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2003年5月16日,茅山道院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在元符宫培训中心举办。我院在观道士3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市宗教局丁明金、王建云两位副局长主讲。丁明金副局长就如何加强道风建设、道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道教徒的修养作了详细的讲解。在谈到道教徒的个人修养时,丁副局长指出,作为道教徒首先要爱国爱教,其次是奉道行事,第三要保持清虚。王建云副局长就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与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结合宗教的实情做好宗教工作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识到: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一肢 《天风》1997,(3):9-9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今日生存在这变化的世界中,神正察验我们基督徒的言行。我们今天听见上帝在呼召我们跟随他,岂不应该快快脱离罪恶,脱离那从私欲而来的一切嫉妒、争纷、结党、贪心、贪财、自私等等,来亲近上帝,与他同行!教会的牧长、同工、同道,弟兄姊妹更要彼此相爱,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无意识——一种新的精神领域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试图提出“文化无意识”这一概念。文化无意识是精神现象的一种,它的存在当然是旧有的,而它的揭示和研究则是新的课题。建立文化无意识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笔者现将对这一理论的初步探讨简要地报告于下,就教于学术界,以便进一步研究。本能无意识与文化无意识关于无意识现象,不少学者有过论述,但真正以无意识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的,当首推弗洛伊德主义。在人的精神现象中,意识与无意识相比,弗洛伊德认为,绝大部分是无意  相似文献   
14.
龙树《中论》的主要思维方法是对一切所谓偏见的不断否定以及对最高真实的直觉。这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基本理论立场——缘起性空之上的。遮诠式的否定法是龙树《中论》思维法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并表现为若干具体的方法,而贯穿在若干具体方法之中的,则是树关于本体的排除、对语言概念的否定以及对最高真实的现观。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可以分成实体、关系这样两大类。实体是由多因素、多侧面构成的系统。系统有要素属性,结构属性和功能属性,有多层次的属性,离开这些属性,就无系统存在,也无什么实体。所以,实体和属性的关系问题,在系统观里,已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对范畴取代。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目前在我国,存在主义相当流行。即使不是“存在主义”这种自己意识到的思想,起码是存在主义的情绪或者态度在迷惑着人们。这种状态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产生的;即使在自称为现代唯物主义者的人当中,也因此而出现了名为“主体唯物主义”的修正主义主张,由此可见它的影响。其次,在存在主义哲学家中间,创办了“雅斯贝尔斯协会”(雅斯贝尔斯是现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这个协会现在改名为“存在主义协会”,出版季刊《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引文概括地介绍实用主义关于科学的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批判实用主义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不少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认为,在实用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皮尔士、詹姆士、杜威当中,在表述关于科学的思想方面,詹姆士没有多少值得注意的东西,在符号逻辑方面杜威虽然远不及皮尔士,但谈到关于科学的思想,杜威却比皮尔士“成熟”。所以,作者着重介绍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作者竭力替实用主义强辩,说什么实用主义“本身是最科学的哲学”,“是根本上处于与科学同质的地位的哲学”。他说:杜威的科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科学理解为方法,而不是理解为题材;使题材的科学性归结为或从属于方法的科学性。杜威断言,“物理科学所要求揭露的,不是事物的内部本质……”。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其原因就在于创造和运用真理的方法之中。关于真理的工具性和制造真理的科学思想的工具性的说法,同这种思想的逻辑一起,构成杜威的工具主义的内容。作者根据杜威的观点,表示怀疑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武谷三男提出的物理学发展三阶段论中的实体论阶段,并且认为“科学思想上的反映理论之类的东西是有害无益的”。作者还扬言:科学方法不外乎就是探索的方法;按照杜威的意见,探索是由观察、推断和推论这三个操作构成的。科学方法的特点,就是以上述三个操作之周期性的、连锁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研究科学史的方法必须具有象上述那样的逻辑结构;在这里,既不存在也不需要辩证法。真理的内容就是观念,因此,它必须由推断和推论的对象或者题材组成。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关于认识论去向的讨论中,有两种意见值得重视。一是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奎因提出的认识论科学化趋向。他认为,认识论应成为专门研究认知过程、规律、方式的自然科学。二是当代西德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认识论扩大化倾向。他认为,认识论要与整个人类文化融合。从理论体系上说,中国当代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有直接联系,其发展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继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以此为基础,吸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研究成果,突破认识论即知识论的陈见,使认识论研究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各方面联系起来,在理论深化发展的同时,成为具有行为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原则。第二,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准确了解现代自然科学对认知过程、思维机制、智能模拟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注意吸取脑科  相似文献   
19.
<正> 孔子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内容丰富;二是灵活性大。因为内容丰富,人们常常各取所需;因为灵活性大,则易被人们歪曲。加之孔子诞生至今已二千五百多年,其思想流传至今,走样的地方可想而知。要探索孔子真实思想,当然主要是研究孔子本人的一言一行。一般孔孟并称,事实上孟子的思想已和孔子有很大差别,甚至孔子嫡孙子思的思想也已起变化。孔子弟子这么多,总的来讲可以说是继承孔子的,但他们的思想也有千差万别,还需加以具体分析。我们知道直接记载孔子和他弟子们言行的著作就是《论语》,但《礼记》中的《檀弓》也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的,应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论语》。《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就是言多于行,而《檀弓》中  相似文献   
20.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中国佛教协会是全国各民族、各教派佛教徒共同的爱国组织,是团结、进步的组织。中国佛教协会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维护信徒的合法权益,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同各国佛教界人士的友好交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佛教界人士同信仰其他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