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洛克早期自然法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深入探寻,可以发现,如果像传统自然法理论那样只从义务这一向度去理解自然法,洛克关于自然法何以是一种普遍法则的讨论仍然存在困难。但是,这一困难却有可能通过转向关注和讨论自然法的另一向度即权利而得以化解。洛克的《政府论》通过讨论与揭示自然法的权利向度,不仅在学理上完成了对自然法之普遍性的论证,而且实现了对自然法理论的转折,即从义务到权利,从而为现代国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中存在着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内在冲突。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一冲突,是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本文首先通过批评阿什克拉夫特的调和方案来揭示这一冲突,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澄清,确定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一个处于自然法之下的普遍政治状态,并由此指出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概念之内在理论联系,最终证明战争状态就内在于洛克的"自然状态"概念之中,洛克的"自然状态"在逻辑上深陷于战争状态总是不可遏制地要突破和平状态这一理论困境。此内在矛盾根源于原子式个人无限占有权利的基本设定,它造成了洛克"自然状态"概念在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赵敦华 《哲学研究》2013,(1):92-99,128
众所周知,17—18世纪政治哲学的主要派别是"社会契约论",其主要版本依次为霍布斯的、斯宾诺莎的、洛克的以及卢梭的。所有这些版本都设定了"自然状态"、"自然人"、"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等概念的优先性,从这些概念的意义出发来推导论证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威的正当性和合法  相似文献   

4.
J.洛克英  李季璇 《世界哲学》2012,(1):120-136,161
这里,洛克讨论了两个主题:是否有自然法?如何认识自然法?经验向人类表明,如果没有自然法,则无良心、善恶之分,甚至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但是,如果的确有自然法,又何以并非人人受其约束?这表明自然法绝非人人知晓的天赋观念。显然也不可能经由传统、教育和普遍同意来获得自然法的知识,因为传统、权威学说千差万别。所以,在洛克看来,人唯有依凭其本性,即感觉经验与理性这两种天赋能力的共同指引获得自然法的知识,它之普遍性寓于共同的人性中,即寓于洛克所认为的人之共有的感觉经验与理性领悟中。而对如何认识自然法的论述也初步表达了其经验知识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洛克、卢梭以及黑格尔有关财产权的思想代表了近代财产权理论的三种主要路向,分别对应着英、法、德三大思想传统,这三种路向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将财产权问题理解为政治问题,并且始终立足于政治社会来思考财产权问题:洛克提出政府的目的即在于保护财产权,财产权作为自然权利从根本上优先于政治社会;卢梭一方面认为正是财产权(私有制)导致了不平等以及奴役,另一方面又认为"财产是政治社会的真正基础,是公民所做的一切承诺的真正保证"1;至于黑格尔,则在拒斥自然权利或者说自然法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财产权理论。区别于近代财产权理论的理论范式,马克思将聚焦点置于市民社会并致力于揭示诸种财产权理论的"经济基础",其批判的切入点是被普遍承认的"劳动确立所有权原则",而在揭示古典自由主义有关财产权的两条规律的明显矛盾的基础上,马克思将财产权问题批判性地导回生产领域,从而开启了历史-生产定向的财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6.
反契约论──评诺奇克的新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国家理论。三百多年来,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一直是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的国家理论是“社会契约论”。长期以来,“社会契约论”作为西方国家理论的正统“范式”似乎是不可动摇、不受挑战和不可替代的。一、契约论的理想“社会契约论”最经典的表达首次出现于霍布斯的《利维坦》(1651年)之中,后来经过历代政治思想家们(斯宾诺莎、洛克、卢梭和康德等)的补充、调整、磨确和完善,造成为西方正统的国家理论。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说法,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按“自然法”行事。“自然法”赋予每…  相似文献   

7.
洛克手稿     
译者手记:洛克的经验知识论与实践哲学的许多论题都形成于他对自然法的讨论,但是,他关于自然法的系列论文却一直被湮没在馆藏中。这些自然法论文是洛克在1664年前用拉丁语撰写的,  相似文献   

8.
在这一部分,洛克探讨了另外两个问题:自然法是否有且具有何种程度的约束力?作为人人共有的天赋能力,理性凭借感觉经验所提供的观念必然能觉悟到上帝及其律令,即自然法。这意味着自然法对人类必定具有约束力。自然法的这种约束力来自人之理性的独立活动对出自上帝的正当性的领悟,并将服从这种正当性视为内在义务。上帝意志之形式因与理性之质料因的双重基础表明了自然法(包括道德法则)的约束力及其永恒性和普遍性。只有基于这种自然法,人才有且必定有不可剥夺的绝对的权利,国家的正当性及其一切权力都必须基于个人的这些绝对权利。  相似文献   

9.
译者手记     
<正>洛克的经验知识论与实践哲学的许多论题都形成于他对自然法的讨论,但是,他关于自然法的系列论文却一直被湮没在馆藏中。这些自然法论文是洛克在1664年前用拉丁语撰写的,一直没有发表,而是作为  相似文献   

10.
洛克对自然法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得出了自然法具有神意法和理性法双重属性的结论.这种性质界定具有模糊性,而且神意法与理性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冲突的,因此受到后来学者的诟病;但洛克自然法理论中的这种模糊性源自其对于由理性所开启的现代性进程之谨慎态度.尽管洛克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更重视理性的作用,但理性也存在诸多问题:自然法是人类理性无法独证的,对于理性的偏执会在认识论上因缺乏根基而显得武断,而且自然法在政治上的应用及其说服力,仅仅依靠理性推演也是不够的.这些考虑最终使洛克走向一种谨慎的平衡策略-自然法既是神意法,也是理性法.此外,洛克还从上帝存在这一基本背景出发,引申出了人类应当服从的三类自然法义务,并从这三类自然法义务中推导出了人类的三大基本权利:生命、财产与自由,近代权利思想实发轫于此.  相似文献   

