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对环保行为的心理学解读——规范焦点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常被低估.通过将社会规范区分为描述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并强调注意焦点的作用,规范焦点理论重新强调了社会规范的重要作用.根据规范焦点理论,不同类型的社会规范有不同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相应的社会规范信息对环保行为进行干预,可以减少乱丢垃圾、促进垃圾分类,改善节能、节约和保护资源等行为.立足于环保应用,总结了运用这种既科学又省力的措施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文化差异和我国社会现阶段特征两个方面,论述了规范焦点理论及其所倡导的措施对我国环保工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描述性规范指大多数人的做法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利用描述性规范改变公众的义务献血意愿和行为。研究由两个相似实验组成。实验1发现描述性规范促进了被试义务献血的意愿, 但并没有影响实际献血行为; 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增加短信提醒来促进义务献血行为, 但是结果同样显示描述性规范促进了被试的献血意愿而非行为。本文对此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惩罚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有两面性,可能与其激活的社会规范有关。通过有/无第三方的独裁者博弈范式,研究发现合作行为在有第三方时主要受命令性规范影响;在无第三方时,主要受描述性规范影响。第三方惩罚频率越高,个体在有第三方时的合作行为也越高,撤去第三方后个体合作行为的下降也越大。这可能因为第三方惩罚不仅能有效提示群体中的命令性规范(应该如何做),还能暗示出该情境下的描述性规范(大多数人如何做)。  相似文献   

4.
杨莎莎  陈思静 《心理学报》2022,54(3):281-299
惩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惩罚行为, 但个体对惩罚规范的感知与实际规范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这被称为规范错觉。为了更好地从这一角度理解第三方惩罚, 我们需要回答的是:第三方惩罚中是否存在规范错觉?如果存在, 其方向如何?会对个体自身的惩罚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实验1 (N = 449)和实验2 (N = 134)的结果表明, 在违规情境中, 人们往往低估了他人的惩罚水平, 这导致自身较低的惩罚行为。实验3 (N = 164)和实验4 (N = 284)进一步发现, 较弱的公正世界信念导致人们对他人惩罚水平的低估, 从而影响了自身的惩罚行为, 而社会距离调节了公正世界信念对规范错觉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规范错觉会受到内部(公正世界信念)和外部(社会距离)两个参照点的影响,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三方惩罚是一种注重维护规范的积极行为、而非注重个人收益的策略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烟酒消费大国,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社会规范这一预测与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的作用机制,为制定有效帮助人们减少烟酒摄入的政策提供建议。本文评述了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如何以不同的作用机制影响个体行为,本土文化如何影响社会规范对行为的作用。而后分别针对两类社会规范及本土文化因素的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财玉  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7):1245-1257
社会责任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促进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消费模式。社会责任消费结构与测量从单一维度逐渐过渡到了多维度, 并涵盖了从产品获得、使用到购后垃圾处理的整个过程。从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心理距离来看, 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三类:进化心理机制阐述了作为人类进化结果的亲社会偏好是如何影响社会责任消费的, 属于远端机制; 社会规范机制阐述了外部的社会规范(命令性规范与描述性规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属于中端机制; 态度-行为(意愿)模型则主要阐述了消费者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 属于近端机制。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影响力的扩大, 企业纷纷重视其自身社会责任行为, 并由此衍生出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营销策略, 然而其效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时慧颖  汤洁  刘萍萍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18-2734
眼睛效应指人们面对眼睛或类似眼睛的图案时会发生行为改变的现象。但是, 眼睛效应的稳健性备受争议, 主要有4种观点:促使人们更亲社会、更遵守社会规范、降低反社会行为、无效果。结合规范错觉和创新扩散理论, 基于感知规范的视角, 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高时, 眼睛效应既会“促进亲社会行为”或“促进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也会“降低反社会行为”; 但当感知亲社会规范流行程度较低时, 眼睛效应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 当规范错觉较大且无规范干预时, 眼睛效应同样对一些反社会行为无效果。因此, 将以上4种争议观点整合为“不同感知规范条件下的眼睛效应”, 揭示了眼睛效应不稳定的原因, 为未来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562名大学生的求职态度、主体规范、行为控制感、求职意向和求职行为进行测量,然后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计划行为理论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求职态度、主体规范和行为控制感对求职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主体规范的预测力最强(β=0.32),求职态度的预测力最弱(β=0.14);求职意向是求职态度与求职行为的完全中介变量,是主体规范、行为控制感与求职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所有预测变量中,求职意向对求职行为的预测效应最强(β=0.57);所有预测变量对求职行为的方差解释率达到54%。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求职行为;集体主义文化背景可能是造成主体规范的预测力强于求职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曾欣然  汪玥  丁俊浩  周晖 《心理学报》2019,51(8):935-944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群体因素中的班级欺凌规范如何通过同辈压力、群体害怕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研究1为实验研究, 被试为1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Mage = 11.36 ± 0.99岁)。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境(欺凌/非欺凌)的启动下, 各变量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仅发现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边缘显著。研究2为相关研究, 943名小学高年级及初二学生(Mage = 12.00 ± 1.32岁)填写班级欺凌规范、同辈压力和欺凌行为问卷。HLM分析显示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起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察吸烟者身份认同和关系观在感知吸烟社会规范与社交性吸烟行为关系中的作用。对1016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感知吸烟社会规范显著正向预测社交性吸烟;(2)身份认同对感知吸烟社会规范和社交性吸烟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观正向调节感知吸烟社会规范和社交性吸烟的关系,而对感知吸烟社会规范和身份认同关系的调节不显著。研究支持了感知吸烟社会规范影响社交性吸烟的身份认同机制和文化价值观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bstract

The author performed a study among U.S. undergraduates to test an earlier conclusion (D. Trafimow, 1994) that confidence in the correctness of one's perceptions of normative pressure to use a condom influenc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ose perceptions and the intentions actually to perform the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Trafimow), the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of normative pressure strongly predicted their intentions to use condoms only under conditions of extreme normative confidence. Otherwise, their attitudes were better predictors of their intentions to use condoms. In addition, 2 other variables (attitudinal confidence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were found to be unimportant predictors of intentions. Results of a 2nd study suggest that behaviors performed by sexual partners and knowing the sexual partners affected the participants' normative confidence.  相似文献   

15.
We have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people are often motivated to conform to the wishes of groups. Such peer influence can shape human behavior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social norms, and the frequency of some health behaviors (e.g., alcohol use) may depend on the perception of these norms. We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social norms, especially normative misperceptions on health behaviors. We then describe social norms campaigns that are intended to reduce risky health behaviors by ‘debiasing’ perceptions of behavioral norms, and we point out practical problems and faulty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of such interventions. A better alternative might be to develop interventions that debias misperceptions of injunctive norms or affective norms, although such alternatives have not yet been adequately tested. Still, we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grounding for these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preliminary data suggesting that they could be successful in reducing risky health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