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孟子说的“浩然之气”也就是由人体内表象出来的“精神之气”。从体育学的角度看,孟子首先承认的是人的身体之内固有“物质之气”,这种固有的“物质之气”经由“养”之后,便升华成为“浩然之气”。人体之内的“物质之气”升华为“浩然之气”所经历的这个“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气”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气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燕连福 《世界哲学》2009,(3):156-160
张再林先生在其《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一书中,从身体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哲学做了一种崭新的阐释。这种阐释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从意识哲学的视角不可能揭示出中国哲学的真正面目;这种阐释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中国古代哲学在宇宙观、宗教观、伦理学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彻底的“身本主义”特质;这种阐释给我们的当代启示,就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隐身于世界”而是“挺身于世界”的哲学,其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种“身道合一”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拉康的《讲座XVII)是一部往往被忽视的拉康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拉康开创性地提出了四种话语理论,而这四种话语不能简单看成是精神分析理论内部一次理论运动。最为关键的是,今天的某些左翼理论家如齐泽克,已经充分看到了这四种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根源。在今天,这四种话语,尤其是普遍性话语,已经成为了左翼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利器。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找到未来社会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身体的地位在当代法国哲学中的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列维纳斯从存在论的角度深入考察了身体的功能。在列维纳斯思想中,身体以物质性、感受性以及超越性为主要特征,这三重特性交织于其身体理论之中。身体的物质性表现为自身同一、自身凝聚以及对超越性的排除,身体的感受性由前期仅仅具有同一性扩展为兼具同一性与超越性。身体在其同一性中产生自身分裂,这种分裂体现在母性身体这一典型化的身体样式之中。母性身体的特点表现为在自身中“孕育他者”,因此,由外在性引发的超越便在身体内部被引发。列维纳斯后期极力探寻“别于存在”“破出存在”的方式,身体的这三重特征为主体如何从内部实现超越,从主体内部“破出存在”、实现主体的“内爆”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哲学面临从意识哲学向后意识的身体哲学的理论转型之际,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了契机。一种对中西传统哲学的深入比较将使我们发现,与传统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与其说是坚持一种“反思”的取向,不如说是坚持一种“反身”的取向;与其说是具有一种“祛性”的特征,不如说是具有一种“尊性”的特征;与其说是以“还原论”为其原则,不如说是以“系谱学”为其原则。凡此种种,都使中国传统哲学在其理论范式上,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而非意识性哲学。故我们看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古人不仅坚持“即身而道在”把身体提升到“道”的高度,而且还使该“身道”一以贯之地贯彻在诸如宇宙论、伦理学以及宗教观等中国古代的理论之中,使之成为通向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神的真正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6.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献,保存着无疑尽数的现代科技渊源元素,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体育科技发展的情况。透过先秦文献中关于“芥羽”与“金距”、“木鸢”与“跕躧”、“金仆姑”与“弓人之妻”论制弓三例分析,可以窥到先秦时期体育器械的精工制作与方法的使用,体现着那个时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水平。先秦体育史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档案史的一部分,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体育元素,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全面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中国体育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易》学中的“光一气学说”,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两大要素是“光”和“气”,是从属于“太极学”的重要内容,是它的基础学说,也是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学说还包括许多门类的原理或观念。如“阴阳说”、“参天两地说”、“五运六气说”、“时候说”、“虚实说”等,均在古代科技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以下拟就这问题略作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以下简称《气论》)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涵盖面宽、信息量大的学术专著。拆开来看,它是中国气论史、中国仁学史、西方原子论史;合起来看,它是对中国气论的探源与发微。因此,这本书是立体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景观”。读李约瑟、钱钟书的著作获得的那种立体的感受,又重现在读  相似文献   

9.
拉康的《讲座XVII》是一部往往被忽视的拉康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拉康开创性地提出了四种话语理论,而这四种话语不能简单看成是精神分析理论内部一次理论运动。最为关键的是,今天的某些左翼理论家如齐泽克,已经充分看到了这四种话语理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根源。在今天,这四种话语,尤其是普遍性话语,已经成为了左翼批判资本主义的全新利器。我们也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找到未来社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有民族特性的范畴之一,它对中国古代艺术风格论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气”不但是许多艺术风格概念的源头,而且还影响着不同时代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并催化了众多与气关系密切的文艺理论形态的诞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奇观。  相似文献   

11.
“气”概念的形成及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学者指出,“气”概念最初的原型是大气和其他一些气态物质。的确,我们从古代有关“气”的文献以及气字的字源,可以证明这一点。许慎《说文》:“气,云气也,象形。”“云,山川气也。”段玉裁注:“气本云气,引伸为凡气之偁?钡潜匦朊魅?中国古代哲学和其他许  相似文献   

