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写意山水画中,"留白"是画家绘画时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古至今,艺术理论家对"留白"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研究"留白"的技法;另一类是研究"留白"的美学意义。"留白"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的灵气,有提神的功效,给观者以喘息的余地。"留白",传达了画家的思想,是情感语言的符号,是画家精神表达的重要形式。儒家、道家和佛家精神的注入,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留白"的精神内涵,与古代哲学家们所说的"画道"和谐统一。"留白"要服从于整体,在画面中巧妙运用"白"与"黑"的构成,悉心经营好大画面的"黑白"位置,合理收拾好小景处的"黑白"关系,让"留白"在整体中真正凸显其内在价值。在传统写意山水画中,"留白"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在现代写意山水画中,"留白"也仍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意境的营造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目标,它诞生于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留白"正起到这样的作用;空白处虽无笔墨,但与画面中的物象相交融,从而完成虚实相生的绘画意蕴,构筑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意境之美。以中国画"留白"这一特有表现语言在画面意境营造中所起重要作用为契机,展开对意境的生成、"留白"之作用的追溯探源,以及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典留白样式的深入分析,试图为读者解析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家的艺术创作是如何在借助"留白"之形式完成意境营造的同时,进而达成其"可游可居"的"志道"之愿。  相似文献   

3.
"留白"是中国画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中国画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我们现代的解释是:在书画理论中,是书画作品材料原有的白,也就是不着墨的地方,从实际操作层面上看,就是书画者在对于如何布白和为什么要布白加以深入的思考。"留白"在山水画中具有不凡的审美艺术价值。画家在对画面中物象疏密的安排,为留白创造了条件,使画面有黑白之分,也增强画面的对比度,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4.
白雪莹 《美与时代》2015,(3):100-102
在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带来的心灵体验,深泽直人就是这样一位能给受众带来精神满足的产品设计师。他首创"无意识设计"这一设计理念,并通过这一理念运用极简主义设计原则创造出了很多功能性极强的产品,更多地体现了极强的功能性美学。深泽直人使我们重新审视设计,思考生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他为大众的生活带来的无限趣味和惊喜。他的设计理念也极具现实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艺术之中,中国绘画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审美文化影响中国绘画艺术,使其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道家思想中的"虚""实"观念更是启迪了中国画的审美创造,形成了"空白"与"留白"的艺术法则。"空白"与"留白"的含义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空白"这词用在绘画作品中指的是纸上没有被填满的部分;而"留白"更像是"空白"一词的提炼,"留白"中的"留"字更是表达了作画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这两个词在中国绘画的千百年历史中起着推进作用。直到今天我们仍在探讨画面构成中的"空白"与"留白"。因为画面中空白大小、位置高低都会影响一幅画的视觉效果,也会影响观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留白是以国画中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绘画理论为依照对画面进行留白处理,最早被中国传统绘画所选择继承与发展,并且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精髓。从思想、审美、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留白的价值,针对留白的特征和表现手法展开研究,提出在中国画中适当的留白,不仅提升了神韵美,提高了画面的节奏感,也凸显了空白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利用留白来引导人们的视觉心理,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来达到留白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设计"是个具有抽象性的现代概念,设计活动也被称为艺术创作活动。从表面上看,设计师的活动和艺术家的活动很相似,他们都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在设计活动和艺术作品中表达着思想和情感,甚至在专业基础训练上,设计师和艺术家也有着相同的经历。然而设计美是一种功能美,一种实用美,设计美是功能与美的结合。设计美扭转了自康德以来的艺术活动方式,重新诠释了艺术和生活的相互关系,确立了一种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艺术观看形式,使艺术活动更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人的生活讲究回归自然,而设计讲究师法自然,自由曲线元素本身就来源于一种自然的形态。现代的生活是一种快节奏,而自由曲线恰恰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装饰人物画中的重点在于"装饰",画面中的各种因素其出现的目的就是达到装饰的效果,艺术中的自由曲线元素,是一种具有情感温度的传递媒介,应用在人物装饰画中,也使受众的心理变化随着自由曲线的迂回转折或顿挫有力,而发生着情感的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后花园种满了花菜瓜果,只剩最后一点空隙,总想还种点什么,可转念一想,还是给花园留点空隙吧,就给我的想象留下了空间,我可以用它种下各种可能,甚至种希望,种阳光,种幸福……这就如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手法,叫作"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  相似文献   

