性进程之谨慎态度.尽管洛克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更重视理性的作用,但理性也存在诸多问题:自然法是人类理性无法独证的,对于理性的偏执会在认识论上因缺乏根基而显得武断,而且自然法在政治上的应用及其说服力,仅仅依靠理性推演也是不够的.这些考虑最终使洛克走向一种谨慎的平衡策略-自然法既是神意法,也是理性法.此外,洛克还从上帝存在这一基本背景出发,引申出了人类应当服从的三类自然法义务,并从这三类自然法义务中推导出了人类的三大基本权利:生命、财产与自由,近代权利思想实发轫于此.  相似文献   

8.
自由与实践     
自由是主体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考察自由与实践的关系是研究实践与主体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自由的内涵与特征自由,是一个古老而神圣的概念。古往今来,无数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对它都作过多方面的探讨,赋予它以各种各样的内涵。被马克思称颂为划时代诗人的但丁说过:在以自由为宗旨的国度中,人民是能够为了他们自己而生存的,而国王和官吏则是所有公民的奴仆。这里说的是政治自由;英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弥尔顿大声疾呼:“给予我自由吧,给予我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也明确指出:任  相似文献   

9.
名义的本质与实在的本质是洛克形而上学的核心概念。名义的本质是各种可感性质的抽象观念,洛克以此反对经院哲学以实体形式作为个别事物的实在本质来规定事物的存在。实在的本质等同于个别事物的内在结构,在原则上是不可知的,它可被视为名义的本质在内在结构上的投射。洛克并不是一个本质主义者,他也不认为存在着自然种。洛克也未曾断言内在的结构就是波义耳式的微粒说,洛克只是将微粒说看作是较之于亚里士多德的本质说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领土权?一个国家如何拥有对一块土地的领土权?当代政治哲学家已经发展了诸种领土权理论以回答上述问题,而洛克式领土权理论大概是最早最有影响力的一种。经典的洛克式领土权理论是个人主义的,强调国家的领土权是个体土地所有者在社会契约中通过转让部分土地所有权而奠定的。当代洛克式政治哲学家约翰·西蒙斯和海勒·斯戴纳均持这一立场。但卡拉·奈恩在《全球正义与领土》一书中挑战了这种个人主义的进路,进而提出一个集体主义的洛克式领土权理论。本文旨在梳理、考察当代洛克式领土权理论内部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进路的纷争,并论证这两种理论各有其内在困境,最后扼要提及整合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洛克式领土权理论的可能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洛克研究的"宗教转向"中,财产权问题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中蕴含着体现平等主义的慈善思想。在他那里,个人不仅有自我保存的对上帝的义务,而且还有使他人得以保存的慈善的义务。洛克的宗教背景使他的慈善思想非常接近于托马斯主义。他的慈善并不是外在的行为,而是人的一种德性,其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爱",二是"宽容"。洛克的慈善在一定的条件下性质会发生变化,从仅仅是内在的道德上的品格转化为一种外在的法律上的权利。洛克的慈善的性质可以转化的观点显著地改变了他的财产权理论的面貌,使他同现代自由主义者区别开来。但是,洛克并没有把慈善看作一种高于财产权的权利,如果说他的理论中存在"慈善权"的话,也仅仅指的是人的生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讨论财产正义的英语文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洛克的财产理论处于争论的中心.其中,洛克但书(Loekean proviso)为左翼和右翼学者广泛接受,但是解释却歧义纷出,相互冲突.这并不能说明左右翼的立场趋同,而是意味着洛克但书蕴含着多种解释的可能.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学者们如此热衷于援引洛克但书,只能解释为,它隐含了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正义观念,并且这一观念的解释关涉到现实的制度与政策评价.因此,如何解释洛克但书构成当代讨论财产正义的重要主题之一.鉴于中文文献对该主题的相对忽视,本文将首先简要追溯洛克的财产理论以及洛克但书提出的情境;然后对左右翼学者在该问题上的对立解释做出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最低限度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对左右翼的折衷,而是任何一种对洛克但书的解释所必须包含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中存在着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内在冲突。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一冲突,是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通过批评阿什克拉夫特的调和方案来揭示这一冲突,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澄清,确定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一个处于自然法之下的普遍政治状态,并由此指出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概念之内在理论联系,最终证明战争状态就内在于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之中,洛克的"自然状态"在逻辑上深陷于战争状态总是不可遏制地要突破和平状态这一理论困境。此内在矛盾根源于原子式个人无限占有权利的基本设定,它造成了洛克"自然状态"概念在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洛克还未从权利层面来认识宗教,而停留于宗教宽容的道德呼吁。洛克认为宗教是救赎的义务,无法谈权利;救赎真理是不可知的,宽容才有宗教和平。洛克思想之局限源于他将宗教宽容的基础建基于基督教的救赎价值。从洛克到现代思想家,宗教自由实现了从道德呼吁到法律权利的质变,价值基础从宗教的重要性转移到人的尊严和道德自主,权利的外延也随之扩展到个人的良心信仰。洛克的思想仍对当代国家宗教自由有着重要影响,认识其局限性,是照镜正衣冠,对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道德人格的观念是罗尔斯政治理论的基础,它包含公民正义感的道德能力和追求自己善观念的能力。以这种观念为依据,罗尔斯既继承了卢梭、康德的谋划,试图把正义原则表达为公民道德自主的要求,又和密尔、洛克一样,通过强调个人自主的价值来捍卫公民不受干涉的自由。他的政治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种自主的结合之上,力图综合并超越自由主义内部卢梭传统与洛克传统的对峙。然而,由于罗尔斯是分别按照实质主义和程序主义的观点理解道德自主与个人自主的,这两种理解自相矛盾、不能兼容,本身就反映了自由主义内部不同传统的分歧和对峙,他的谋划因此无法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洛克的物质实体学说与巴克莱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到现在,巴克莱与洛克的关系依然是西方哲学史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对洛克是否具有物质实体学说以及巴克莱的“非物质主义”是否把洛克作为批判对象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见解。原牛津大学教授J·贝内特(Jonathan Bennett)指出:在巴克莱哲学中司空见惯的“物质实体”这一短语,“在洛克那  相似文献   

