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我刊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曾展开长时间的讨论。那次讨论,强调了哲学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实事求是”、“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这对哲学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近年来,我们的哲学史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否定民族哲学与文化的优良传统;只重视思想研究而忽视其社会历史背景的探讨;把现代哲学和科技文化的新成果、新理论,都说成是“《周易》早已有之”、“《周易》早已说尽”等等倾向。在如何处理中外哲学文化关系问题上,在如何处理哲学史与原理、哲学史与现实、哲学史与其他学科等关系问题上,也有值得改进之处。这说明我们的哲学史研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求哲学史研究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而哲学史的研究要有新的突破,必先解决研究的目的和方法问题。为此,我们开辟“哲学史方法论研究”栏目,希望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顾名思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它必须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各个原理的提出、丰富、修正的过程,但作为一门科学,它本能停留在对历史线索的叙述上,而要去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换言之,它应该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而,这不是马哲史的主要特点,因为任何一门历史、一门思想史、一门哲学史,作为科学,都应该揭示历史发展中的规律,都应该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那么,马哲史区别于其他哲学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年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提出一系列方法论问题,既有个别性的,也有普遍性的。这些问题基本上可归结为中国哲学史中普遍与特殊统一的问题。这不是新问题,但最近才显得尖锐,因为中国哲学史方面的著述不仅数量增加了,而且性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比较研究,他们试图澄清中国哲学史进程的特点,澄清其独特的民族特点,以及它与全世界哲学历史的相互对比关系。自然,这些专著就内容看就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提出的一对方法论概念。这一对方法不仅是冯友兰建构新理学体系的方法,而且是他治中国哲学史的方法。因此也可以说,这一套方法论既是他的哲学方法论,也是他的哲学史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多样化或多元化。下面所谈的 ,只是其中可能的一种。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 ,我主要想谈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问题 ;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 ;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问题 ;四、方法论的问题。一、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哲学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学说、体系 ,这些学说和体系在哲学史的研究中往往主要被理解为历史的存在。然而 ,按其本来意义 ,它们首先是历史上的哲学创作 ,是出现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原创之论。以中国哲学而言 ,历史上一些重要哲学家所立之说 ,就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冯契先生(1915—199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国哲学史家。他毕生从事哲学理论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就哲学理论研究而言,他会通古今,融贯中西,致力于知识和智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考察,从广义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作了探讨,撰成了《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三本著作,建立了“智慧说”的哲学体系。就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而言,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比较中西,兼容百家,对先秦直至1949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作了富有开拓和创见的提纲挚领式…  相似文献   

7.
这里评介的这部著作是以—篇内容丰富的引论开始的,在这篇引论中探讨了几个根本性的方法论问题:哲学史的对象,哲学史的分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各种唯心主义的哲学史概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党性原则,哲学史这门科学的意义。确定科学的对象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任务。确定一门科学的对象就意味着表明它的特性、范围和特点,使它与其他各门科学有所区别。“社会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约夫楚克是六卷本《哲学史》(现已全部出版)的主编之一,近年来他曾写过几篇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哲学史分期的文章,这篇文章则专门谈论哲学史科学在苏联发展的阶段问题。作者把苏联的哲学史科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三个时期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整篇文章贯穿着明显的修正主义观点。作者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想把哲学史变成为一门纯客观的、非阶级性的科学。作者在论述苏联哲学史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大肆攻击斯大林,列举了他在哲学史问题上的一系列“罪状”,说他“片面地有时甚至虚无主义地对待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说他在评价德国古典哲学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上犯了严重错误,说他毫无根据地批评了恩格斯的一些著作,等等。他们认为日丹诺夫在1947年的哲学讨论会上关于哲学史的对象的定义的提法是“片面的”,“没有揭示出哲学史过程的认识本质,也没有赋予哲学史中的继承性以应有的意义”,说日丹诺夫的定义会“引起对一些唯心主义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的作用估计过低”。作者认为,在现代的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中,主要是研究哲学学说、体系和思想家的观点,这在哲学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上是必要的,第二阶段则应当研究哲学问题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解决,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这样,他们就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对立世界观的阶级斗争从哲学史中抽掉了,把哲学史变成只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了。鲍格丹诺夫是哲学副博士、苏联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夫楚克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博士。  相似文献   

9.
哲学文问题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它们所涉及的是这门科学的哪一部分。在目前,当唯心主义哲学企图对西方各族人民所创立的基本精神价值作过高评价的时候,这些问题获得了特殊的意义。在战后时期,国外哲学史著作的数量急剧增加。原来那些最畅销的著作被人加以修订和重新出版。出现了许多方法论的著作。哲学的影响还扩大到其他知识领域及其历史。在唯物史观的影响下,文化史家、科学史家、技术史家、艺术史家试图从哲学的角度阐明在这些科学中当研究共历史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而又不能借助各门  相似文献   