10.
"简单就是美"。简单生活也就意味着节约。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独具匠心地把废旧物品经过再设计,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大大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这不仅是一种颇具创意的节约设计,而且也以其新颖和巧妙,给人以惊喜和审美愉悦。废旧电路板的"艺术人生"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雕刻艺术家史蒂文·罗德里格(Steven Rodrig)花费一年时间磨练自己的技巧,利用切割  相似文献   

11.
沸腾的生活与回避现实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些美术展览会上相当数量的作品中,我们丝毫看不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画家的影响.一些像机械人似的形象充斥着画面,这些作品要么表现的是个人生活的小圈子,要么仅仅是画面形式的"新颖",要么就是东拉西扯,把互不相干的东西拼凑在一起,组成一个似是而非的画面,试图表现画家玄虚的"深刻思想".艺术创作规律被这些画家忽视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常识被这些画家遗忘了.他们常常关在屋子里进行所谓的"理性思考",冥思苦想地玩弄"概念游戏",或是蜻蜒点水、走马观花似地在现实生活中拍摄一些照片,拿回家临摹复制.此种画风似乎有日趋兴盛的趋势,很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2.
构图来自生活,生活能丰富构图.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在形容一个人特别美时,说像画上画的.也有人在评论一幅画中花鸟的形象生动时,说像真花真鸟.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前一种说法是说画面中的人比生活中的人美,后一种说法是画面中花鸟的美又像真花真鸟.  相似文献   

13.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品牌形象是企业整体概念的集合体,设计师作为品牌形象的缔造者,面对大众复杂多变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审美趣味等,不仅要使品牌形象迎合和引导大众,更要使品牌形象准确地传达企业理念。通过对"意"与"象"在中国美学中作为艺术本源、艺术创作方法和审美观照命题的研究,归纳总结"意"与"象"之间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运用方法论来指导设计师把握和理解视觉传达设计中企业、品牌形象、受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设计师更好地传达企业的理念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设计责任"作为设计美学所必须探讨的问题之一,在设计及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生产的出速发展,设计几乎对于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负有责任,然而很少有设计师能对此作出回应。设计师作为设计的主体,本身负有重要的、无法推卸的责任,这是一种为人类的、为真实的世界的社会性的责任,践行责任的设计师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美。  相似文献   

15.
留白是一种以少胜多的构图方法,既继承了传统精髓,又随着审美需求的发展而变化,留白在画面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画面意境中留白起着重要作用,它使画面变得具有丰富性、饱满性。文章则从构图方法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来论述留白在画面意境中的作用,并结合相关素描作品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画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艺术也不断发展,这使得"留白"不再仅存于中国画之中。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为寻求中西融合,极力将"留白"运用于油画。通过分析"留白"的传统美学意蕴,阐述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出现的成因,探讨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讲究创造美的意境,从画中表现情与景,创造一个能够使人发挥想象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正是虚与实相结合的统一体。"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画更是将虚实之美表现到极致。无论是中国画中虚实的哲学渊源,还是中国画的意境、构图、气韵,"虚实相生"都是一个研究中国画很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一篇美学经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什么是美",就是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借用苏格拉底之嘴说出的。此问题一出,不仅奠定了美学的哲学基础,而且还形成了后来的美学。重读此经典,"什么是美是困难的"似蕴含着为人忽视的深意。  相似文献   

19.
元素语义的顺利表达是创意设计成功完成的基础条件,其中,创意设计的元素必须要具有明确的指涉功能以及丰富的设计内涵,能够在设计者与受众之间产生一种映射,使得受众们能够在感受认知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从而理解和接受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20.
肌理是一种重要的版画创作语言。它使作品本身具有内涵的多义性,为主体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开敞的审美环境,拓宽了版画家创作时的思路手法和表达方式,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增加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了创作者、欣赏者、作品之间的桥梁。版画中肌理的运用,强化了画面在视觉上的表现力,承载着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