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垮掉一代”代言人艾伦·金斯伯格的悼念母亲的长诗《卡迪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是与诗人在诗中运用自白式的表现手法对母亲的一生进行直言不讳的描写,采用犹太教祈祷文的形式,运用对比和反差、排比、重复等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以和为贵     
灵峰 《天风》2005,(7):36-38
我在乔迁新居的客厅里悬挂了一幅字画,内容是:“和”: 世人谁能无有过, 莫为小事动干戈, 和与人交受众敬, 百忍堂中有太和。这幅字画引起我的思考,由此使我联想到: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在我们汉语的词汇中有关“和”的词语很多,诸如:描写气候环境的有:(风和日丽、惠风和畅、春风和煦);描写人物态度的有: (和蔼可亲、心平气和、和风细雨、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以神来之笔描述了多达33个梦幻,将各色人物的“梦”写得出神入化,使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其命运。其中有关“性梦”的描写是颇耐人寻味的,更是发人深省的。贾宝玉,这个“红楼”人物中的男主角,整天和姐妹们嬉戏打闹,厮混在一起。对处于青春期的他来说,难免不为情所动,于是便演化出“神游太虚幻境”  相似文献   

4.
突围母爱     
有句俗语“有苗不愁长”,当今社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使“有苗怎么长”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问题。“上帝不能亲自到你家,所以它创造了母亲。”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是个重要的角色,她们在孩子成长、教育上倾注了无私的爱,每个母亲的教育方式、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然而母爱既会给孩子带来成长的动力和快乐,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担,成为孩子的羁绊。我身边有两个家庭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家庭:父亲是一个厂领导,他把精力都奉献给了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创新,母亲就成了当然的后勤和“教育部长”。母亲自小包办了女儿生活上的一切,从头到脚,从床上到书包里,…  相似文献   

5.
元明戏曲的创作是受到<易>之义理及<易>之卜筮文化影响的.在元明戏曲中,有不少对于<周易>及<易>卦的描写.从内容上说,它是社会生活中沉淀了<周易>文化因素而在戏曲创作中的必然反映;从艺术上看,戏剧家们採拮<易>卦<易>事进入戏曲描写,也并非闲笔,它有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心理映带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祖云  李震 《学海》2013,(1):20-28
中国城乡二元的“中心边缘”是以城乡差距与城乡分离为基础的,并在空间与文化心理的两个层面上有突出的表现.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的结构,必须用“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来统摄城乡关系的发展,这是必由之路.中国的城乡关系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母亲-婴儿”关系,城市在发展中只有充分发挥其“容纳功能”,才能建立健康的城乡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流派出现并逐渐风靡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米歇尔·布托尔在其力作《变》之中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叙述、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技巧的继承与创新和对写实和心理描写折中运用的高超技艺。同时,小说中人物符号与城市符号的重叠,三角关系的架构、错落有致的时空交接等都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此外,小说在形式上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我们现实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纪林芹  张文新  郑金香 《心理科学》2003,26(5):925-925,922
1 问题提出  社会支持 (socialsupport)是“给个体提供实际帮助 ,或能使个体感到属于一个社会系统的社会互动或关系”。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及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从 2 0世纪70年代开始 ,心理学、人类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对社会支持进行了大量研究 ,利用社会支持实施了越来越多的治疗和干预计划。母亲社会支持 (maternalsocialsupport)是指母亲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 ,其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成员对母亲的支持与帮助 ,是以儿童母亲为中心 ,由儿童母亲、母亲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活动 (支持性活动 )所构成…  相似文献   

9.
水刀     
“上善若水”,这是老子所言。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往往显得缺乏力量,一些善良的人虽然具有水一般的优良品质,像老子所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但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极大反差,不能在心理上完全接受,总是感到有几分的无奈与无能为  相似文献   

