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伦理学的特点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一)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伦理学中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并不在于对道德的作用与地位的体认,而在于道德原则的应用;特别是当出现两难(道德悖论)之时,也就是说在同一事例上发生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形之时,人们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怎样根据不同的因素与机率进行权衡。例如对于一位医生或一家医院而言,遇到一位没有加入医疗保险且身无一文、家里也一贫如洗的打工仔因受伤或患病而被送到自己面前,对他该不该救治?救治到什么程度?如果救治,费用全要由自己承担,这样的事例一多,医生或医院肯定就无法承受。如果因此…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和发展方向?这是研讨现代婚姻、家庭道德问题的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1期发表的《婚姻、家庭的道德与法律建设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以下简称《同步》)一文断言,“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或“伦理本位...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和社会意识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道德与市场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其依据是:道德等于个人大公无私,而市场经济则是自私自利、贪财图利的舞台。我想指出这种看法的片面性并回答两个问题:(1)能否把道德的实际表现仅仅归结为个人的高尚品德?(2)能否把利己动机看成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心理支柱?传统上道德被理解为个人品德的总和,个人能够并善于在自己的行为中依照仁爱准则行事。在这种观点看来,什么叫有道德呢?所谓有道德指的就是拥有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助人为乐。从这种意义上说,人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只要…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的宗教观王学义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在当时现实政治斗争的背景下,他对某些宗教问题曾作过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其基本观点如下:(1)宗教非“道德之根源”。李大钊为提倡新道德,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  相似文献   

5.
一、引子:关于“道德形上学”及文化比较的可能性“道德形上学”作为复合词是个需澄清的概念。“道德”与“形上学”在复合时谁为主词,谁为宾词,结果大不一样。宾词具有解释主词的功能,在复合后充当修饰词。用“形上学”解释“道德”,是要给道德寻找形上学的根据;用“道德”解释“形上学”,是要为形上学寻找道德的根据。牟宗三先生意识到这种区别并由此搭起比较儒家伦理思想与康德伦理思想的一个解释框架。他说,“道德底形上学”(MetaphysicofMorafa)与“道德的形上学”(MoralMeta.PhysicS)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前者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拟探讨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和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对769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1)社会排斥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和道德同一性均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社会排斥对网络偏差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自我控制在这一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3)社会排斥对网络偏差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均受到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在道德同一性水平较低的群体中都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明晰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机制,而且对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A.麦金太尔的道德哲学高国希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C·Macintyre,1929—)是英美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国际现象学学会《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编委,1984年任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现任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一汉克哲学讲座教授。他的哲学以其批判性、富有挑战性、多学科的文化叙述形式特别是其德性理论而享誉欧美思想界。1985年以来渐为我国学者译介和研究。麦金太尔著述颇丰,著有:《马克思主义:一种解释》(195),《无意识:一种概念的分析》(1958,《督教信仰中的难题》(1959),《伦理学简史》(1966),《世俗化与道德变迁》(1967),《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1968),《无神论的宗教意义》(1967,与P.利科合著),《赫伯特·马尔库塞:解说与反驳》(1970),《反对时代的自我镜象:意识形态和哲学文集》(1971),《社会学理论和哲学分析》(编,1970),《黑格尔:批评文集》(1976,编),《德性之后:道德理论研究》(198;1984第2版),《谁之正义?哪种合理性?》(1988),《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索观点:百科全书、谱系学和传统》(1990  相似文献   

8.
制度的伦理效应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制度指正式制度,制度经济学称之为正式规则,它的伦理效应表现在三个方面:(1)为道德建设提供适宜的环境;(2)沟通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3)独特的规范功能。一马克思有句名言:“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按照这个观与,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状况和可能的道德拓展空间是由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认主独一”伊斯兰信仰的核心——浅谈《古兰·忠诚》章马叶哈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1)你说: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2)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3)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4)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法典,认主独一是伊斯兰...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道德所指向的,首先是善。从价值形态看,善无疑是一种正面的价值。以善为目标,道德更多地展示了一种价值的追求。无论是古希腊的爱智者,还是先秦的哲人,其道德取向都内含着价值的关怀。道德与价值的这种联系,是就实质的层面而言;道德当然还有形式的一面,但实际的层面无疑更深刻地体现了其特征。黑格尔曾认为,道德的观点主要是一种“应该的观点”。(参见《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2页)“应该”往往表现为一种主观的要求,以“应该”为道德的基本特征,似乎未能对道德的价值内涵和本体论意蕴予以适当…  相似文献   