17.
正确评价洛克哲学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传统和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有积极的意义。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哲学界曾对洛克哲学的若干问题作过一些研究,特别是对洛克的“两性质说”是否是与辩证唯物主义针锋相对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第二性质学说是否是贝克莱的理论源泉等问题进行过一些争论。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忻学界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洛克哲学的若干问题又重新提出来了。现将建国以来我国哲学界关于洛克哲学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9,(2)
洛克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是通过"尊礼的义务"体现出来的。从尊礼家长到尊礼君王、再到尊礼国家,构成洛克式爱国主义的脉络。在洛克的语境中,尊礼家长的义务不是一项政治义务,但它具有与同意、自愿、职责、共同福祉相关的政治特质,这是洛克式爱国主义的根源。在政治社会中,不可取消的、永恒的、尊礼家长的非政治义务转变为可取消的、有条件的、尊礼君王的政治义务,以平衡尊礼政治权威与规训君王权力之间的张力。而当人民反抗君王的权利与人民尊礼君王的义务之间的矛盾需要调解时,尊礼的对象则落定为君王所代表的政治共同体——国家,以便与可反抗的君王自然之身区别开来,由此呈现出洛克式爱国主义的主旨——捍卫共同福祉。英国光荣革命后,有效协调个体与集体、人民与君王、人民及其代表之间的有限君主制,不仅成为洛克尊礼的对象,也成为洛克式爱国主义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19.
如何评价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学说,是我国哲学界自1957年以来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近几年,随着认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洛克的这一学说更加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从发表的论文看,对洛克的第二性质说主要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洛克是个不彻底的唯物论者,因为他把“第二性质”,即物体表现在我们感觉中的种种质的特征,如颜色、声音、滋味等等,看作是纯属主观的东西,否定了第二性质的客观性,陷入了相对主义与不可知论。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正是利用洛克对“第二性质”客观存在的否定,从而得出“第一性质”也是人的主观感觉,“物是感觉的复合”这样赤裸裸的唯心主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公正与自由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肃 《学海》2004,(2):15-20
自由的本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 ,政治哲学中的自由概念具有明确的含义 ,它并不离开常识很远 ,主要指社会制度所加于个人的限制的范围应尽可能小 ,并且以合理性为条件并向选择性开放。罗尔斯等政治哲学家对自由都作过详细的论述 ,包括自由与平等、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以及只能以更大的自由为理由来限制当下的自由。一方面 ,服从良法可以捍卫公民的自由 ,但另一方面 ,正如洛克所说 ,法律的目的不是否弃或限制自由 ,而是保护并扩大自由。法律与自由在此原则基础上一致了起来 ,不应片面地只强调一个方面。自由与社会整合关系密切 ,不尊重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权的整合是表面的、难以持久的 ,真正的社会团结是以负责任的个人的充分自由选择为基础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扩大公民自由选择权、加强社会整合的一个实例。自由与公正关系密切 ,公正分为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 ,实质公正强调的是分配结果的平等 ,而程序公正则要求分配标准的普适性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程序公正看起来比实质公正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强调的是竞争起点的平等。就可行性而言 ,以程序公正为主、实质公正为辅 ,看起来是更现实合理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