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迎刃而上     
余方伟 《天风》2008,(2):19-19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困难与挫折,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我们可以选择逃避,也可以选择迎刃而上,那么我们如何知道选择逃避还是选择迎刃而上呢?透过圣经,让我们一同来领悟神的教导。一、罗得——该逃的不逃因着所多玛的罪恶,神要审判所多玛这座城,因着义人亚伯拉罕为罗得的代求,神在毁灭所多玛时,就对罗得施怜悯,让天使催逼罗得逃离这罪恶之城,  相似文献   

2.
夏新穗 《天风》2011,(7):8-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尽相同,即或是同为神的儿女,因为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追求,最终的人生结果也完全不同。亚伯拉罕和他的侄子罗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两个人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形成了极为鲜明的截然相反的人生结局,也给我们后世神的儿女留下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三乐     
段国栋 《天风》2005,(4):35-35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官"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 选择沉默的。 当他最后面对自己的同胞对他的恶意扭曲高声叫嚣着"钉他上十字架"时,他选择了坦然无惧面对;选择 了顺服天父所要他背负的十字架;选择了无限宽恕的默然无语。 他用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鲜血回答了一切!  相似文献   

4.
庄德金 《天风》2007,(14):20-21
有时不要太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更要相信神。神所祝福的才是最好的。经文:创13:1-18,19:23-29人生中充满“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人们为了适应环境,为了生活,经常遇到一件事——选择。圣经中记载,罗得与亚伯兰因那地容不下他们,开始“分家”,重新选择,我想可以从他们的选择中至少得到两点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评卢卡奇     
一、毫无疑问,卢卡奇是二十世纪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完美的道德是不容争议的;同样,他的思想上的完美性也是不容争议的。卢卡奇的思想发展是矛盾的,而且必然是矛盾的,因为他的思想所向往的现实本身过去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矛盾的;这种矛盾贯穿着整个历史时期,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历史时期。卢卡奇所从事的事业及其影响,说得更确切一些,他的著作及其影响,是有争议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既受到人们的称赞也受到批评;有的对它不屑一顾,有的对它保持沉  相似文献   

6.
《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仲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政治家,孔子曾称赞管仲为仁者。《管子》一书不可能是管仲自己撰写的,我认为是战国时代齐国推崇管仲的学者的著作的汇集。当时管仲在齐国的声望非常高,孟轲讥讽他的弟子公孙丑说:“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足证齐国推崇管仲的人很多。近年以来,有些学者认为《管子》一书是齐国稷下学者著作的总汇。事实  相似文献   

7.
一,请君入瓮,把理藏在仿射行为中。在人际交往中,交际对象设有圈套,你却巧妙地请他进人自己设置的圈套中。对方当然不肯就范,既然如此,他的难题也就自然地破灭了。云南边境有个白族姑娘,聪明机灵,口齿伶俐,特别善于辩论应答,什么问题也难不倒她。有个大财主想了一个歪点子,准备难倒这位巧嘴姑娘。他叫人牵来一匹马,一脚踏在马蹬,一脚踏在地上,问巧嘴姑娘:“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这个意思很清楚,如果说他上马,他就下马;如果说他下马,他就上马。无论说他上马还是下马,都不对。这个问题太刁了;众人为姑娘捏了把汗。…  相似文献   

8.
当神沉默时     
薛静 《天风》2016,(1):8-9
正经文:诗42:5"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诗篇》42篇的作者在陷入极度羞辱、危险、窘迫的境地时,两次表达自己因缺乏神同在而产生的痛苦。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通篇也没有听到神的回应,换句话说,神回应的方式是沉默。面对人的困惑、渴望、质疑、痛苦,神为什么选择沉默?一、神的沉默,对人是一种"迟延"的等候所谓"迟延",从时间上来说,是相对于人而言的。当摩西  相似文献   

9.
林孔华 《天风》2009,(4):9-10
人子耶稣沉默了,在受难周的第四天(圣周三),经上没有记载他说过一句话,被称为"静默日",在他生命中最需要向他人倾诉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人子耶稣沉默了,在被审判的那一晚,面对各种人的挑衅、各样假见证的控告,他默然无声,在他生命中最需要为自己申辩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这是两次匪夷所思的沉默,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刻,人子耶稣竟然选择不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说18岁之前我做了什么影响以后人生道路的决定,那大概就是选择学习文科了。在一所文理科人数比例达到1:10的重点高中里,选择读文无疑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有人抱着文科比理科更容易学的侥幸心理踏上这条路,最终被撞得头破血流,也有人恰到好处地最大化自己的长处,用闪耀的成绩为自己铺出一片坦途。我承认,我选择读文科的初衷是因为我的数理化成绩差到了极致,只有走学文这条路,才能稍稍弥补一下我那可怜的自尊  相似文献   

