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概率判断中的合取谬误是指违反事件发生概率的合取规则而认为包含多个独立事件的复合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大于其中某些事件的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概率判断偏差现象。合取谬误的界定存在一定争议, 相关的解释机制有因果模型理论、确认理论、惊奇理论等, 影响合取谬误的因素有频率效应、训练效应以及个体差异等等。未来研究应联系逆转合取谬误的心理机制来完善已有的理论, 同时注意应用研究以及其非理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2.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时间就是金钱,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却发现了与之不同的结论。后续的研究者主要从损失和受益时的风险偏好和决策依据、沉没成本效应、心理账户和禀赋效应这四个方面对时间和金钱进行比较,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应对时间是否存在损失规避和敏感性递减、时间的沉没成本效应和时间的禀赋效应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
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是资本市场上的一种典型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投资者在相同时间段内模仿他人进行投资决策的行为。通过比较羊群行为与从众行为发现,两者存在本质区别。目前,大量研究从社会影响、认知机制以及进化机制三个方面深入分析羊群行为的形成原因。此外,研究还发现,情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群体内部一致性程度、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对投资者的羊群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总结相关研究后发现,羊群行为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信息加工模式。未来关于羊群行为的研究应该从探索专家羊群行为的信息加工方式,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探索认知神经机制,进行跨文化研究和探讨羊群行为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4.
控制幻觉的研究方法、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幻觉是指在完全不可控或部分不可控的情境下, 个体由于不合理地高估自己对环境或事件结果的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偏差。控制幻觉普遍存在于博彩游戏、医疗保健、心理健康、投资决策等实践领域。控制幻觉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间接测量方法、自我报告方法和实验室任务方法。控制启发式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则对控制幻觉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控制幻觉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因素、动机、权力、反馈、事件与个体的关联性、指导语等。未来的研究可从控制幻觉的多变量及交互作用研究、跨文化研究、调控策略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徐富明  朱从书  邵来成 《心理科学》2005,28(5):1240-124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用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76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职业压力应对策略、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教师的主动应对、被动应对、教学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分别对教师的整体工作倦怠感及其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6.
该研究选取9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索了阅读理解监控,阅读理解成绩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的阅读广度,阅读理解效能感和对所阅读材料的熟悉程度对其理解监控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的阅读理解监控,阅读广度和阅读材料的难度对其阅读理解成绩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阅读广度同时经由阅读理解监控进而对阅读理解成绩具有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7.
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及应用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斌  徐富明  王伟  龚梦园 《应用心理学》2008,14(3):269-275,281
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在不确定状态判断过程中,人们会以最初的信息作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这往往会导致得出错误的判断。本文首先阐述了锚定效应的相关概念及经典研究范式,后者包括语意启动范式、数值启动范式、自发锚与外部锚启动范式等。然后对锚定效应的不充分调整启发模型、锚定调整模型、选择通达模型、双加工模型以及神经心理模型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总结了锚定效应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锚定效应的研究局限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使用理解评价范式探讨了大学生的元理解准确性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能够预测其随后的阅读理解成绩,表明其元理解评价具有一定的准确性;(2)延迟概要组学生的元理解准确性高于即时概要组学生和无概要组学生;(3)具有高元理解准确性的延迟概要组学生对其阅读理解活动进行了更有效的自我调节学习.  相似文献   
29.
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是指, 个体在决策中受到选择方案框架形式的影响而表现出合作、互惠及利他行为及倾向改变的现象, 是框架效应在社会偏好领域的运用。预期理论、错误知觉说、心理动力模型、情绪维护理论以及解释水平理论分别从价值函数、知觉偏差、内部心理动力、情绪及认知表征角度解释了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 心理距离、价值取向、人格特质和文化等因素对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需要从社会偏好中的框架效应的心理机制与神经机制、研究范式及外部效度改进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0.
短视损失规避是指如果投资者频繁地评估其投资回报,那么他就会经常改变其投资决策,进而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投入。本文采用实验法探讨了任务概率水平以及模糊性对短视损失规避的影响。结果发现短视损失规避只存在于中等损失概率任务中,说明该现象并非普遍存在;当概率模糊时,高损失概率任务中出现短视损失规避,而低损失概率任务中则出现反向的短视损失规避,说明模糊性能扩展“短视”起作用的概率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