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联的读者焦急地期待着大型的哲学史著作的出版。多卷本“哲学史”头两卷的出版特别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因为它们仿佛总结了哲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的全部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它们是由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这样有权威的科学中心出版的。“哲学史”第二卷阐述了马克思以前哲学思想发展上的重要时期之一:欧洲许多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和斯洛伐克)、美利坚合众国、拉丁美洲各国以及印度、中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约夫楚克是六卷本《哲学史》(现已全部出版)的主编之一,近年来他曾写过几篇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哲学史分期的文章,这篇文章则专门谈论哲学史科学在苏联发展的阶段问题。作者把苏联的哲学史科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三个时期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整篇文章贯穿着明显的修正主义观点。作者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想把哲学史变成为一门纯客观的、非阶级性的科学。作者在论述苏联哲学史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大肆攻击斯大林,列举了他在哲学史问题上的一系列“罪状”,说他“片面地有时甚至虚无主义地对待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说他在评价德国古典哲学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上犯了严重错误,说他毫无根据地批评了恩格斯的一些著作,等等。他们认为日丹诺夫在1947年的哲学讨论会上关于哲学史的对象的定义的提法是“片面的”,“没有揭示出哲学史过程的认识本质,也没有赋予哲学史中的继承性以应有的意义”,说日丹诺夫的定义会“引起对一些唯心主义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的作用估计过低”。作者认为,在现代的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中,主要是研究哲学学说、体系和思想家的观点,这在哲学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上是必要的,第二阶段则应当研究哲学问题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解决,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这样,他们就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对立世界观的阶级斗争从哲学史中抽掉了,把哲学史变成只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了。鲍格丹诺夫是哲学副博士、苏联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夫楚克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博士。  相似文献   

3.
(一)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已经出版的有下列各书: “孟德斯鸠选集”,其中包括有“罗马盛衰原因论”、“法意”等著作。“古希腊唯物主义者”的论文集,其中包括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哲学著作的断片。“逻辑学问题”论文集。在论文集中分析了关于逻辑正确性的本质、关于实践在逻辑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概念的内容和范围等问题。 (二)哲学研究所将要出版的有下列各书: “哲学史”第一卷第一部,该书是阐述古代东方、希腊和罗马奴隶社会中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斗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哲学史”一共分为四卷,第一卷已经在几个月以前出版。这里评介的就是这一卷。这部书的头两卷包括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史,后两卷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现代资产阶级各个哲学派别的历史为内容。苏联哲学家编写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的兴趣早就存在了。这一点可以由下列事实证明:苏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心理学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内容非常广阔、丰富。在这方面,苏联做过不少工作。本文是一篇短文,仅只涉及在作者本人看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某些苏联心理学理论著作中有关心理学全局的几个问题。辩证唯物的决定论七十年代,苏联陆续出版“心理学基础”丛书。丛书第二卷“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和现状”(1975,A.A斯米尔诺夫编)是一部最新、最有代表性的苏联心理学发展史  相似文献   

6.
近年读书与思考,多有非专业、非学院的趋向,现在突然抱起沉甸甸的“学术版”《西方哲学史》作评,不免有些汗颜!好在德国古典哲学与同行们训练有素的专业文字,依然带给我家园之感,恍然间似有点滴真意,妄作评语吧!如学界所知,治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所一个比较深厚的传统,也属国内西方哲学研究传统中的“重中之重”,而学术版《西方哲学史》第六卷《德国古典哲学》(张慎主编),则是学界近年在该领域积累与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参加本卷写作的各位作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某一人物或某一方面均有长期的潜心研究,如陈嘉明、韩水法、邓晓芒、黄裕生之…  相似文献   

7.
“人民的古典丛书”正在不断地丰富起来,特别在关于被我们的高等教育界的传统所蔑视如此之久的18世纪法国哲学家方面。专为选录“启蒙时期”法国著作的这部丛书的第17卷最近出版了,就是霍尔巴赫男爵选集第一卷。卷首有巴莱特·夏波耐尔的序言,并附有他的评注,其引证之审慎再加上他自己的精湛的见解使这本书对那些轻信教科书,只读过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的几部小说就自以为充分认识18世纪法国思想的人们将有很多的启发。霍尔巴赫的哲学巨著“自然的体系”一书的摘录  相似文献   

8.
《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两百年了。两百年间,人们不断地讨论它,批评它,估量它。既然积累了以往学者丰硕的研究成果,又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指引,我们今天就有可能对这部哲学巨著作出更恰当的并且更全面的评价。 海涅说过,由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现,“德国开始了一次精神革命”,《纯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论头颅的大刀”,它里边的思想是“震撼世界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96—97、101、102页)。哲学史家文德尔班把《纯粹理性批判》比作德国哲学的“末日判决书”(《哲学史》,英译本,第536页)。这类对哲学著作少见的评价,不好说是故意耸人听闻,这样的话的目的无疑是表示《纯粹理性批判》对哲学思想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研究黑格尔的哲学史思想时常常陷入的一个误区是 :只在《哲学史讲演录》和《精神现象学》中探寻他的哲学史思想。这一点 ,甚至连文德尔班这样杰出的哲学史家也不能幸免。① 事实上 ,在这方面长期遭到忽视的逻辑学才以更深刻、更简要的方式表述了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念。众所周知 ,成熟时期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包括以下两部著作 :一是初版于1812 -1816年的《逻辑学》 (研究者称其为《大逻辑》) ,1831年准备出第二版 ,但黑格尔刚写就“第二版序言”就去世了。二是初版于 1817年的《哲学体系第一部·逻辑学》 (研究者称其为《小逻辑》 ,贺麟先…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评论的这本书,是1965年出版的《古希腊罗马哲学史》一书的经过较多增补的版本,增补部分包括有关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柏拉图学园和吕克昂学校在其创始人死后的命运以及新完成的“希腊化时期的哲学”等篇章。此外,编辑对第一版中的刊误作了更正。本书作者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史家。  相似文献   

