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罗钦顺(1485—1547)是明中期的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和同时代的王廷相比较接近,而同王阳明是直接对立的。当时正是王阳明心学盛行的时候。罗钦顺是第一个举起批判王学旗帜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第一个对程朱理学进行批判改造的哲学家。由于他对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有成效的改造工作,终于由一位程朱派转变成一名唯物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从程朱理学向唯物主义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2.
研究信念逻辑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在没有清楚的存在与等同条件下,建立一套元目的形式理论。现有的合理且可能为真的形式系统皆因为著名的“知识拥有者的悖论(Knower’s Paradox)”而导致不一致。这篇论文将建构一套第一人称信念的形式系统。用来建构系统的信念将来自内在观点,因此信念的拥有者将不在讨论的范围中。此外,本篇论文将论证信念的背景将扮演语意、知识论及语用的角色。本篇论文建构的系统将是标准初阶逻辑的有限延展,并将使用到引述。本系统所使用的公理及规则相对较弱,且因为太弱而不足够,因此导致了系统的不一致。本论文欲藉此论证:可被定义的信念集合将不可能被找到。在现有的信念理论及所有的第一人称信念理论中,有限且可被定义的信念集合皆为不一致的原因在于并未涵盖我们真实拥有的信念。  相似文献   
43.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方法论与哲学观哲学的创造总是伴随着新方法的出现 ,因此 ,很多哲学家都很重视方法的问题。但是 ,方法问题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有某种哲学 ,才有某种方法。古代哲学并没有单独的方法论。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有本体论方法 ,怀疑论哲学有怀疑论的方法 ,即使中世纪的宗教哲学 ,其“本体论证明”的方法 ,也是以本体存在为前提的。西方近代哲学发生“认识论转向”之后 ,主客体的区分已经完全确立 ,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突出起来 ,于是才有方法论的出现。现代西方哲学发生“语言学的转向” ,于是 ,便有语言分析的方法。从概念分析到逻辑分析 ,…  相似文献   
44.
中国哲学生态观论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5.
感悟人生     
人生是一段路程,既漫长,又短暂;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却永远不售回程票。 世上万物,有生就有死,然而,花谢了,花会开;树叶枯黄了,还会再绿。可是,人死了,却永远不能复生。德国有句谚语说得真好:欢笑着过日子是一生,哭丧着过日子也是一生。那么,我们何尝不去乐呵呵地生活,潇洒人生?  相似文献   
46.
47.
英国共产党历史组书记琼·锡蒙(Joan Simon)的这篇文章,是作为英共《今日马克思主义》杂志关于社会发展的诸阶段问题的讨论的总结而发表的。早在去年第七期上,杂志就以这一题目刊载了罗平·贾亭(Robin Jardine)的、以探索奴隶制是不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阶段为其主要内容的讨论文章,在那里,贾亭从对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二书关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不同提法入手,提出了中国和印度在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奴隶制,因而把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理论运用于全人类,就是“追随资产阶级历史家,用一个不过是在过去四百年左右才取得领导地位的地区的框子来套世界史”的观点,他认力,中国的商朝就已处在“一种原始封建主义的青铜器时代”,“和希腊有大约百分之五十的奴隶相此,中国的人口中从来也没有过约占百分之一以上的奴隶”,因而“直到资本主义从西方侵入,中国的制度始终是某种类型的封建主义”,而“在印度,奴隶制从来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形态,不论它在不同的时期占多大比例”。贾亭的文章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今日马克思主义》杂志在以后的七期中,又先后刊载了十篇讨论文章,有些人支持他的观点,例如杰克·林赛(Jack Lindsay)、格列婪斯(D.A.Girffiths)等人即是;有些人还进一步发挥他的观点,例如别尔·塔脱(Bill Tait)就补充道:“在古典世界里,封建制可以出现在奴隶制之前,也可以出现在奴隶制之后”,“很大一部分的非洲是原始公社制不经过奴隶制阶段而发展威封建制的明显列子”,因而,“难道没有根据这样设想:有一类封建制出现在原始公社制之后,而奴隶制阶段只是出现在世界上某些地区?”。有些人则不同意贾亭的观点,例如罗伯脱·白劳宁(Robert Browning)就认力,对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肯定地不能用它来指由人口中的大多数,或甚至一个非常大的少数在其中从事生产的特定的生产方式”,“要有多少奴隶才能构成一个奴隶制社会,这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的是那些生产高额剩余价值的生产部门中的生产关系”。大卫·克莱格(DavidCraig)认为,“在古代的时候,奴隶制几乎广泛地蔓延到印度的每一个地区,而且这大概是东方的典型”。而锡特·陶格拉斯(Sid Douglas)则认为,在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理论和马克思的‘四种形态’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因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五个阶段的理论并不是指的生产方式,而是指的一般人种学上的各社会阶段”,他认为马克思的“亚细亚”方式,是指的蒙昧和野蛮时期,“古代”方式是指的奴隶制,他还肯定中国存在过奴隶制。讨论还涉及到其它一些重要问题,现在还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8.
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哲学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心理主义,一是语言哲学。自从二十世纪哲学界发生“语言转向”之后,语言哲学大行其道,但是心理主义的潮流并未消声匿迹,它们是互相批判、互相补充的。不管今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中国哲学而言,在心理方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并将对今后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是一种心灵哲学,因为它不是把目光投向世界,解决世界的存在问题,或本体论、认识论问题,而是回到心灵,解决心灵自身的问题。当然,在解决心灵问题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到心与物、心与道一类主客关…  相似文献   
49.
略谈儒家的正义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正义观建立在人的内在德性之上,因而是德性伦理。义和利不能分开,它是处理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包含公平、公正的原则。它是在仁即普遍的生命关怀之下的广义的正义观,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公正原则。它以善为自身的最高价值,视人为目的,避免了工具意义。  相似文献   
50.
今天能在这里与大家讨论我们共同感兴趣的心理学问题,感到十分高兴。我要谈的内容是有关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特别是要介绍一些简单的实验,希望通过一些实验能更好理解记忆的结构。我指的人类的记忆,不是指大脑中关于记忆的生理学机制的问题。我所要谈的问题是:大脑中所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以及信息加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