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总体上看,胡塞尔的人格现象学思考和研究是沿着“人格(Person)”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两个词义的方向展开的:其一,对与自然主义观念相对立的人格主义观点的探讨,以及对精神世界之构成的现象学描述,它涉及人格自我(das personale Ich)或精神自我(das geistige Ich)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亦即心灵与自然以及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其二,对与社会和共同体问题相对应的个体问题的探讨,以及通过同感(Einfühlung)对他人的构造问题,它涉及个人自我(das pers9nliche Ich)或个体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die individuelle oder soziale Subjektivitt)的关系问题亦即心灵与心灵的关系问题以及交互主体性问题。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两个含义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问题,例如彼此的奠基关系问题,而只关注它们的相互蕴含关系。  相似文献   

2.
施泰因利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通过与其它意识体验行为的对比和对关于移情的各种错误理论和定义的批驳,揭示了移情的本质,即移情是对陌生主体及其体验行为的经验,它是一种自成一类的经验性行为.本文围绕施泰因对移情的本质定义,对“外感知”、“内感知”、“同感”、“同一感”、“原本性”与“非原本性”、“模仿理论”和“类比推理”等一系列与移情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重构并对其与移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全面和完整地展示了移情概念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为进一步讨论与之相关的其它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18世纪以来,德语学者在艺术史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该学科奠定了基础内容。其中的一些观念成为艺术史的经典。Jessica Backus的文章介绍了"多宝阁"(Wunderkammer)、"整体艺术"(Gesamtkunstwerk)、"格式塔"(Gestalt)、艺术意志(Kunstwollen)、移情(Einfühlung)、"记忆印迹"(engram)六个德文艺术术语。其中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多种阐释,中国学者滕固的"风格发展"(Stilentwicklung)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具有关联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投射性认同发端自Freud的投射概念, 后由Klein正式提出, 经过Bion, Resenfeld, Grotstein等人的发展, 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 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 从母婴关系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投射性认同较投射而言是一种更成熟复杂的防御机制, 与移情的差异则体现在起因、内容和结果等方面。近年来, 神经精神分析的兴起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理解投射性认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的伦理学"是一种反思—描述的伦理学。胡塞尔、哈特曼、耿宁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现象学伦理学的三种可能性,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现象学反思中进行的对道德意识的有意无意的本质直观。这样一种现象学的伦理学与其说是一种价值伦理学,不如说是一种道德心理学或道德意识现象学。现象学的反思—描述伦理学与近代以来的规范伦理学的区别,非常类似于数学—逻辑学中的直觉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差异。与后面两种数学理论一样,前面两种伦理学说也不能被理解为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只是对它们之间的奠基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导向在伦理学思考中的两种不同立场:反思—描述伦理学的和规范伦理学的。这两种伦理学需要彼此互补才能最终构成完整的人类道德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共情与移情概念的梳理,对共情与移情概念的差异与联系进行了分析.在执行、时间与实践操作维度上,移情与共情存在差异,与此同时,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是可以相互整合的.它们已经成为心理咨询的基本术语,对两者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探究变动不居的心灵世界,为心灵找到一条理解、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7.
移情的发生机理、活动主体及其认识论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卓恒  王京春 《学海》2006,4(2):140-145
“移情”具有两层含义,即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投射和主体通过“将心比心”实现对客体的认识理解。朱光潜的“宇宙人情化”、里普斯的美学移情说、皮亚杰的“同化”概念以及柯林武德的移情领悟方法,均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移情不仅是一种审美心理,而且还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将“自然”加以“人化”的过程。我们的一切认识,包括对自然界、社会和历史的认识,实际上都是一种“移情”认识。神经生理学家和相关学科的学者的实验研究只是停留在“移情”发生的大脑生理机制这个层面上,只有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才揭示出“移情”发生的真正驱动力是来自于审美—认识主体自身。由此决定,人们的移情认识所反映的认识对象的真实度或失真度,最终取决于作为实践—认识主体的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8.
100多年来,精神分析理论所阐述的观念已渗透到心理学、文学、艺术和文化等广泛领域。尽管精神分析享有广泛声誉,但直到最近,它才得到经验实证的支持。通过对支持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驱力、防御机制、客体关系、恋母情结)和心理动力治疗(移情、反移情、解释、阻抗)几个主要概念的信度和效度的经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也探讨了这些实证研究对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学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郁欣 《世界哲学》2015,(3):14-20,160
由于对《观念Ⅰ》时期胡塞尔根本立场的不完全理解,施泰因的同感现象学的研究起点与研究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一方面,同感现象学研究的起点是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式的,这意味着对同感现象学的本质分析将集中于现象学还原以后的纯粹意识领域;另一方面,同感现象学研究的目标或意图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实在论现象学式的,或者是一种"现象学的实在论"。施泰因从根本上拒绝将构造问题与"观念论"的立场相联,最终,她所发展的就既不是传统的实在论,也不是传统的观念论,而是一种特殊的、温和的先验观念论。  相似文献   

10.
谈到理解社会认知的本质,我们似乎只能在模仿理论、理论-理论或者二者的一些混合物之间选择。然而,作者在文中提出,现象学传统提供了有别于以上三者的第四个选项。首先,作者讨论了里普斯(Lipps)有关同感的阐释。接着,作者分析了舍勒、施坦(Stein)和胡塞尔批评里普斯的方式,勾勒了他们各自方案的核心特征。接下来,作者考察了舒茨(Schutz)如何承继并修改了上述三人对同感和社会认知的基本看法。最后,在结论中作者反驳了一种针对现象学方案的异议,进一步说明了现象学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