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下设计中,"留白"这一表现手法具有重要的地位。"留白"并不是"虚无"和"空洞",而是一个能给受众带来无尽回味与想象的美的存在,它以减法的方式给人以简约的意境美,明确且充分地将设计作品的形象和精神等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的神韵在于其超越了画面中纯粹的"白",而具有一种无穷的意味,从而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留白",不让画面失去平衡,就要求设计师不断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设计内涵。"留白"不仅是设计,也是生活;"留白"的美不仅是设计的美,也是生活的美。当下设计师只有运用好"留白"这一手法,才能不断丰富受众对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简单就是美"。简单生活也就意味着节约。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独具匠心地把废旧物品经过再设计,赋予它们第二次生命,大大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寿命,这不仅是一种颇具创意的节约设计,而且也以其新颖和巧妙,给人以惊喜和审美愉悦。废旧电路板的"艺术人生"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雕刻艺术家史蒂文·罗德里格(Steven Rodrig)花费一年时间磨练自己的技巧,利用切割  相似文献   

3.
一 审美活动(观赏和创造)的性质、特点究竟为何?其对人生到底有何意义? 在不同的理论视野中对此认识是不同的:以认识论观之,它们是对生活或生活美的反映和认识,目的是要把握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以实践论观之,审美是自然人化(以劳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结果,是现实对实践的肯定,而艺术也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目的是要提供可供读者消费的"产品";以表现论观之,审美是移情、内摹仿等等的过程,而艺术则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目的是要在观者身上激起类似的情感;以心理分析论观之,审美是一种与性欲表现有关的活动,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受压抑的欲望转移到一种新方向上的升华过程,而艺术欣赏则是受众在作品中寻求欲望代偿性满足的方式……这些理解无疑都揭示了它们的某些性质和功能,对我们理解这些活动都有所裨益.然而,倘若移动观察的视野,转到我们称为"意义论"的角度,也许还能窥到审美观赏和艺术创造的另一性质与功能,即它们是人求意义的一种方式,能起到愈合人的分裂即引入归"家"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艺术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宝库,是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是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现代艺术超越的一项商业活动。把相关形象加以取舍、提练,将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并加以修饰,形成了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现代设计。油纸伞绘画设计对现代网页设计具有启发与文化传承作用,即能使现代网页设计在具有美观的视觉呈现,实现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化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网页设计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是什么?设计是"永远崭新的开始",是打破壁垒和疆界,是异想天开,是人文关怀,是一种新的符号体系,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无穷尽的生活态度。本届"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以"设计之变"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内外设计师、艺术家探究未来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展示他们从设计的思维定势中跳脱出来,用更具备时代价值观的艺术理念来思考设计的变革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在人类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可穿的服饰上所表达的内涵,越来越成为一种艺术。艺术是再现,艺术是表现,艺术是模仿,艺术是生活,艺术家的作品可谓是"发乎意,止于形",简单的说就是从无形到有形。1989年出生的可穿艺术设计师王清,在艺术道路上摸索的过程中,深受美国著名艺术家Nick Cave的启发,致力于将艺术和服装结合起来,北京工业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学习和Nick Cave的五年工作  相似文献   

7.
弗兰克·布朗温爵士是英国美术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杰出艺术家。他也是"最有才能的英国画家之一",他对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他潜心钻研不同艺术门类,以及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和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感悟。在装饰艺术道路上,布朗温不断寻找创新的表达方式和设计理念,虽然路途坎坷,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在装饰设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他的很多装饰理念以及他所强调的"要打破规则,遵从自己的想法"的理念仍为许多设计师所遵从。  相似文献   

