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9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15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394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084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932篇
  2005年   794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603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6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10篇
  1983年   138篇
  1982年   91篇
  1981年   90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84篇
  1978年   75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2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5篇
  1958年   113篇
  1957年   102篇
  1956年   92篇
  1955年   53篇
  1954年   38篇
  1953年   38篇
  1952年   32篇
  1951年   39篇
  1949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我的报告主要依据下列文献:(1) H.J.费威耶恩:《费希特研究的新视野》,载《唯心论研究》六,1976年,第118—159页;(2)W.劳特曼“作为人类学和现象理论  相似文献   
52.
定义空间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致使我们难以将其含义精确地归结为某一术语。有些学者广义地把空间能力描述为在那些非语言信息加工中的个体差异,而另一些学者则狭义地把它描述为在完成空间测验中的个体差异,由于用以研究空间能力的方法和测量的不同,定义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本文将对空间能力的测量作一简要概述,尽管它类似于因素分析方法学的历史,但由于关系到空间能力的定义,因而,重点在于研究的结果而不在于因素分析方法学的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53.
人类的错误为研究人类智能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对于记忆的研究多是建立在遗忘的基础上,对知觉的研究常常基于识别力衰退,对于语言和思维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失言。关于人类错误的研究格外重要,因为它表明了人类智力的某些局限,它时常暴露出隐藏在人们行为之下的规律和机制,它常常提示出可以改善人们表现的方式。错觉是一种特殊的错误,它特别令人困惑,因为人们造成的这种错误始终具有迷惑力,甚至当人们已彻底认识到这是一种错误时亦然。例如,我们会感到在图1中右边的线  相似文献   
54.
人们通常认为,人类学的各种发现对伦理学具有革命性的意味。读过萨姆勒、本尼迪克特和赫斯科维茨的著作的人,大概都不会得出这样一种印象:人们唯一的道德责任就是服从社会,一夫多妻制与一夫一妻制同样好,或者任何伦理判断都不能得到合理证明。当这些人类学者抱怨他们被误解时,他们也不会否认他们的真正意图是向传统的道德观挑战。即便是那些因受到科学训练而对这些普遍流行的观点产生怀疑并谨防哲学上的混乱的人类学家们,也往往认为,对文化的科学研究已逐渐破坏了对任何绝对伦理学的信念。  相似文献   
55.
本刊编辑部决定刊登该文的出发点,是该文可引起读者的兴趣:他们可以通过第一手材料了解布哈林的哲学观点,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及其著作的风格。在布哈林多种多样的科学活动和文学活动中,对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研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只需说出一点就够了:写成于1921年、以后多次再版的,深受欢迎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即出自布哈林的手笔。详尽地研究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做了什么工作,他在这一领域中著作的短长优劣,那是以后的事。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他从不固步自封,  相似文献   
56.
目前大批苏联著名学者正在集体撰写一部新的哲学教科书。我们认为,把这些作者撰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书的结构、前言和结束语向广大哲学界作一介绍是适宜的。我们也和该写作集体一样,希望听到读者的反应。该书即将由《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哲学导论》一书现正由贾译林、李树柏主持翻译,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  相似文献   
57.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逻辑》中将哲学的学术概念同哲学的世界概念区分开。但是,这两个概念都以相同的方式隶属于哲学:世界概念表示那种必定引起所有人兴趣的事物;而学术概念仅仅对学哲学的学生们的狭小圈子才具有意义。按照学术概念,哲学最终应该是“哲学认识的体系,或者是由概念组成的理性认识的体系”;相反,按照世界概念,哲学则是关于人类理性之最终目的的科学,并由此获得它的“地位”和“绝对价值”。学术概念的哲学旨在建立一个“理性认识的丰富库存”,并使这些认识“在一个总体的观念下”形成体系的关联。这种哲学最终成为得到证明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58.
胡塞尔对“伽利略科学”的议论(载于其《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一书1970年英文翻译版)常以其幼稚的工具主义态度和对科学抱有的敌意而遭到摈弃。由于他对科学理想化的误解,由于他将生活世界当作一种专用的概念构架,以及由于他否认科学在原则上能够完全描述世界(因为普通的前科学概念是不可替换的),他受到了公开的批评。本文中我要阐明胡塞尔关于实在论的主张,并运用这种主张说明前两种批评是立足于曲解。第三种批评应予采纳,不过,这种批评与胡塞尔的基本主张是一致的,即议论事物的现象是重要的,但是经验科学却难以彻底了解这些现象。  相似文献   
59.
1.斯大林个人扭曲了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斯大林主义”,是苏联官方理论家从不使用的一个术语。而且,它一般也并没有被人们广泛地当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运用。有时候,斯大林主义被误解为是马列主义的一种扩大或发展。实际上,斯大林主义倒可以看作是从马列主义中派生出来并且背离了马列主义的,它(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  相似文献   
60.
我对介绍一般系统论有为难和讨厌之感。显然,在我看来,一般系统论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即“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基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然而,我所接触的一般系统论者不仅没提及哲学,而且似乎把哲学看作废弃的和缺乏时代性的东西(哲学的某些问题很久以前就被逻辑实证主义者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