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价值律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伦理现在还有没有意义 ?对此肯定者言之凿凿 ,否定者嗤之以鼻。如果说这不是一个简单地肯定或否定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古代有什么样的现代意义 ,那么对待这个关键问题 ,肯定者抽象地肯定 ,否定者具体地否定。对待中国古代伦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提醒人们 ,像中国古代伦理这样源远流长的传统 ,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的 ,但也不能抽象地肯定。任何传统都只有经过价值重估和重建 ,才能在现代保持活力。中国古代伦理的现代意义不是与生俱有的 ,也不是自然流传的 ,而是要经过价值论的解释 ,才能建构起来。笔者认为 ,价值重建不是要抽…  相似文献   
2.
阿奎那的特指质料学说对古希腊的质料学说不仅有所继承,而且也有所改造,是其自然哲学中乃至其整个神哲学体系中一项特别具有创意的内容。本文以阿奎那的原著为基础,在对其质料类型学和特指质料发生学做出比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特指质料的实存论性质、生成机制和生成功能及其在基督宗教神学史上和西方哲学史上的学术意义,并对台湾学者对materia signata一词的中文翻译作了批评性考察。  相似文献   
3.
Aquinas’ doctrine of materia signata or “designated matter” is an important devi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doctrines on matter. Through in-depth typolog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of the related concepts, this essay explores materia signata’s ontological qualities, generative mechanism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its academic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both Christian theology and Western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4.
1996年初春,我们访问德国图平根大学普世宗教研究所时,该所所长、著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HansKung)把他的新作《全球责任──—寻求新世界伦理》(HansKung,GlobalResPossibilits,Continuum,NewYork,1991)—一交到我们手中。孔教授非常看重他的这本新作,强调这本书代表了他最近的思想发展,并热忱表示愿意听到中国同行的反应。我们理解孔教授的心情。他在与秦家懿教授合作的《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中表达出对中国文化和宗教的强烈兴趣。他的代表作《论基督徒》已被译为中文,使一些读者颇有兴趣。中国学者也没有忽视他…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法国大革命前后写的一系列后期论述中,为了克服人性中根本恶为目标、造就遵循道德准则的新人,提出了思想革命的主张。他的启蒙观和历史观把道德的思想革命推向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以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的道德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哲学,为"人可以希望什么"的批判哲学问题,描绘了朝向更善目标进步的历史进步的政治蓝图。  相似文献   
6.
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文化传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传统,而是不同民族和时代传统的集合。比如,它包括拉丁民族、盎格鲁一萨克逊民族和北欧日耳曼民族的传统,也包括希腊文化、中世纪基督教、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划时代的传统。我之所以首先强调西方文化传统的复合性,乃是有感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整体主义倾向而发的。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两个整体,两者的同异可用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来概括。实际上,属于“西方文化”范畴的大大小小传统之间的差异或许比中西文化的整体差异还要大。在这种情况下,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的比较方式难免要…  相似文献   
7.
中西哲学术语的双向格义--以《论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格义”原本是魏晋时期流行的解释佛经的方法 :“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 ,为生解之例 ,谓之格义。”(《高僧传·竺法雅传》)对于这句话 ,《哲学大辞典》的解释是 ,“将佛经中名相与中国固有的哲学概念和辞汇进行比附和解释 ,认为可以量度 (格 )经文正义”。冯友兰说 :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① 既然是类比 ,当然不会确切 ,据说 ,“格义”之法被鸠摩罗什更加确切的翻译法所取代。但我很怀疑确切的翻译能够离开两种语言之间的类比 ,比如 ,汉语佛经中“有”和“无”、“空”等术语的意义 ,是否能够离开与道家思想的类比呢 ?“格义”在佛经翻…  相似文献   
8.
Universalism can be defined as the belief in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ertain knowledge, world-views and value-views. Universalism has often been confused with Occident-centrism,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latter was used to justify the former, which confused the content of a thought with the social condition that gave rise to the thought. For many years, clarifications of this confusion have been made in sociology of knowledge, relativism and skepticism. Yet, the particularistic conclusion thus reached has led to more confusion, namely, that between the intrinsic criterion for truth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ought. China, with its long tradition of Sino-centrism, has recently shown a movement towards particularism, characterized by a search for national and cultural superiority by “returning to the source”. In today’s academic circles, some particularist themes are taken for granted, and believed to be true, but cannot be proved with rational examination. The particularistic claims to the “self grounded”, “self-featured” and “self-located” trad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jointed with the post-modernism, neo-leftist movement of anti-globalization in the West, are not only harmful in practice, but also impotent in theory. The propaganda against the hegemony of Western discourse should be analyzed with questioning which hegemony and whose discourse. Translated by Yang Xiaohua and Zhao Dunhua from Xueshu yuekan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hly), 2007, (5): 34–40, with some revisions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后现代哲学”的界定后现代主义是正在西方流行的纷坛繁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对它可作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如最新版《牛津英语词典》对“后现代”(post-modern)条目的定义:“一种艺术或建筑学思潮或作品,以背离或抛弃被认可的或传统的风格和价值为特征。”广义的理解把后现代主义当作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除后现代艺术、建筑之外,还包括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哲学。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解都低估了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内涵及其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狭义的理解根本否认后现代主义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提出并论证一个表明哲学与文化关系的哲学观,即,作为文化学的哲学。虽然我对这种哲学观的阐释局限于西方哲学领域,但“文化学”本身却是一个比较哲学或世界哲学的概念,其内容和意义不可避免地展现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之中,并影响着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世界哲学的发展方向。下面分别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识。一、何谓“文化学”?与“文化学”相对应的西文术语(以英文为例)是meta-culture,而不是cuturalstudies(可译为“文化研究”),也不是philosophyofculture(可译为“文化哲学”)。顺便说一下,meta一般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