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格物致知”论抉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以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为显著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还旁生着一种探究事物规律、穷尽自然性质的理论源流,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而在宋明时期发扬光大的“格物致知”论。 以儒学哲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其基本内容是以人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而展开的,人学是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一条主线,这一“人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儒学是生命哲学。与近代机械论的宇宙观不同,传统儒学的宇宙观是生机论。儒学的目的性本质就是“生”,这种目的性的根据就是生机论的宇宙论,其体现即“仁”,其归旨在“太和”,其实现须要“天人合德”。目的性统贯着儒学的基本问题,它与康德的目的论有较大的差异却与现代深层生态伦理有重要的契合,利用这些思想资源,可以对儒学目的论进行诠释和转化。  相似文献   

3.
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儒学是一种伦理型的人学,讲述如何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人为本位,这是儒学区别于一切宗教的地方;以伦理为中心,这又是儒学区别于西方人文主义和中国道家学说的地方。儒家人学有两大支柱:一曰仁学,二曰礼学。仁学是懦家人学的哲学,是内在...  相似文献   

4.
“忠”与“信”作为传统的政治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信”作为一种道德之德 ,在古代的道德体系中 ,从属于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要实现二者的当代转换 ,根本的途径是既要保持二者的核心价值 ,同时将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转换为个体的道德之德 ,而将作为道德之德的“信”普遍化、制度化为全社会的伦理之德 ,赋予“忠”、“信”新的内涵从而使其具有恒久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 ,忠孝是两个重要的范畴。曾国藩的“先于孝而后于忠”忠者观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审美范畴的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审美范畴的仁樊美筠“仁”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人,一般都将“仁”视为一个哲学范畴,或者伦理范畴。这当然没错。但笔者认为“仁”也是一个美学范畴。其根据如后:首先,从“仁”的实际内涵来看,什么是“仁”?《论语·颜渊》篇说:樊返问仁。子曰:“爱人”。这就是说,仁就是爱人,爱是“仁”的基本内涵,因此,“仁”又是仁爱,这种爱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爱,上穷碧落,下达黄泉,内容十分丰富。它既表达了人对天地万物的真挚同情:“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述而》;又表现了人类对自己同类的深切关怀:“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而爱是什么呢?爱正是美感的基本构成要素。很难想象,没有对人、对物的喜爱,还会有对他(它)们的欣赏。为什么会出现“情人眼里出酉施”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爱。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1729—1797)曾经这样说过:“我把美叫做一种社会的性质,因为每逢见到男人或女人乃到其它动物而感到愉快或欣喜的时候,……他们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26他们身体的温柔友爱的情绪,我们愿他们接近我们。”①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为什么不能够欣赏自然事物的美呢?简单说来,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生  相似文献   

7.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让人们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复到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上,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的和谐。“克己复礼为仁”的因果必然性在于周礼的精神实质与“仁”的要素组成都是敬、诚、忠、信、义等道德元素,因此孔子认为人们通过“克己复礼”可...  相似文献   

8.
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孔子思想从其本质来说是实践性的人学。本文从人学的视角 ,从四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进行了规定和梳理 :一是对待“仁”的态度 ;二是“仁”的价值内涵 ;三是“仁”的表现方式 ;四是“仁”的实践价值。“仁”的学说构成了孔子人学思想的价值核心 ,它既是一种原则 ,又是一种方法 ,同时还是一种理想境界和价值目标。“仁”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内在原动力之一 ,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相似文献   

9.
"仁"为儒学之本,传统研究或拘泥于儒家的学术传统,或从认识论、伦理范畴等角度着眼,并存在忽视孔子之"仁"逻辑起点的不足。而从中国式思维的角度出发,基于儒家诞生的人文历史背景,另立一说以阐明孔子之"仁"的背景、生成和内涵,既有必要,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伦理观念中,“忠”起着“领袖群伦”的作用,以“忠”为核心而形成的忠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关于忠文化的记载堪称壮观,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目前学术界的专门研究却比较薄弱,因而亟待当代学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和整理研究。王成博士的《中国古代忠文化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诞生的。该著作系统研究了各类正史、类书、方志及论著,填补了忠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  相似文献   

