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苏联科学院出版社已出版了六卷本《哲学史》头五卷;这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巨大集体多年的科学研究工作的总结。参加编纂这一著作的有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的哲学家,社会主义阵营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以及来自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杂志(见《共产党人》,1958年,第9期)曾对《哲学史》头两卷进行过具体分析。本篇评论探讨的第三、四、五卷,包括了从19世纪40年代到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学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对于理  相似文献   

2.
张亮 《哲学动态》2006,(1):57-6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在苏联,它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相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则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几代学人20多年的辛勤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不仅建立起了一支颇具规模、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而且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既有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种通史性的宏篇巨制,也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走向历史的深处》这种断代史研究的力作。然而,毋庸讳言,与我国哲学其他学科的发展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仍有…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罗夫,于1986年4月20日和23日访问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有关学术问题,与蒙哲史研究室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布罗夫是苏联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家,也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展蒙古哲学研究工作的召集人。他们准备编写十卷本的《世界哲学史》,包括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在内。计划从1986—1995用十年时间完成此项任务。但由于以前只限于对蒙古思想方面的研究,而对蒙古哲学的研究则无人作过,特为此专程来访,希望了解我们蒙哲史研究的收获并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读者焦急地期待着大型的哲学史著作的出版。多卷本“哲学史”头两卷的出版特别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因为它们仿佛总结了哲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的全部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它们是由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这样有权威的科学中心出版的。“哲学史”第二卷阐述了马克思以前哲学思想发展上的重要时期之一:欧洲许多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捷克和斯洛伐克)、美利坚合众国、拉丁美洲各国以及印度、中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原理李树申、闵宝利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2 399页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第一卷) 许征帆等编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11 639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汪树白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12 139页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新探林伯野等著解放军出版社1987.10 410页哲学经典著作论要朱立言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11 566页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莫斯科大学哲学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教研室集体编写唐源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约夫楚克是六卷本《哲学史》(现已全部出版)的主编之一,近年来他曾写过几篇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哲学史分期的文章,这篇文章则专门谈论哲学史科学在苏联发展的阶段问题。作者把苏联的哲学史科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三个时期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整篇文章贯穿着明显的修正主义观点。作者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想把哲学史变成为一门纯客观的、非阶级性的科学。作者在论述苏联哲学史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大肆攻击斯大林,列举了他在哲学史问题上的一系列“罪状”,说他“片面地有时甚至虚无主义地对待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说他在评价德国古典哲学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上犯了严重错误,说他毫无根据地批评了恩格斯的一些著作,等等。他们认为日丹诺夫在1947年的哲学讨论会上关于哲学史的对象的定义的提法是“片面的”,“没有揭示出哲学史过程的认识本质,也没有赋予哲学史中的继承性以应有的意义”,说日丹诺夫的定义会“引起对一些唯心主义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的作用估计过低”。作者认为,在现代的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中,主要是研究哲学学说、体系和思想家的观点,这在哲学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上是必要的,第二阶段则应当研究哲学问题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解决,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这样,他们就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对立世界观的阶级斗争从哲学史中抽掉了,把哲学史变成只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了。鲍格丹诺夫是哲学副博士、苏联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夫楚克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博士。  相似文献   

7.
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苏联哲学协会是它的成员)在用英、法、德三种语言出版一套多卷本的丛书《哲学家谈自己的工作》。每卷介绍5—6位得到世界公认的现代哲学家的生平,刊登他们的照片和已出版的著作的目录,同时还刊登一些反映学者的哲学信仰和说明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的文章。苏联哲学家奥伊泽尔曼的这篇文章当时以《哲学的选择》为题,他的履历材料同时发表在这套丛书的第5卷上。奥伊泽尔曼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顾问,国际哲学学会的正式会员。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问题、哲学史过程的理论问题和哲学史问题的著作甚丰,且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这里发表的这篇文章简明通俗地阐明了受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所制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必然性。本文虽然是为不太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西方读者写的,但由于文章自身的说服力和内在的目的性,本编辑部认为无疑也使相当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读者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由祝大征和王卫国统稿、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师范院校八位同志集体编写的《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的简明教程,条清理明,深入浅出。这里,我着重谈谈它在尊重历史,揭示规律方面的几个特点。一、注重轮廓、线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科学。《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书通观全过程,揭示  相似文献   

9.
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九五”规划,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受社科基金办公室委托,最近邀请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部分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队伍、研究状况、“九五”规划的没想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主要谈到: 一、马哲史研究的成绩。学者们认为,新时期开始至今,马哲史研究工作的主要成绩可以概括为:1、逐步形成和造就了一支研究队伍,虽然这支队伍在今天看来既不壮观也不令人乐观。2、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如北大编写的马哲史的三卷本,人大正在出版的四卷本,以及由黄楠森等人主编的八卷本(已出版六卷);全国各地还出版了一些专著和有关资料。在谈  相似文献   

10.
作为哲学家的冯友兰只有一个,而作为中国哲学史家的冯友兰则有两个:一个是作为中国哲学史现代化阶段开创者的冯友兰,代表作是《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另一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的冯友兰,代表作是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两  相似文献   

11.
七月十三日到二十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杭州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发起,举行了编写古希腊罗马哲学史准备会议。会议的任务是进一步落实全国哲学规划会议的精神,着重讨论和研究多卷本西方哲学史——古希腊罗马哲学部分编写工作的一些问题,进一步为正式编写多卷本哲学史作准备。参加会议的共有12个单位20名代表。严群先生在病中向会议作了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与共产主义建设和当代思想斗争实践密切相关的。如果不研究精神文化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不可能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研究。而为了掌握精神文化发展的这些规律,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则会提供极其有价值的材料。批判地领会和掌握以前杰出思想家的思想遗产是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苏联的学者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经验。这一切使得我们的研究能够在五十——六十年代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中包括撰述总结性的集体著作和一些专著。在这些著述中,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六卷本的《哲学史》(1957—1965年)。  相似文献   

13.
孙伯钅癸,男,祖籍江苏泰兴,1930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主要学术成果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卷本,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三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第2卷主编)、《西方“马克思学”》(主编)、《卢卡奇与马克思》等13部论著,以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不断用人类文明的新经验、新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鉴于这种客观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吉林省委党校于1986年8月17日至24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苏联东欧当代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82位代表。这三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和评述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在国内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访马哲史八卷本主编之一庄福龄教授本刊记者庄福龄,男,1929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主编并参与撰写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与展望     
近年国内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也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哲学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编写“中国哲学史”教材。最早出版的是任继愈同志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随后,又出版了几部教材和通史。  相似文献   

17.
欢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提要复旦大学哲学 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9 339页毛泽东哲学思想新论李成蹊著重庆出版社 1987 .3 197页哲学学导论任忱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 262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卷)孙伯撰等编著山 西人民出版社1956·12 512页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史纲要(三十年代) 〔苏〕维·尼·科洛斯科夫著徐小英、王淑秋 译求实出版社1955·11 14魂页辩证唯物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论 集之一本书编写组编求实出版社1986·10 288页辩证法的历史与逻辑赵光武著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4 187…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回顾与前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应该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理论反思中汲取新的思维框架和方法。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理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作一重新思考和说明。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由王文英、燕宏远、孟庆仁、林辉基主编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传》(4卷本),已于1991年10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历时4年,聚集了我国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著名专家撰写的宏篇论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多年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面对现实的探索──访黄楠森教授·本刊记者·黄楠森,男,1921生,祖籍四川富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哲学的足迹》、《(哲学笔记)注释》(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