12.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养生之道的哲理,从认识论角度看,是以“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为核心。从方法论角度看,它充分体现了整体观与辩证观。从学科角度来看,它代表了中医的预防医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死亡顺位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是停留在“没有疾病的困扰阶段”,而是指全心身健康。即“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单纯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有别于古希腊哲人所创始的西方原子论,中国古代哲学从先秦时代起,就形成了一种悠久的气论传统。气论哲学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发展,取  相似文献   

14.
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儒家思想传统所见的四种“身体”: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社会规范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隐喻的身体。在东亚儒家思想中,“身体”在空间上处于社会政治脉络之中,并在时间上受到历史经验的召唤与洗礼,因此而成为一种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主体。“身体”有其不完整性,但是从不完整臻于完整之关键则在于“气”。在东亚儒学中,“身”与“心”虽具有互相依存性,但仍以“心”居于首出之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名、辩研究之实,而无“名学”、“辩学”之称。自我国近代学者开创以西方传统逻辑参证中国固有名、辩的研究模式后,“名辩”遂成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代名词。实际上,所谓的“名辩逻辑”是从来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从一些研究者所勾勒的“名辩逻辑”体系来看,其所描画的概念论、命题论、推理论等主要内容,都不是真正的类似于西方传统逻辑那样的逻辑理论,“名辩逻辑”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形式逻辑体系,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创立,主要得益于古希腊数学方法的借鉴,古希腊的语言学研究也为亚里士多德逻辑提供了有益、有力的支持。而在中国古代并不具备创立亚里士多德逻辑那样的条件。中国古代的科学基本上停留在经验领域,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科学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几何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字几何,缺乏严格推理的手段。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语言的特点,也不利于逻辑科学的建立。然而,否定“名辩逻辑”的存在,并不等于否定“名辩”的理论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的“名”是指事物的名称,名学是中国古代以名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名实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关于事物名称的思想理论。中国古代的“辩”即论辩,辩学是中国古代以辩为研究对象、以探讨论辩原则和论辩方法为核心内容的论辩理论。名学不是辩学,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不能相互替代、也是不能相互包容的。在中国古代,不存在既非名学、亦非辩学的“名辩学”。  相似文献   

16.
读《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马涛王永祥教授的新著《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齐鲁书社1991年5月版),从同一思想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新的梳理、研究,为我们研究、透视中国古代思想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角度。王永祥教授原先是专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同一观”的研究有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这为他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在本书中,作者对中国古代同一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精到的概括。这里仅简略介绍一下王著对中国古代同一思想中发展观方面的论述。作者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同一性思想的孕育、萌芽、产生、及其最初形态自身演变和发展的时期。在先秦,作为哲学同一性范畴的“同”、“和”、“一”等,是与哲学同时产生的,它们都是社会生产力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实例到抽象概括的发展历程:最初形态的老子的“道”、“一”的同一性,阐述了两种对立物如柔与刚、曲与全、无为与有为等的同一性,它们都是以实例的形式出现的。孙武、孙腹所讲的战争基本矛盾(胜与败,攻与守等),军队素质自身的矛盾(勇与怯、强与弱等),战略战术中的矛盾(进与退、奇与正等),也都是一些具体的对立面的  相似文献   

17.
一运动员在身体操练过程中顺利完成一定动作,使动作结构符合规范要求抑或超越规范要求而增加时空结构的合理性和艺术性,这既取决于运动员的充分而“经济”的“有意用力”;也取决于在长期训练中各种“有意用力”的复杂渗透、适时调配和合理整合。优秀运动员的“有意用力”及各种“有意用力”的合理整合,对内,符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对外,适应动作的规范要求,似乎从“有意”进入了“无意”,摆脱了意识的直接管辖,升华成为独特的“自我时机控制能力”。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讲,自我时机控制能力是从事身体运动的一种专门能力。它是运动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有对“时空”问题的探讨,而对于涵盖在文学范畴中的诗歌自然也不另外。文章以“时空”这一概念为落脚点,探讨中国诗学的“时空”意识及其对“时空”的认识和接受历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得出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学在“时空”意识上的不平衡性,并就这一不平衡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诗学的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1世界观比较——元气一元论与四塔多元论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自然观,渗透到中医领域中,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本体论基石。中医认为气不仅是宇宙的本原,同时也是生命的本原。中医的生命观属于生成论,主张变化是产生、消灭或转化。傣医的世界观和核心理论“四塔五蕴  相似文献   

20.
王莽改制作为儒家理想主义运动的产物,其历史意义是双重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改制事件彰显了儒家政治思想中的癫狂性格;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事件向人们提供了观察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之本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