11.
西方自然法理论在当代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建林 《世界哲学》2007,51(2):76-80
自然法观念构成了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传统,这一传统因19世纪实证主义的冲击而一度中断,进入20世纪后,西方自然法理论得以复兴,但当代新自然法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的重复。自然法何以认识和证明?自然法包含哪些规范内容?自然法对现实政治秩序和法律体系发生何种效力?正是在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当代新自然法学家通过理论变革和创新而实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向,从而促使西方自然法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9,(2)
洛克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是通过"尊礼的义务"体现出来的。从尊礼家长到尊礼君王、再到尊礼国家,构成洛克式爱国主义的脉络。在洛克的语境中,尊礼家长的义务不是一项政治义务,但它具有与同意、自愿、职责、共同福祉相关的政治特质,这是洛克式爱国主义的根源。在政治社会中,不可取消的、永恒的、尊礼家长的非政治义务转变为可取消的、有条件的、尊礼君王的政治义务,以平衡尊礼政治权威与规训君王权力之间的张力。而当人民反抗君王的权利与人民尊礼君王的义务之间的矛盾需要调解时,尊礼的对象则落定为君王所代表的政治共同体——国家,以便与可反抗的君王自然之身区别开来,由此呈现出洛克式爱国主义的主旨——捍卫共同福祉。英国光荣革命后,有效协调个体与集体、人民与君王、人民及其代表之间的有限君主制,不仅成为洛克尊礼的对象,也成为洛克式爱国主义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西方自然法理论有所复兴。二战后西蒙(Yves Simon)的《自然法的传统》、马里旦(Jacques Maritain)的《人和国家》代表着第一次高潮,第二次则以"新自然法理论"学派为代表,代表作有格里塞(Germain Grisez)《节育与自然法》和菲尼斯(John Finnis)《自然法与自然权利》①,引起了许多相关的讨论,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其中不少人有天主教背景。20世纪60年代,马里旦和新托马斯主义者对阿奎那自然法的阐发引来分析哲学家尼尔森的批判,而尼尔森又遭到反驳,在讨论的过程中,跟阿奎那自然法观念有关的一些问题逐渐得到澄清和深入思考。本文首先介绍阿奎那本人的自然法理论,其次介绍马里旦对它的解释,然后介绍尼尔森对马里旦的批评以及波尔克对尼尔森的反驳。这些批评有助于我们理解一直存在于关于自然法的思考和争论中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洛克研究的"宗教转向"中,财产权问题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中蕴含着体现平等主义的慈善思想。在他那里,个人不仅有自我保存的对上帝的义务,而且还有使他人得以保存的慈善的义务。洛克的宗教背景使他的慈善思想非常接近于托马斯主义。他的慈善并不是外在的行为,而是人的一种德性,其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爱",二是"宽容"。洛克的慈善在一定的条件下性质会发生变化,从仅仅是内在的道德上的品格转化为一种外在的法律上的权利。洛克的慈善的性质可以转化的观点显著地改变了他的财产权理论的面貌,使他同现代自由主义者区别开来。但是,洛克并没有把慈善看作一种高于财产权的权利,如果说他的理论中存在"慈善权"的话,也仅仅指的是人的生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在该部分洛克提出:现实的功用不是自然法的根据或义务的基础,依循自然本性生活也并不保证世俗的幸福,自然法本身另有其得以成立的根据。  相似文献   

16.
徐地龙 《学海》2006,(6):112-116
“洛克条件”系指洛克财产权理论的条件约束,它的条件约束的前提是权力的非神圣性,方法论是个人权利对义务的优先。自由与民主分别成为洛克政治权力的自身约束与来源约束。  相似文献   

17.
道德人格的观念是罗尔斯政治理论的基础,它包含公民正义感的道德能力和追求自己善观念的能力。以这种观念为依据,罗尔斯既继承了卢梭、康德的谋划,试图把正义原则表达为公民道德自主的要求,又和密尔、洛克一样,通过强调个人自主的价值来捍卫公民不受干涉的自由。他的政治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两种自主的结合之上,力图综合并超越自由主义内部卢梭传统与洛克传统的对峙。然而,由于罗尔斯是分别按照实质主义和程序主义的观点理解道德自主与个人自主的,这两种理解自相矛盾、不能兼容,本身就反映了自由主义内部不同传统的分歧和对峙,他的谋划因此无法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洛克的政治学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1632—1704年)从事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的年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发展和完成的时期。洛克的全部理论活动、特别是他的政治学说,典型地反映了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性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他的主要理论著作差不多都是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一两年内出版的。1689年出版了《论宗教宽容的书信》(写作于1685—1686年),1690年出版了《政府论》和《人类理解论》。自觉地把他的理论著作服务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下面,我们来谈谈洛克政治学说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洛克论有限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照明 《学海》2011,(2):82-86
洛克从自然状态出发,运用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论证了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政府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并提出了法治、分权和人民的革命权等一系列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洛克的有限政府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哲学史上,洛克的生活倾向,如果不是十分独特,也是异乎寻常。根据一种记载,洛克传播自由理论,主张维护个人自由需要有宪法的保证;他还明确说明了“民众一致赞成的政府”在建立合法政体中的作用。这是美国革命后英语世界中洛克追随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