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为探讨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采用家庭嘈杂度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387名南京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父母认知重评和儿童认知重评显著负相关,儿童主观幸福感与父母认知重评和儿童认知重评显著正相关,与儿童表达抑制显著负相关;(2)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显著;(3)父母和儿童的认知重评策略在家庭嘈杂度和儿童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儿童认知重评策略还有独立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家庭的嘈杂程度、增加父母和儿童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提高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2.
恩威并施,以德服人——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家长式领导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而有别于西方领导理论的本土领导理论,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华人组织中,是中华文化下组织的普遍特征。家长式领导包含仁慈领导,权威领导,德行领导3个维度。该文回顾了家长式领导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家长式领导的文化基础,介绍了家长式领导三元理论及其测量工具PLS,并指出家长式领导对领导效能有不可忽视的解释力。最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了家长式领导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比如对具体行业中家长式领导领导效能的探讨,以及家长式领导三维度之间关系的探讨等  相似文献   
23.
小学生应用题表征的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董妍  路海东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4,27(6):1352-1355
以124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应用题解决问卷考查了我国小学生应用题表征的类型和特点。结果表明小学生应用题的表征方式有复述内容、图式表征、图片表征、直译表征、语义结构分析等;成功解题者和不成功解题者对各种表征方式的使用次数上没有显着差异;成功解题者和不成功解题者在各种表征方式下的解题成绩有显着差异,成功解题者在图式表征、直译表征和语义结构分析表征下的成绩显着优于不成功解题者。  相似文献   
24.
李永娜  董妍 《心理科学》2016,39(3):547-552
采用延迟探测刺激匹配再认任务,考察面孔种族和内外部特征是否会影响面孔视觉工作记忆容量。被试先识记2或4张中国人或白人的真实面孔图片,一半有内部特征(眼睛、鼻子和嘴巴),另一半有内部和外部特征(脸型、发型),再进行面孔再认判断。采用Cowan’s K值的分析显示,我国被试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没有差异,但面孔数量与特征多少会影响面孔工作记忆容量,表明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视觉加工不同。  相似文献   
25.
基于社会排斥的多元动机模型、负性情绪影响健康的四通路模型,通过对一项覆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农村居民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考察了1803名农村老年人社会排斥体验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负性情绪、人际信任、经济状况在两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排斥体验负向预测其健康状况;负性情绪在农村老年人社会排斥体验和健康状况之间起中介作用;人际信任、经济状况均在农村老年人社会排斥体验和负性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经济状况还在农村老年人负性情绪和健康状况之间起调节作用。该结果不仅验证并拓展了上述两个理论模型,还为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6.
王妍  董妍  朱琳 《心理科学》2014,37(6):1426-1431
儿童情绪胜任力是指儿童拥有情绪知识,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和理解,并调节和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在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减少儿童危险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开展了以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压力应对能力提高及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干预项目。未来可进一步探究学校、老师、同伴及儿童自身的人格特点等对其情绪胜任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可从增加个性化干预及提升干预长期效果等视角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 员工为了企业利益而做出的违背社会价值、道德习俗、行为规范和法律等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导致的各种悲剧不断上演。然而,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UPB的影响因素和积极作用方面, 对其潜在的危害性重视不足。鉴于此, 从多层次视角研究UPB的负面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首先, 考察UPB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及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和内疚的中介作用。其次, 创造性地提出组织UPB的概念, 并考察其对组织长期绩效的负面效应以及企业声誉的中介效应。最后, 进一步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企业UPB和员工UPB对顾客主动绩效的影响以及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和顾客知觉到的员工组织化身的调节效应。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丰富UPB的相关理论, 而且对遏制这种行为的进一步漫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8.
对393名高中生进行10个月的纵向追踪,采用问卷法考察青少年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与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与焦虑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有增加的趋势;青少年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与焦虑显著正相关;前测焦虑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后测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程度,而前测智能手机问题性使用程度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焦虑水平,且这一预测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配偶排斥对女性离婚意愿的影响,以及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543名已婚女性施测了社会排斥体验量表、特质愤怒问卷、婚姻满意度问卷以及离婚意愿问卷。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配偶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女性的离婚意愿,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分别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配偶排斥还顺序地先通过导致愤怒情绪增加,再使得婚姻满意度降低这一链式路径对女性的离婚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可以通过减少配偶排斥以及减弱愤怒情绪和提升婚姻满意度的途径来增加婚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浩  龙立荣 《心理学报》2011,43(8):929-940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286对上级-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 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倒U形的影响, 中等工作不安全感水平下员工的创造力最高; 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工作不安全感与创造力自我效能的交互效应显著, 创造力自我效能越高, 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小; 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及其交互效应通过内在动机的完全中介效应影响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