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相信自己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认的东西一一这就是天才。尽管摩西、柏拉图、弥尔顿的语言平易无奇,但他们是伟人,其最杰出的贡献在于蔑视书本教条,摆脱传统习俗,说出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思想。一个人应学会更多地发现和观察自己心灵深处那一闪即过的火花,而不只限于仰观诗人、圣者领空里的光芒。可惜的是,人总不留意自己的思想,不知不觉就把它抛弃了,仅仅因为那是属于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82.
在西方古代世界,医学和哲学问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尝试从讨论古希腊理性医学的起源入手,对前苏格拉底时期至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医学和哲学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初步梳理.通过对古希腊哲学与医学关系演变的线索的勾勒,指出了解古希腊医学对于古希腊哲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国外柏拉图研究中关于"图宾根学派"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刚 《世界哲学》2009,(5):9-18
柏拉图的未成文学说是20世纪后半叶国外柏拉图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论题。本文介绍了专注于这些学说的“图宾根学派”的基本情况、主要观点以及学界围绕这些观点出现的争论,并特别在哲学义理上评价了这场争论的实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4.
<正>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奥妙无穷;精巧无比的人脑系统,神奇无比。人之所以被誉为"万物之灵",非谓有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而主要是因为其有聪明的大脑和高度发达的智力。智力之谜,犹如"哥德巴赫猜想",令人心神向往。从古到今,一大批国内外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在坚持不懈地探索智力这个领域,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老子、康德、赫尔巴哈、皮亚杰和马斯洛等。深入探寻智力的本质,智力活动是怎样进行的,为什么智力会存在差异等  相似文献   
85.
本文沿语义学进路考察了柏拉图中期对话《斐多篇》的存有论的内在结构,为西方学界争论已久的"第三人论证"所包含的"自谓述"假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揭示了柏拉图理念论中蕴含的描述与命名、意义与指称和专名与通名的混淆,澄清了Being概念中"同一性"、"有"和"谓述系词"的内在意义关联与主从关系。  相似文献   
86.
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万代师表”,而苏格拉底虽是人人知晓的贤哲,但在受后人崇奉的程度上似乎要比孔子略逊一筹。但他们在人类文明的建设上一样具有赫功伟勋和彼此相当的地位,他们的学说和形象均系后人整理和塑造而成。他们在表面上的受人敬重的程度的不同,可以归于他们本身所倡导的思想精神的差异(详见后文)。  相似文献   
87.
现存柏拉图作品集中最短的一篇对话《克利托丰》(Cleitophon)究竞是否柏拉图本人的真作,这曾经受到不少学者的怀疑。本文作者支持《克利托丰》属于柏拉图的真作,针对历史上的“伪作说”和“残篇说”提出了批评,然后详细阐明了《克利托丰》与《理想国》第1卷的密切关系。最后,作者区分了《克利托丰》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教诲,并以“道德教育何以可能”为线索对该篇对话做了贴近文本的诠释。  相似文献   
88.
游戏是一种最古老而普遍的活动。在游戏中,有某种超出了直接生活需要并将意义赋予的东西在运作,一切游戏都意指着这种东西。(胡伊青加,第1页)这种东西就是指游戏的精神乐趣。然而,游戏的力量极为巨大,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参与者完全席卷而入:他们的情绪和精神被震  相似文献   
89.
一、问题的提出在第20届德国哲学大会上,大会主席阿贝尔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创造性’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关键词和主旋律,成为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范畴。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创造性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进入哲学的基本假设中。(参见王国豫,第4页)在阿贝尔看来,这是一个带有摧毁性甚至毁灭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90.
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主,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理念"为基础.本文将对两者的同异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