11.
求职新规则     
去年,詹姆斯·肖在网络上四处搜索,寻找工作。这位39岁、家住佐治亚州罗斯韦尔的程序设计师把他的履历贴在从事职业介绍的“巨兽”网站上(Monster.com),3个月过去了,“无人问津”。他听说,一些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每次打开电脑就能收到500份求职履历。这样的事情听了太多之后,他决定采取一种比较标新立异的做法。他给那些没有刊登用人广告的当地单位的管理人员写信求职。他还创建自己的网址,张贴自己的履历。3周之内,他得到了4个工作机会。如果说严峻的形势要求采取富有创造性的办法,那么,现在是求职者进行疯狂创造的时候了。过去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手记     
<正>奥尔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1955)是现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吸收现象学、新康德主义等学说,发展出一种有自己特点的"生活理性"的哲理,很值得我们关注。但是,中国大陆学界一直未有机缘来正式了解他乃至西班牙语世界的哲学,实属一种亟待纠补的缺憾。眼下,年轻学者高源厚利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丁若镛是韩国实学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具有"反朱子学"、"脱性理学"的特性,主张恢复以孔孟为中心的原始儒学思想。他大胆地批判统治朝鲜朝社会的性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思想和方案。如果说朱子把"仁"理解为形而上学概念的话,那么,丁若镛则把"仁"理解为道德行为主体的实践德目。他把"仁"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向人之爱"的关系。他认为"仁"和"不仁"并非是内在于人心的、先验的价值观念,而是根据人的自律性意志的自觉选择,因而"恕"才是实现"仁"的具体方法。他主张把"仁"思想以孝、悌、慈的形式,扩充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全社会最普遍的、最根本的伦理。  相似文献   

14.
祭遵是刘秀的一员武将。他执法严明,秉公处决刘秀宠用的小僮,受到人们的称赞,由军市令升任刺奸将军。他作战勇敢,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弓弩射中口腔,穿孔流血,仍然鼓励部队奋战,终于克敌制胜。他足智多谋,用断绝粮道的办法打败了占山为寇的张满。有一个反叛的涿郡太守张丰,在被活捉以后,扬言自己是真命天子,显示手肘上系着的一只五彩囊说;“肘石有玉玺。”祭遵不信邪,用铁椎击碎囊中石块,  相似文献   

15.
你的情绪是稳定的吗?如果你希望知道结果,不妨做做下面的测验。测验每个问题都有三种答案可供选择,你可以将题目看清楚一点,至于选择哪一种回答倒不必斟酌不定,只要选择与自己实际情况最相近的一种便可。 1.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相似文献   

16.
不像19世纪被带上孤独天才光轮的科学家,历史学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受他的社会群体制约的创造秆。历史学家是由于在他的教授们指导下进行常规的学习才懂得其专业。他通过学习前人留下的模式在这门学科中接受训练。他通过分析同事们的著作发现艺术的秘密。他最丰富的灵感来源是来自最不相同的文化的各个时代的杰作。他这一行的同事们以及他所经历的当前不可避免的竞争向他提出的挑战,是促使他提高自己的水平的刺激。这就是说.从他选择他的职业到他学会从事这种职业,他一直被逃避不了的社会制约所包围。一方面,他是一种社会产物,是各种…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全地之中,无人像押沙龙那样俊美,得人的称赞,从脚底到头顶毫无瑕疵。他的头发甚重,每到年底剪发一次;所剪下来的,按王的平称一称,重二百舍客勒(撒下14:25-26)。经文:撒下14:25-26,18:9旧约圣经“押沙龙的头发”的故事成为今天的一个典故,意思是一个人的优势或长处往往成为他失败或跌倒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一个人的优势如果没有利用好,或许会成为他失败和跌倒的一个因素,相反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弱势和  相似文献   

18.
和谐     
神创造了伊甸园, 他安置亚当修理看守,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神吩咐挪亚造一方舟, 让各类活物成对进入,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撇娜甲l 神使亚伯兰对罗得说: “你我不可相争” 人与人和谐相处。 我们是基督徒, 要献出更多的爱,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和谐@李田喜!山西~  相似文献   

19.
犹太裔心理学家法兰柯原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他相信一个人的本性在幼年时已经定型,且会左右人的一生。在纳粹的种族灭绝行动中,家人都死于纳粹的魔掌,他自己被关入集中营,每天遭受严刑拷打,情绪极端消沉。一天夜里,当他站在牢房中,忽然意识到一种全新感受:纳粹可以限制他身体的自由,但限制不了他思想的自由,纳粹可以摧残他的身体,但对伤害的反应选择权在他手中,他的思想和情绪可以超越痛苦的现实,选择最有利于保护自己和打击法西斯的反应,他把  相似文献   

20.
低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其实,如此低调,绝对不会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