11.
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就陷入宿命论。这是伊壁鸠鲁评价德漠克利特的哲学留给后人的一个“训条”。有了这个“训条”,自然,尔后评价类似的哲学家就方便和容易得多了。德谟克利特、斯宾诺莎、霍尔巴赫都是彻底的必然论者,他们的名字在我们的欧洲哲学史教科书出现时,无不在其后加上“带有宿命论的缺陷”这类断言。例如复旦大学编的《欧洲哲学史讲话》中说:“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运动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这就克服了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运动问题上由于否认偶然性而造成的宿命论顷向。”又如武汉大学编的《欧洲哲学史》中说:“斯宾诺莎片面地强调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反映论》是托多尔·巴甫洛夫院士最主要的哲学名著之一。这本书在保加利亚已出过三版(1945年、1947年、1952年)。在苏联,该书也出到了三版,并且得到苏联哲学界的推崇。这本书的俄文第三版是以巴甫洛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的形式出版的。第三版与第二版的文字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第三版中又补充了一章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无论表面上如何象是超感性的东西,但它们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头脑的产物”(《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作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8页)。在我国,认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实践探索过程。关于这方面的材料散见于古代医学、哲学著作中的也有不少,特别是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中关于“灵机、记性”是脑  相似文献   

14.
人们普遍认为,研究哲学,必须学习和研究哲学史。恩格斯早就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284页)那么,应该如何学习和研究哲学史呢?本文提出以下一些看法与识者共讨。一、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哲学史研究方法概览从哲学史家关于哲学史的论述及其哲学史著作中,大体可以看出这样几种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国学大师。这三个称号与其一生主要从事的三个治学领域相对应,如他在《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自序”中说:“自30年代以来,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哲学理论问题的探索,二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三是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张岱年全集》第8卷,第247页)在这三个治学领域中,张先生有时候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放在前面,如他在《我与中国20世纪》和《八十自述》中所说就是如此。(同上,第525、626页)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张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1966—1978年苏联出版了大量马列主义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与五十年代相比,可以说“盛况”空前。究其原因,拿苏联理论界概括的话来说,是由于马列主义哲学史已成了“当前尖锐思想斗争的午台”。为了了解苏联马列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动向,我们选择了六本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作一简单介绍与评述,供研究与批判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翘首盼望多年的多卷本《希腊哲学史》第三卷终于出版了 (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5月 ) ,作者为汪子嵩、范明生、姚介厚和陈村富。《希腊哲学史》第一卷是关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 ,第二卷是关于智者和柏拉图的 ,第三卷的主题则是亚里士多德 :上卷论述其逻辑哲学和自然哲学 ,下卷论述其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中国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虽然有一些零散的著作 ,但是如此系统全面的著作乃是第一部。书若要写得好 ,立意要高 ,对材料的掌握要透 ,对领域中的问题要看得准。该书就有这些特点。首先 ,该书十分强调把国外的最新研究介绍给大家。比…  相似文献   

18.
有关西方哲学通史,广有声誉者如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雨伯威格的《哲学史概论》、A·韦伯的《哲学史》、文德尔班的《哲学史教程》,以及罗素、梯利、科普尔斯顿的《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早在解放前就写出过不止一种“西洋哲学通史”,解放后一方面移译了苏联人的《哲学史》,一方面又尝试着写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己的”“欧洲哲学史”读本,从建国初到80年代初期,这类著作还是相对少见。但从80年代以后中国人自己编的“西方哲学史教程”这类书已不下数十种之多。适逢此时由苗力田、李毓章主编,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为主而写出的《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以下简称:“新编”)奉献到了读者面前。因此对这本新教程存在的意义就更值得格外审视一番了。 哲学既可以被看作一种思想观念体系,也可以被看作一种活动;既是不计利害关系的求知或对好奇心的满足(亚里士多德),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黑格尔和马克  相似文献   

19.
苏联学者阿·符·古留加的《赫尔德》一书(第二版),已由侯鸿勋译出,上海人民出版社于最近出版。古留加是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他写过许多有关哲学史、美学和文学的作品,曾主持康德、黑格尔、歌德著作俄译本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他撰写的《黑格尔小传》和《康德传》的汉译本,已由商务印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与共产主义建设和当代思想斗争实践密切相关的。如果不研究精神文化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不可能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研究。而为了掌握精神文化发展的这些规律,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则会提供极其有价值的材料。批判地领会和掌握以前杰出思想家的思想遗产是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苏联的学者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经验。这一切使得我们的研究能够在五十——六十年代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中包括撰述总结性的集体著作和一些专著。在这些著述中,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六卷本的《哲学史》(1957—196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