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规范错觉是指个体的规范感知与实际存在于群体中的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差异, 规范错觉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957份问卷调查的分析显示, 人们普遍高估了他人的食物浪费(行为错觉)以及对浪费的赞同程度(态度错觉), 而这两种错觉又加剧了人们自身的浪费行为。中介效应检验显示, 印象管理中的社交性维度部分中介了两种错觉与浪费行为间的关系。两个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检验了描述性(命令性)规范信息对行为(态度)错觉的影响, 结果发现, 描述性规范信息降低了行为错觉, 并通过社交性减少了浪费行为; 而命令性规范信息并不改变态度错觉本身, 但通过降低态度错觉对浪费的影响而减少了浪费行为。上述结果意味着两种规范信息尽管高度相似, 但其作用机制却可能不同, 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政策制定者提出了两种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2.
物质成瘾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现象, 但是当前基于生物还原论的解释对物质成瘾现象整体性的理解和康复研究造成了阻碍。网络理论聚焦于心理障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反馈环路, 从整体视角为研究物质成瘾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将网络理论应用于物质成瘾的研究中将有利于:(1)理解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2)理解症状网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3)将多层次和多水平因素整合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中。从网络理论视角来理解物质成瘾, 也将对未来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目前, 网络理论仍处于言语模型阶段, 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出更具体、可验证的统计模型, 以完善对于物质成瘾机制的了解, 更加有效地推进物质成瘾的治疗与恢复。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是目前拯救良性终末期肝痛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也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伴随经济的发展、肝脏移植技术的成熟与规范,等待肝移植的庞大人群与供肝的严重不足形成了巨大冲突,矛盾的焦点是肝源的紧缺.化解这一困局的方法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即扩大供肝的数量和合理利用好已得到的肝源.  相似文献   
4.
准确地评定患儿的同意能力,保障患儿的同意权得以有效行使,有利于尊重患儿的人格尊严,促进患儿身心健康。从患儿同意能力和同意权的角度出发,简要回顾了美国患儿同意产生的背景,介绍了美国患儿同意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评价,希望对促进我国患儿同意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T2DM)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胰岛素是最主要的治疗药物之一,但胰岛素治疗方法诸多,各种方案的疗效参差不齐.为了促进2型糖尿病治疗决策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利用检索国内报道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运用比较治疗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患者术后健康管理具有“战略”高度的地位.患者术后良好康复的关键因素有定期随访、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和良好日常生活管理.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有感染、排异反应、移植肝功能异常、肿瘤复发、胆道问题以及经济压力.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深入研究和及时有效管控、良好的医患互动、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障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最重要措施.肝移植术后患者随访就近原则、加大肝移植内科建设和投入,可有效改变我国肝移植术后健康管理水平较低的现况.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438名学前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 通过量表考察父母述情困难、心境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亲述情困难与儿童焦虑害羞行为显著正相关, 父亲情绪愉悦在其述情困难与儿童焦虑害羞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2)母亲述情困难与儿童愤怒攻击、焦虑害羞行为显著正相关, 同时母亲的情绪波动在其述情困难与儿童愤怒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说明述情困难风险较高的父亲, 其情绪愉悦水平也相对较低, 进而导致儿童表现出更多焦虑害羞行为;述情困难风险较高的母亲, 一方面会直接导致儿童表现出较多愤怒攻击与焦虑害羞行为, 另一方面又会通过其情绪波动增加儿童出现愤怒攻击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未来取向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未来取向是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未来的方向, 同时也是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未来取向心理结构的代表性观点有要素观、过程观和动机认知行为观。主要测量方式包括问卷法、投射法、圆环测验、讲故事技术和完成故事技术。个体的年龄、性别、人格和情绪等是未来取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取向在健康行为、物质滥用和学业成绩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明确未来取向的功能机制、完善测量工具、采用精巧的实验设计并进一步探讨未来取向的脑机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under nonparametric IRT mod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n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as alternatives to the relatively inflexible 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models. An open question is whether it is possible and practical to administer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with nonparametric mode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when using nonparametric item response models. A central issue is that the derivatives of item characteristic Curves may not be estimated well, which eliminate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tandard maximum Fisher information criterion. As alternatives, procedures based on Shannon entropy and Kullback–Leibler information are proposed. For a long test, these procedures, which do not require the derivatives of the item characteristic eurves, become equivalent to the maximum Fisher information criterion. A simulation study i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these two procedures, compared with random item selec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rocedures based on Shannon entropy and Kullback–Leibler information perform similarly in terms of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nd perform much better than random item selection. 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item exposure rates need to be addressed for these methods to be practical.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Hua Chang for his help in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长"专家化"被大众普遍认同的过程中产生了校长"职业化"之说.我国医学教育界究竟是"专家化"还是"职业化"更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二者的优劣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借鉴国外先进验,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校长的"职业化"之路提出了新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