11.
社会本位价值观,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道德价值观。笔者将它以不同的道德命令的形式大致表述如下:a、当其他社会成员需要帮助时,你应该帮助他或他们。b、当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你应该放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C、你应该把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幸福作为你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三条命令的前提是社会不是一个异化的政治概念。比如,在君主专制时代,“朕即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能成为占有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吗?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又必须明确市场经济对经济当事人的道德价值观会有何种影响;而要明确这一点,首先必须…  相似文献   

12.
一、对理论与实际关系的不同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吴炫、刘平撰写的《“理论联系实际”再思考札记———否定主义哲学社会透视》(《东方文化》1998年第2期)一文,开宗明义,直奔这个“原则”而来:“这个话题说起来可能会很大,甚至牵涉到某些‘原则’,但原则是否能被‘联系实际’所说明,却又肯定需要具体的学理论证,并且涉及到对中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些理论与实际关系的理解。”然而,“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  相似文献   

13.
段素革 《哲学动态》2023,(8):118-125
<正>何怀宏是我国著名伦理学者,现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与文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世袭社会:西周至春秋社会形态研究》《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伦理学是什么》《生生大德》《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文明的两端》等;另有哲学随笔及文集《若有所思》《心怀生命:和孩子共读的生命启蒙书》《比天空更广阔的》《中国的忧伤》《独立知识分子》《念兹在兹》《活下去,但是要记住》《人类还有未来吗》《仅此一生:人生哲学八讲》等;  相似文献   

14.
柳下惠道德思想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下惠是我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他不仅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而且颇具儒家道德的理想形象。后人总结说:“孝恭慈仁,允德日义,约发亡想,益抑下惠之行也。”(《史记索隐》引《天戴礼记》)他的行为受到了孔子、孟子等的表彰。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成了后人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学者刘逢禄甚至将他与孔子作比,说:“在鲁言鲁,前乎夫子而圣与仁,柳下惠一人而且。”(《论语述何》,见于《皇清经解》)柳下惠生活在春秋前期的鲁国,他的思想深深地打着鲁文化的烙印。欲研究作为儒家文化渊源的鲁文化,探讨…  相似文献   

15.
清凉国师澄观郑森澄观,俗姓夏候,字大休。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有六说:一、《宋高僧传》卷五说,他卒于元和年间,春秋七十余岁;二、《佛祖纲目》说,他卒于开成三年(838),享年一百二十岁;三、《释氏稽古略》卷三说,始见他于则天万岁通天...  相似文献   

16.
哥德尔(Kurt Godel)是现代逻辑史上的巨匠,他在逻辑史上有两大贡献:一是他证明了罗素和怀特海在《数学原理》中提出的一阶逻辑演算的完全性定理(1930),即任何有效的一阶公式都是可证的。二是他证明了著名的不完全性定理(1931),《数学原理》的系统和集合论的ZF公理系统不足以判定能在这些系统中形式化的所有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1、基本概念问题的提起所谓文明(化):(1)从广义上说指的是人类发展的更高级阶段(取代野蛮阶段);(2)从较为狭义上说指的是人和国家的某种稳定的社会文化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即使在内在变化和外在影响下也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段里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文明”一词被广泛地用来指称:第一,现代世界中存在着的那些文明的结构和机制多样性的统一体[与“世界共同体(coo6。。ec,。)”是一个意思];第二,居住在我们地球上的并组成为世界社会群体(co。yM)矛盾统一体的诸区域性“世界”的多样性。正是诸种文明之间在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社会真理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贝马斯(JurgenHabetmas)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之一。他对于社会真理、尤其对于“道德真理”的观点,对于我们对真理的看法,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参照系。我们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真理标准问题,曾有过一场深入持久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为了把真理问题的讨论在理论上引向深入,我想专门讨论一下哈贝马斯对于社会真理的个案——“道德真理”——的观点。“社会真理”这一概念所表明的是,人类社会领域是一个认知领域,因而认识主体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然而,人类社会领域是一个交融着事实(或事态)与价值两类现…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0,(3):49-51
马革顺教授其名,也许并不为国内公众所熟悉,但其人,却是中国合唱界泰斗级人物(尽管他自己并不喜欢这一说法)。他所写的《合唱学》被誉为合唱指挥界的“圣经”;他所作的《受膏者》是中国近现代,以至当代最好的基督教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定义狭义化的人文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文化定义的狭义化?让我们从“文化”这个词的实际运用说起。联合国有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教科文组织),这一名称将文化与教育、科学并列,没有用文化来涵盖教育与科学。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机构设置中,主管“文化”的部门一般都不管教育及科学事宜,更不管物质资料的生产。在有关文献中,这一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中共十五大文献,就明确提出“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意即文化是与经济、政治不同的特殊范畴;又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里文化又成为与理想、道德、纪律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