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斯大林个人扭曲了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斯大林主义”,是苏联官方理论家从不使用的一个术语。而且,它一般也并没有被人们广泛地当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运用。有时候,斯大林主义被误解为是马列主义的一种扩大或发展。实际上,斯大林主义倒可以看作是从马列主义中派生出来并且背离了马列主义的,它(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     
四、要记述1966年至1976年之间解释学发展的热门时期,困难的确不小。限于篇幅,我们只能谈一下:(1)一些主要的关于解释学的讨论会;(2)几种关心解释学问题的杂志;(3)圣经解释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4)一般性的和有关文化方面的解释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5)解释学向其他知识领域的渗透和它与这些领域的交流情况。 (1)讨论会在这一时期举行了许多关于解释学或与解释学有关的会议,举行这些会议的地方或部门有:德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罗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30年中,人们目睹了一场使伦理学问津生物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专业的学术和教学的复兴。这个领域(不是学科)现在被称作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是个新术语。尽管它看起来很新奇,但是在过去20年间,这个领域中的活动只不过是两千多年的思考、写作和教诲的后继,至少在西方是这样。目前的这场复兴(本文是这场复兴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神学家和宗教伦理学家发起的,尤其是弗莱彻和赖姆塞。  相似文献   
4.
科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是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对于这一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异议;但大家对于所提出的解释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却有很大分歧。这类分歧,尤其是在史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大都与所谓圆满解释的定律论模型(nomological models)或演绎模型(de-ductive models)有关。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争论:许多(也许是大部分)科学家和哲学家坚持认为,定律论模型和演绎模型显然适用于自然科学,并且也  相似文献   
5.
解释学要求普遍适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解释学探讨一种我们获得的能够“掌握”某种自然语言的“能力”,即理解语言上可交往的意义,以及在交往被曲解的各种情况下使得这种意义可被他人理解的艺术。对意义的理解就是理解言语的语义内容,并且只要书写形式或者甚至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意义-内容在原则上能够用词汇来表达,对意义的理解也指书写形式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意义-内容。因为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具备的释义能力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可以发展成为某种艺术技能,所以我们谈到理解和使自己被理解的艺术,就不无道理了。在对实际问题一定要作出结论的情境下,此种艺术和使他人信服、说服他人的艺术是对应的。修辞学也是建立在一种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分类与系统论自有了科学以来,自有了欧洲哲学以来,人们就梦想着科学的统一,梦想着能有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即使在科学哲学创立之前,希腊人的思想就发展到了这一步,即认为甚至科学和哲学也能构成一种哲学的统一。这种观点的影响早已烟消云散了。今天,在这种观点一度占支配地位的那些领域中,我们不断发现了一些未曾阐述清楚的经验关系和系统关系。我们不再讨论科学(与或不与哲学)的统一,而是讨论学科性、多学科性和学科间性,抚昔追今,我们所探讨的知识秩序已不再能用知识本  相似文献   
7.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理论选择的不一致问题吸引了许多探讨科学变革理论的理论家们(如库恩、图尔明、费耶阿本德、夏皮尔、劳丹等)。此问题源于科学家们对于相互竞争的理论的认知价值经常有、而且长期存在着不一致的看法。除了有这种分歧以外,理论争论的不同阵营的科学家们还一次又一次地(而且依然继续地)为他们的理论选择提出不同的理由。以前的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家们对方法的统一性假说如此深信不疑,以至对于科学家在选择理论时的不一致,或科学家面对更成功的具有竞争性的理论时追求新生的理论这类现象潜在的合理性,很难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8.
一、不可通约性与意义 最有影响的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曾经认为,意义的基本单位就是个体的词项或陈述,到了本世纪50年代,这些理论转而认为,理论的或语言的关系域决定着个体词项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10年中,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掀起了一场对科学革命或科学进步的方式进行各种各样分析的热潮。在此期间出版的大量文献中,很多都对这些分析中的这种或那种分析内在的一致性、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遍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争论的主要部分集中在T.S.库恩的思想上。库恩的论述很独特,它们都是以“范式”这个概念为基础的。所谓范式,就是一组共有的方法、标准、解释方式或理论,或者说是一种共有的知识体。在库恩看来,所谓科学中的革命,就是这样的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的转换,他认为,科学形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关于语义学与本体论之间关系的某些现代观点,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哲学家奥卡姆和布里丹的观点进行了比较。根据所谓的"本体论-语义学对应性的论题",可以把现代观点作如下表征:语义学中的初始(不可定义的)范畴概念界定了实在中的原初实体的范围。本文将证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的"本体论化简"方案,并非被试图从语义分析中"读出"本体论或者试图识别出绝对的语义初始词汇等因素所驱使,尽管流行的误解与此相反。中世纪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动态的"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主义"观点,它是对"概念部落主义"与"概念帝国主义"这两种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现代观点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