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汉字中的形象是主体心意与客体物象交融合一的寓"意"之"象",它超越了被模拟的客观物象,是具有意象化特征的视觉符号。汉字的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要挖掘出汉字独特的视觉魅力和文化内涵,利用汉字的意象性来传达丰富的信息,提升所传达信息的识别功能和准确性;用内涵丰富和形式优美的视觉意象,表达出潜在于中华民族文化深层的意蕴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环境空间的视觉导视系统除了满足大众的审美和功能的需求之外,还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的传达,关注设计过程中各个元素的合理配置以及与环境空间的关系。视觉导视系统要合理利用现代科学理念与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得导视系统逐渐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信息图形是用视觉化的方式代替以往以文字为主的阅读方式,以向大众更好地传达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等庞大而复杂的城市旅游信息。设计师通过挖掘信息图形丰富的视觉元素来整合城市旅游信息,丰富城市整体形象、构建城市旅游品牌设计中的视觉形象部分,这对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诗文中"心"与"象"的呈现方式,是"言"与"意"所具有的生命诗性美的更高级形态——生态之美。他通过系统地整合"形与影"的生命本质、"言与意"的生命诗性美,以艺术审美的诗性语言带领阅读者走向一个审美的艺术世界,同时再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完美融合,从而带给读者一种超越生命经验本身的审美体验,引发出人如何生存的生态思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开始由二维向三位多元化方向发展,原有的计算机绘制图形和表现手法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设计者们在探索新的表现方式。材质已经成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不管是作为载体还是作为元素出现,材质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效果。各种材质各种手段的应用,丰富了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是沟通设计者和受众之间的桥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中材质应用的探索也会不断地进行下去,我们要在设计中把握好材质的应用,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隐逸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调节士、文人与统治集团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东汉以来,隐士与山水的关系亲近起来,以至于后人把隐士与山水的关系看成自然乃至必然的关系。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始终表现着传统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在审美和创作中,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以追求尚意的象外之境的艺术审美特征,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7.
视觉的悖论是由"看"与"被看"、权力和权利、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等相反相成的关涉组成的混合体."看"与"被看"既反映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张力关系,也逐渐表现出其权力变化的趋向.通过权力和权利作为视觉伦理关系的两极,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视觉背后的意识形态性.视觉的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的失衡必然带来视觉互动过程中的伦理偏差,过度强调视觉的形式设计必然会影响到视觉本身的传达效果,消解视觉的意义关怀所在,也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视觉的伦理关涉和悖论后面,我们更需要寻找到实质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研究从"语言转向"过渡到向以影像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研究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作为创作者,需要研究图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视觉图像来传达意义、思想等问题;作为受众,则需要了解视觉艺术创作者是如何编码的,以便能更好地解码,理解其中的含义。在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再现原理、传播模式、图-意互换、象征意义等语义生成方式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只有梳理清楚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受众提供一个全景式的图像创作景观。  相似文献   