8.
"野逸"是一个美学词汇、美学概念。"野逸"又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人的一种精神风貌。野逸之美就是自然之美,自由之美,超越之美。具体说,"野逸"指审美体验中人的自由的心灵境界;指艺术家潇洒超拔的艺术人格;指狂放疏野的格调韵致。野逸之美在人的精神世界、文学艺术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设计中,设计师是不可动摇的绝对的创作主体,而在当下的设计发展阶段,参与式设计作为一种开放协作的设计方法被运用在乡村建设中,来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参与探索符合村落发展的新的创作路径和设计理念。文章以乡建项目"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夹江艺术家驻留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村民参与式设计对传统手工造纸村落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线条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一种语言形式,其功能体现也是内外兼有。中国画中的"线"大都是对物体进行客观分析后加以主观处理,最后提炼概括而成,因此这样带有主观情感的线条也就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两种功能在变化发展中逐渐平衡统一。随着线的表现力的丰富,人类审美需求的上升,中国画的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宋代人物画为例,对宋代人物画中"线"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解读,论述"线"在中国画中的艺术功能,以及宋时期人物画所体现出的节奏美和意趣美。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意义上看,绝版套色木刻只是作为艺术家们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是由于绝版套色木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同时运用绝版套色木刻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群体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于云南等原因造成的。绝版套色木刻不仅是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存在,它也是符合设计师设计思维,在不同的设计阶段进行不断的设计行为而逐渐制作完成的一项手工艺设计产品。绝版套色木刻有着自己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艺术审美特色,更重要的是绝版套色木刻从产生到最终制作完成的各个环节,都是遵循着设计的理性思维去进行设计实践的。以绝版套色木刻技艺表现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为案例分析,意在阐述绝版套色木刻技艺存在社会运用价值,我们能够运用这一特有的工艺技术来展现具有科学性的古生物化石群。这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通过这种结合能够产生出新的社会价值而被我们所运用。  相似文献   

12.
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说"眼睛是艺术的父亲".这一论断点出了观察对艺术家和欣赏家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艺术家眼睛更加明亮,手更加灵巧,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同时他也指出,艺术欣赏活动本身也是一种能动的创造过程.主张运用心灵之眼进行创造和欣赏.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一项艺术活动,绘画者要有发现美的能力和对美有所感悟,再加上创作灵感,才会创作出一件绝美的作品。我国的艺术家们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除了传承本民族的艺术特色以外又吸收并融合西方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优秀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绘画创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抽象表现艺术.因此,它既不是"纯形式",也不是再现性的绘画或装饰性的图案.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书法与绘画虽有相似的一面,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古人所谓"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实际上并不是指书与画在形体、结构、笔画和表现方法上的趋同.书与画的"同",从根本上讲,是"同"在对生命意趣的表现上面.中国书法的美本质上更应该说是一种动态的美、内容的美、意蕴的美或表现的美.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丑通过艺术美的形式呈现,是艺术家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方式让丑在艺术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这一过程凝结着艺术家对于"丑"与"美"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生活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通过表现生活丑,从而实现艺术美,这不仅可以强化美,还可以给人带来与美不同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冯炜 《美与时代》2007,(2):23-26
场域理论认为艺术生产上具有一种双重结构的分立,这是由艺术场的自主化带来的.伴随着双重结构分立的是对艺术家"神崇化"的构建,这使得一系列以艺术为幻象组织到一起的行动者共同参与了对艺术家的神圣崇拜,可以说,以艺术家之名产生的文化炼金术是由所有的行动者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7.
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作为"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和苏联二百年的学院素描教育体制的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艺术经典作品,上世纪20年代以来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指导了中国近、现代学院艺术教学和艺术创作,在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8.
技术美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其主要内容是功能美,也包括形式美的因素。人性化是一种全方位考虑和满足人的生存目的的设计原则。电子产品与人性化设计存在密切的关系,它能使产品更好地为人服务。电子产品在人性化设计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技术美中的功能、造型以及材料色彩上,因此可以说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优良设计"的概念来自1949年瑞士工业同盟举办的一个观光展览会上,由设计师马克斯·比尔首先提出。由于当时的美国消费主义盛行一时,这种"炫耀性消费"和生活方式在欧洲引起了一些设计师的疑问和讨论。"优良设计"从威廉莫里斯时代开始,主张使用自然的材料,诚实的装饰,并将工艺与朴素相结合,后来在德国发展成为了一种理性,核心内容是形式追随功能,并适当使用材料。上世纪50年代"优良设计"的概念传到了日本,并且对当时的日本现代设计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20.
艺术设计就是按照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对生活用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是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创作活动。人类在对美进行思考和探索时,发现对称性能够引起自我内心的欢快愉悦,能够与大众的审美习惯产生共鸣。这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对"对称"的无意识选择。当我们在艺术、生活中大量使用对称思维时,就客观上形成了艺术中的"对称美"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