10.
“应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交往、与人聚会,其实应酬是一个十分宽广而又非常模糊的概念,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纽带。很少有人没有经历过应酬,生活中的礼尚往来,工作中的迎来送往,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常常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面对平凡而复杂的应酬场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畏惧,感到一筹莫展。本文浅析七种应酬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健康应酬的理念,旨在使人际关系文明健康地发展。一、应酬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应酬焦虑心理人们在应酬中惶恐不安、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属于应酬焦虑心理。出现应酬焦虑心理的原因大致有如下:(1)先将对方理想化,把对方作为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物,然后千方百计地同对方一比高低,试向对方证明自己与对方同样优秀,结果导致自己的焦虑不安。(2)相信人们会对自己冷漠无情,会伤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汉代有个大孝子叫韩伯俞,少年时期很淘气,为此母亲常常责打他。有一次举杖打他时,他突然大哭起来,母亲问道:“往日打你,一声不吭,今天打你,为什么哭呢?难道你觉得受了委屈?”韩伯俞立即跪到母亲面前哭着说:“往日母亲打儿,杖落在身上,都感到疼痛,知道母亲力足体健;今天母亲打儿,杖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艺作品中“骂娘”成为时髦。有人统计,在某部仅4万字的中篇小说中,写人物骂“他娘的”、“他妈的”、“去他妈”竟达82处之多;另一篇描写当代中学生的小说,主人公更满口“他妈的”,甚至连女学生也毫不脸红地骂体育老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788名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同胞关系以及心理理论的状况,探讨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对同胞关系的影响及心理理论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同胞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心理理论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与同胞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个体提高心理理论,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同胞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些年来的教学经验体会,公共心理学课教学必须联系有关学科实际,也就是说上“学科心理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思想出发,我感到在讲第二章“心理的实质”这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时,有许多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以说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在选择介绍这些科学方法时,我根据不同系科的同学,提供不同的内容。对于理科的大学生,他们原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阙真 《学海》2001,(4):158-162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其中梦境描写不仅十分精彩,而且意义丰富.从剧本结构来看,它是全剧构思的枢纽,是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契机.从表现手法来看,它使人物心理得到充分展示一是展示愿望需要满足的心理过程,二是表现人物情感更真,三是揭示人物内心更深.从作家创作意图来看,它表达了作家对生命意义的关怀.一方面把走进梦境视为步入新生命,一方面把梦中自然情欲的描写作为一种自我本质力量外化的人生要求和冲动来表现,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与其主张"至情"论有关.  相似文献   

16.
儒家人物关系论与现代生态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的人物关系论是建立在对自然界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基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基础,儒家提出了“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人物关系原则。这对于建构现代生态伦理学、保护环境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茂哉同志在《略论人的心理的客观规律》一文(以下简称刘文,见《心理科学通讯》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但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心理规律的涵义和范围”,对许多本来应当肯定的心理规律“没有明确地肯定”等原因,以致对“心理学中所讲的有哪些算是规律”,“也许大家会感到茫然”。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规律”。但是,我认为刘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规律的论述的理解和对心理规律的分析,都大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严歌苓的《谁家有女初长成》通过剧烈的矛盾冲突,结构上的前后对比及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了潘巧巧这一丰满深邃的女性形象,将人物内心追求梦想与顺从命运的矛盾纠缠,性格里暴虐与温柔的双向维度及身不由己的悲剧性遭遇熔于一炉,谱写了一曲在矛盾冲突下的生命哀歌。  相似文献   

19.
世上的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但各有各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她们分成以下几种“型号”:对手型: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子女一争高低;喜欢与孩子的朋友交往,甚至与花季女儿争相卖俏。这样的母亲有时让人感到有趣,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样是危险的:虽然女儿知道自己比妈妈年轻,但内心深处还是会对母亲的张狂行为感到嫉妒,并对母亲产生厌恶情绪。敏感型:对孩子总是很挑剔,要求很多。她们的口头禅是:别走远,待在这儿!对孩子做的事,永远不会感到满意。总是把子女当作不能自立的小孩,孩子很难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放任型:不唠叨,对孩子和社会都十分放心。对她来…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以及是否受青少年自尊的调节。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冒险行为量表对北京石景山区、山东省德州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四所普通中学七至九年级共2520名(男生1226人,女生1294人)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冒险行为与父亲心理控制呈U型曲线关系,而与母亲心理控制呈倒U型关系。调节效应分析发现,父、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冒险行为的非线性关系仅体现在中低等自尊青少年上,而高自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与父母心理控制无关。这表明,青少年自尊调节了父、母亲心理控制对其冒险行为的作用,父、母亲相同教养行为对中低等自尊青少年的冒险行为可能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