9.
徐刚 《美与时代》2007,(1):77-78
书籍设计者维岑斯创造了"视觉传达设计师"这个名称,形容"使印刷传达有结构和视觉形式的个人活动"行为.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视觉传达设计师工作方式的独立性.从传达设计开始的一个人独立工作的创作方式,到现在由自己决定创作概念并同他人合作的创作方式,设计师们的创作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正视这种变化,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创作独立性所处的状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0.
王弼易学中的"象""意"理论,其学术渊源可溯及两汉乃至先秦。《易传》提出了"立象尽意"的"象""意"观。此"象""意"观由先秦传入汉代,成为汉代易学家治易的一条重要原则。王弼将此说改造为"意以象尽"。西汉新易学构建了宇宙生成论,提出了"理生象"的学术观点。王弼据此阐发了"象生于意"的"象""意"说。审视王弼易学"象""意"理论渊源可知,王弼并非否定卦爻象的作用,更不是舍"象"而不谈,他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整体总结、反思易象与易义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品牌设计中吉祥物的设计趋势,利于立体化地准确把握吉祥物的定位,进一步明晰吉祥物在品牌中的价值和意义。吉祥物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是品牌战略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蕴含着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品牌调性等内涵。掌握吉祥物的设计趋势能使设计符合企业定位,展现时代风貌,凸显企业特色,更准确地传达企业理念。作为品牌形象中重要识别符号的吉祥物在品牌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说明性、亲切感、灵活性等特点能为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强劲的助力。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6,(6):199-203
本文借鉴西方现象学的某些观点,深入辨析了中国山水画中"象"的内涵并指出"澄怀味象"与"澄怀观道"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同时,本文还从历时性的角度,证明中国山水画在追求终极审美目标的过程中,正是将"味象"与"观道"统一起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易传》中的"象"字具有两层意涵:一指内在于《周易》古经文本的卦爻之象,二指外在于古经文本的自然、人事之象。在《易传》论"象"诸语中,此二义参差并见。相较于涉乎古经之外的后者而言,前者直观地纯然存于古经之内,更加反映了古经文本的本质特点。因此,较之杂用"象"之二义以至于招致混乱的王弼"言象意"之说而言,《易传》"言象意"之说专门论述卦爻象与"言""意"间的关系,是一种更贴合古经本质特点的学说。  相似文献   

14.
字体设计的视觉美感是指构成字体的视觉要素及其视觉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视觉美感的构成要素一般划分为构成视觉美感的视觉要素和构成视觉美感的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在字体设计中对字体的视觉要素与视觉规律加以运用,创造出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设计,把内容准确、鲜明地传达给观众。  相似文献   

15.
视觉传达作为影响室内设计时尚性与艺术性的因素,被誉为是室内设计的灵魂,而形式规律作为指导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则成为了影响室内设计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入地理解视觉传达与形式规律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室内设计中产生的作用、影响,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室内设计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体育场馆的设计追求的是创新,树立自己独树一帜的品牌,并体现出个性化。如何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使体育场馆的CI设计符合时代的发展,这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品牌是区别于别的产品或别人的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品牌形象设计是指基于正确品牌定义下的符号沟通,是CI设计的重要内容。品牌形象设计与现代体育场馆标识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而体育场馆的CI设计是设计者通过解读经营者的理念和行为,最后用视觉的形式传达体育场馆的核心价值的一种精神过程,即是将体育场馆的经营理念,有目的、有计划性传达给大众,塑造其良好形象,树立体育场馆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辅助图形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品牌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帮助主体标志更精确定位品牌特性。辅助图形的个性化设计能满足消费者对VI系统的更多需求,使整套VI更具表现力,提升企业或品牌设计理念的视觉传达效果。通过研究辅助图形的开发与设计,分析辅助图形的本质与内涵,重视在设计中的影响和积极因素,寻找其表现力,这将会有助于发展有特色的企业形象和品牌设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的不断深入,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以"形态自然"为主流的设计理念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却已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生态、文化等多元需求。因此,"功能自然"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取代"形态自然"的设计理念。"功能自然"并非是对"形态自然"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形态自然"的基础上更多地注重城市系统中各种要素的系统性、关联性与动态性。参数化设计作为现代创新的设计理念能更好地实现从"形态自然"到"功能自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不仅可以诠释品牌理念,增强品牌的区分度,而且以其个性鲜明的视觉符号不断给消费者以强化与刺激,引导消费者对该产品品牌的关注,进而提升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袜品企业在品牌形象及视觉识别系统个性化方面存在短板,结合袜艺品牌形象视觉识别个性化设计的要素,从VI识别系统、袜品包装、店面终端、广告传媒等方面可以探索品牌形象视觉识别系统个性化创意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招贴设计中,空白也是最为巧妙的语言形式。"空白"并非空无一物,它是各类视觉元素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造成的一种力。空白作为招贴的构成元素之一,与图形文字等都是同样重要的设计语言,不同的空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东方传统文化中空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现代招贴要想与传统文化结合,运用空白元素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