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57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地塞米松对脂多糖(LPS)介导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影响.分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3组,即对照组、LPS组和地塞米松加LPS组.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分3组,即对照组、LPS组和地塞米松加LPS组.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2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CD86的表达.巨噬细胞LPS组TNF-α和DCLPS组TNF-α、IL-12、CD40、CD88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上述表达水平.地塞米松对LPS激活巨噬细胞和D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因此对LPS引起的炎症反应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许嘉璐 《法音》2012,(5):12-13
今次论坛,适逢佛祖圣诞前夕,香港同胞恭迎佛顶骨舍利,万众顶礼祈求世界和谐,又恰为香港愿除苦良药,一切安乐源,教法伴利敬,长久住世间。因此,对于当今世界来说,佛法的弘扬是极为重要的。众所周知,要使佛法长久住世、造福众生,仅仅依靠修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庙宇殿堂是远远不  相似文献   
43.
不确定性决策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心理机制再探从决策理由切入,在现实情境中考察了违背确定事件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的心理机制,检验了基于理由(reason-based)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显著高于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冲突程度;违背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显著低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而遵循确定事件原则的被试在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则介于其在两种确定条件下知觉到的理由清晰程度之间。研究结果支持了基于理由的假设。  相似文献   
44.
2000多年来,历代学者致力于老子研究,留下了丰厚成果。本文对此予以简要梳理。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2000多年来,历代学者致力于老子研究,留下了丰厚成果。  相似文献   
45.
在当代道德哲学论域,人们通常认为,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多亚派再到康德的这一脉络意味着道德哲学的一个形态转变,即从古典良品伦理学转变为现代义务伦理学.在这一解释模式中,正当、义务、责任等概念被赋予了某种现代色彩,良品概念被赋予了某种古典色彩.实际上,这一解释模式是值得商榷的.有充分的论据表明,所谓的现代正当观念其实早已为古典时代的希腊人拥有.在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以及斯多亚派之间虽然存在显见的不同,但他们其实可以会通一致,会通一致的基点在于他们都拥有一种“出于/为了自身”的道德意识结构.这种道德意识结构是人类从事道德哲学致思的普遍、共同的范式,可概述为“亚里士多德-康德范式”.  相似文献   
46.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El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47.
2011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国无神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约50余人及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师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发展与无神论学科建设”。与会学者围绕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大学校园宗教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以及国外宗教渗透的新动向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48.
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心价值观的哲学表达就是价值共识或根本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精神世界的一种顶层设计,不同文化生态具有凝聚价值共识的不同路径,在西方是宗教,在中国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我的观点是,贡献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在逻辑、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展开。在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中,为何价值共识的顶层设计是伦理道德而不只是道德?现代文明和现代道德哲学凸显道德,故意冷落伦理,因而无论价值共识还是道德共识都因缺乏基础而难以生成。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伦理是存在及其认同,道德  相似文献   
49.
传统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绝对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这种评价,不仅是最权威的,而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乎从来没有人对这种评价提出置疑,也很少有人去分析其存在的弊端。殊不知,由于教师精力的不足、各学科特点的不同、学生学习时间的多样化(课内与课外等),仅仅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难免会有了解不到、掌握不准确之处,将会导致这种评价的片面性。因此,各课的《课程标准》均倡导在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和家长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内部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使得学习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可有效的防止以偏盖全。我们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改变学习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50.
杨辉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29-129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所谓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也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