11.
略论孔子“仁”“礼”“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仁”、“礼”、“政”概括孔子的伦理和政治思想。“仁”,“礼”、“政”的基本精神是以“贵和”为指导,通过“仁”以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以和谐个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政”以和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一种熔伦理、宗法、政治为一炉的思想理论,对春秋末年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起着缓和作用。“仁”、“礼”、“政”思想还以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到古代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养成了统治者因循守成和小生产者求稳怕乱的心理状态,并增强着统治者进行自我调节和政治调节的应变能力,延缓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逻辑起点、逻辑终点和逻辑中介是一门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从逻辑起点出发,经过逻辑中介演绎,最终到达这门学说的逻辑终点,形成这门学说体系的基本结构。孔子的儒学体系是从对人的关怀出发,以“仁”作为其逻辑起点,通过积极人世的“伦理批判”以及“道德实践”中介,成就了“仁人”这一理想人格,从而走进了逻辑终点——“大同世界”。孔子对人性的深切关怀、积极向上的道德批判和社会改造精神,人性与制度的双重提升的社会理想,使儒家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桥梁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逻辑发展和中西哲学观念比较的角度考察古代儒学,阐明了传统儒学精神的实质和特征。西方哲学把人的主体意识理智化,导致抽象分析的思维方法及哲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对立。儒学则把人看作一个整体的存在。因而儒学是人学以实践理性为核心统摄理论理性,在对人的整体理解中确立道德至上的价值观念、直觉整体思维方式,把宗教建立人存在根据的功能内在地包容于哲学,并提升为哲学精神,这是儒学人学体系的总体特征。儒学体系的逻辑内容主要是“性与天道”。这两个方面在儒释道合流过程中逐步得到明确和澄清,宋明儒学对它作了系统发挥。宋明儒学的理论贡献是:把“气化”观念引入本体论,揭示了道作为道德形上学本体的整体性、创造性、超越性的意义;把气质观念引入人性论,确立了心、性为一的人性整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孔子“忠”的意义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是伴随封建社会而产生的伦理道德 ,其初意是指利民、利公、利国 ,属于政治伦理的范畴 ,是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原则。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忠的涵义 ,增加了利他的内涵 ,将忠扩大到社会伦理的范畴和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范围。“忠”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大价值。现代社会的弊端最主要的是缺少了利民、利公、利国、利他的公德之心 ,而忠正是纠正这些弊端的良药。  相似文献   

15.
仁作为儒学体系的核心概念 ,其所以高于其他诸德 ,在于它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精神而贯注于诸德之中并统摄诸德的 ,此即所谓“全德之名”。“全德之名”的理论价值还在于 ,它把仁从伦理道德的范畴系列中提升了出来 ,突出了仁的哲学意义。在孔子的学说中 ,圣是指有仁德的君主 ,而不是在仁之上的另一个更高的道德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 ,圣是高不可攀的虚位概念 ,而仁却是简易平实、切实可行的 ,这一区别决定了道德人格的最高目标只能是仁而不是圣  相似文献   

16.
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在“五四”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中,主张以中国固有的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为主导来融会西学,以谋求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学术思潮。在其后来的发展中,已广泛地涉及文化、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2 0世纪 ,儒学遭遇到空前的危机与严峻的挑战 ,也面临着重建与复兴的历史机遇。百年儒学演进及儒学研究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在“古今中西之争”及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潮中 ,儒学并没有“博物馆化” ,儒学的命运大致经历了受到怀疑、批判、解构、重新诠释后成为现代思想学术形态 ,或获得创造性转换 ,以至汇入多元的世界文化大流之中的历程。 2 0世纪与 2 1世纪之交 ,儒学不仅是“文化中国”、“全球伦理”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 ,也是“文明对话”的重要角色 ,对 2 0世纪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既是历史性的课题 ,也是一项具有现实性、前瞻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的论述非常全面和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的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德的培育、践行等的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完整体系。孔子的“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忠”是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不存在主体上的选择性;“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  相似文献   

19.
“诚”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这个概念是儒家学说的基本范畴之一.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内在超越性的宗教意义,在“诚”的境界中有着完满的体现.为此,把握“诚”的观念,对理解儒家学说,尤其是儒家伦理学说,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帮助.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儒学大师关于“诚”之阐述,对“诚”这个概念进行初步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在孔子开创的“仁学”中始终贯串着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精神。它既是以理论形式概括了氏族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本质,又是对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的损益和继承。这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基本含义。“仁学”的这种思想渊源也决定了儒学的特征只能是“仁”与“礼”的矛盾统一。以“亲亲”为出发点、强调“推恩”与“泛爱”的“仁”,和以“尊尊”为首要、崇尚“贵贱有别”的“礼”之间的矛盾,只有靠道德理想主义中所强调的人本身的自我完善和人际关系的调整改善来统一。孟子以“心”释“仁”,使人、仁相通,促进道德主体化,主体道德化。荀子以“礼”释“仁”,使群体关系的调整有统一的规范标准,都是要解决“仁”与“礼”的矛盾统一问题。孟、荀的不同侧重也分别代表了“仁学”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