10.
本刊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是从批评周易研究中把古人现代化开始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大体上一致的意见,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却还需要继续展开,有许多重要的原则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我们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讨论:(一)在哲学史研究中,是否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挂到古人名下以外,还有把古代思想资产阶级化的倾向?一般地说,把古代思想现代化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二)怎样在哲学史研究中贯彻阶级分析和历史主义?本刊上期发表的方克立的文章、本期发表的昭父的文章和冯友兰的《方克立同志和我的分歧》一文,以孔子的研究为侧,就这个问题初步进行了讨论。我们欢迎一般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也欢迎以孔子或其他哲学家的研究为例来进行讨论的文章。(三)历史、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期衷尔钜就这个问题对冯友兰提出了批评,冯先生的《对于陈义成同意的问题的一些答复》,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希望参加讨论的文章,“有的放矢”,结合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互相批评中,要弄清对方的论点,对准“口径”,避免误解对方的意思和不必要的纠缠。  相似文献   

11.
哲学与历史学存在互补共生的关系。哲学理论的历史感揭示了哲学靠近历史学的方式,历史叙述的哲学性则揭示了历史学靠近哲学的特点。历史在哲学理论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根本特征;历史是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历史性是哲学看待事物的基本方式;历史是哲学的服务目标。哲学在历史学研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超越偶然的普遍史;超越局部的全球史;历史研究方法的系统总结;作为理论框架和宏观指导的历史观;导向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哲学与历史学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强调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实现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哲学史对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这门学科的特点与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中外哲学史的研究。 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哲学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日丹诺夫在1947年所提出的哲学史定义:“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底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然是从与唯心主义派别斗争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那末,哲学史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壮大而产生的。从上世纪末起,恩格斯、梅林、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先驱们,已经着手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初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新科学的基础。时至今日,有关这门科学的著作在人类文库中日见增多,这门科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示出来。本世纪三十年代,在资产阶级学术领域内所掀起的对早期马克思的崇拜以及对异化理论所抱有的特殊兴趣,就足以表明,有关当代社会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个范围内产生的。因此,何如阐述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6月26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了′99年度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跨世纪的哲学史研究与展望”。与会学者回顾了20年来中、西哲学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对中、西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21世纪的哲学史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萧萐父教授结合自己20年来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从五个方面回顾了“文化大革命”之后湖北地区哲学史研究清“左”破旧、拨乱反正所走过的历程。第一步从方法论入手,重点集中在如何抛弃日丹诺夫—斯大林模式,回到列宁所讲的像黑格尔—马克思那样辩证地研究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这一…  相似文献   

15.
对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青睐,是无可非议的。但忽视黄宗羲是个哲学史家,使他的哲学史方法论向隅多时,是极不公允的。黄宗羲提出了相对于他那个时代较为系统深刻的哲学史方法论原则,本文拟以《明儒学案》为主,兼及其它著作,对之作一个发微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以下简称“马哲史”)的研究,是我们研究马哲史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回答这一课题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重要的在于,要增强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因为研究的方式、方法如何,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方法论即为学之道,是为学术研究提供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学问。建国以来,哲学界对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但还没有人系统地阐述过哲学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张岱年先生的新著《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们室为研究生开设了“哲学史方法论”这门必修课。分为四个单元,学习和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第一个单元主要学习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着重讨论了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方面的问题。例如对日丹诺夫的哲学史定义就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日丹诺夫的定义是正确的,在哲学史工作中出现一些简单化、公式化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研究方法的问题是一个常议常新的题目。这不仅是由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本身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而且是由于哲学史研究工作者在具体研究实践中不断地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创新,提供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逻辑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常常受到忽略,但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中,其核心成员纽拉特致力于社会科学元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物理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像逻辑经验主义一样,纽拉特也主张科学统一,但他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统一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一元论框架的统一科学观,反对把社会科学规律还原为物理学规律,也反对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从说明原则的类型上论证了社会科学律则的不可还原性。纽拉特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思想并不要求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来运作,社会科学实践中存有大量不可预见的现象。当然这既没有导致经验社会科学终结,也没有导致科学统一理想终结,而是表明正统逻辑经验主义的形式主义科学说明以及科学统一的复杂等级观念并无多大意义。门格尔、考夫曼和齐塞尔这些逻辑经验主义的边缘成员,与纽拉特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深刻分歧,他们之间在对社会科学本质理解上存在的争议推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