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即便你不是一位天才,但只要认真探悉天才大师们的超常创造性思维策略并巧妙嫁接于已,你就极有可能大大激活自身创造性潜能而扬起你未来人生成功的希望风帆。人们可能对那些天才大师们是如何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颇感神秘,对悠悠历史长河中大师级巨匠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弗洛伊德、莫扎特等人的创造性思维策略都各有何不同特点、“蒙娜·丽莎”名画和“相对论”理论的创造大师们在思维运用上有何共性点、及我们可从中思悟学会些什么迫切希望得知一二,那就不妨看看一些专门研究这一课…  相似文献   
2.
2001年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民主制度的最重要也是讨论最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它的成员免遭这种制度中的意识形态的伤害.必须正确地看待所有的意识形态.人们必须把它们当作神话故事来看待,它们能告诉人很多有趣的事,但也包含了很多谬误和令人生厌的谎言.当人们按照某一观点行动时,他们的态度也应该像密探一样,为了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获得成功而采纳它的信仰并在细枝末节上按照这些信仰去做,但并不全盘接受.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信仰,适用于基督教上帝的存在这一信仰,适用于所有的人生来平等的信仰,也适用于科学.那么,这是否是一种陌生和荒谬的态度呢?科学当然总是处在与权威主义和迷信战斗的前沿.相对于宗教信仰而言,我们有了越来越大的思想自由,这应当归功于科学;人类从古代的僵硬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也应当归功于科学.今天,这些思维方式仅仅是一些糟糕的  相似文献   
3.
2—3岁的孩子,看到妈妈抱起人家的孩子时,便立刻噘起嘴,要求妈妈抱自己。家里来了带着小孩的客人,妈妈如果对小客人不断夸奖、逗啊、抱啊,给吃的啊,那么自己的孩子眼里就会流露出不满或是撒娇,依偎在妈妈怀里,轻易不挪身,或是对小客人充满敌意,捅捅人家,抢夺人家的东西,做点欺负小客人的小手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嫉妒。  相似文献   
4.
历史哲学看来是那些教小说的人的事。──弗兰克·科莫德要是在1950年,科莫德的观点一定会被当作奇谈怪论,在1968年时,它仍属前卫的观点,到1975年,在英语国家的历史哲学界,这种观点引起的问题已成了争论的最前沿问题。我将努力说明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制度框架内发生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相当程度上甚至直到今天,历史哲学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学术孤儿。习惯上,它被视为是“柔弱的”,仅仅是一块可要可不要的研究领域。(软绵绵的恰恰是伦理学和美学,但很少有哲学系没有伦理学家和艺术哲学家,相反,确实没有…  相似文献   
5.
基于141篇文献的149项独立研究, 研究样本总人数达46261人的数据, 对挑战性-阻碍性二元压力及其亚组与员工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 并检验了文化差异(权力距离、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数据来源以及数据收集时间点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1)挑战性压力及其亚组工作复杂性、任务冲突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存在显著负向影响。(2)文化差异性(个人-集体主义)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文化差异性(权力距离高低、长-短期导向、个人-集体主义)对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3)数据来源对二元工作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当员工创新数据来自自我评价时, 挑战性压力、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新关系的强度更强。(4)数据收集时间点仅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横截面研究设计下, 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新的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美学与它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美学令人羡慕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它拥有清晰可查的、可溯往现代以前的种种文献。其艺术所基于的法则,“在1500年中事实上一直保持不变”(奥斯瓦尔德·西伦:《中国人论绘画艺术》,纽约硕肯1963年版,第2页)。这些法则是在公元五世纪唐代的谢赫提出创立的(通常说谢赫为南朝齐人──译者)。谢赫是一位肖像画家,他认为他的“六法”从根本上说来,是作好画的基本手法。从此后,这些法则被当成“金科玉律”流传下来,尽管人们可以在风格、解释、个性表现上保留各种不同的变化。谢赫的“六法”中的第一法是“气韵生动”。它指“生气…  相似文献   
7.
关于因局部性脑部病变所致各种心理活动障碍的研究已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在开始时期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由神经病学家进行的,他们对失语症、失认症、失用症等等进行了大量的详尽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但为神经病临床的定位诊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也为进一步了解脑的机能积累了大量资料。以后有不少心理学家也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因为,这些研究有助于阐释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近年来随着神经病学特别是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关于语义学与本体论之间关系的某些现代观点,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哲学家奥卡姆和布里丹的观点进行了比较。根据所谓的"本体论-语义学对应性的论题",可以把现代观点作如下表征:语义学中的初始(不可定义的)范畴概念界定了实在中的原初实体的范围。本文将证明,中世纪晚期唯名论的"本体论化简"方案,并非被试图从语义分析中"读出"本体论或者试图识别出绝对的语义初始词汇等因素所驱使,尽管流行的误解与此相反。中世纪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动态的"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主义"观点,它是对"概念部落主义"与"概念帝国主义"这两种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现代观点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正>俞吾金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分别从三个角度指出了青年黑格尔在批判现代性方面的重要贡献,我们知道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在康德以后的德国哲学中逐渐展开的。文章主要提到了这样三个方面:1."实证的宗教",被黑格尔定义为"实证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生命·航程     
生命啊 是个奇迹 一点泥尘 一口气 一颗胚胎微粒 竟能让我们储存着 千百年来人类遗传的全部信息 人体啊 是个奥秘 千百亿万个细胞 竟能像一支庞大的军队 组织得那么合谐 那么精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