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进化心理学认为,厌恶是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情境下,为抵御有害物质入侵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根据进化的观点,道德厌恶是由生理厌恶进化而来。道德厌恶有利于避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厌恶的激活会使道德判断更加苛刻,由此提出厌恶在法律判断中的几点启示:(1)避免直觉情绪对判断的干扰;(2)保持审议厅清洁,避免外在环境引起的厌恶情绪干扰法律判断;(3)对陪审团成员进行个体意识性和厌恶敏感性测量,避免道德过度警觉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从道德自律到道德自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需要自律,自律无疑优于他律.但自律仍然带有强制性,只不过是用内在强制取代了他律的外在强制.因此,道德不能以自律为极限,而应当超越自律,即由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然.道德自然通过对道德自律的扬弃,否定了道德自律中的内在强制因素,但将道德的本质属性予以存留,且将其自由升华至极致,这就造就了没有任何强制的道德以及道德选择中充分的、完全的个体自由.与道德自律相比较,道德自然具有非强制、无意识、不造作等特征.道德自然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是在人的原初心理基础上,经过实践、反思与情感升华的长期过程而逐渐生成的.  相似文献   

3.
道德定力是个体面对不良道德风气和诱惑时,表现出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能力,包含道德判断力、道德自觉力、道德意志力、道德捍卫力和道德引领力等构成要素,体现社会道德要求向道德主体内心的自觉转化,属于支撑个体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力量。就其现实价值而言,道德定力表征了个体坚信道德价值、坚守道德要求的内在信念,是个体崇尚道德、维护道德与践行道德的动力之源,有助于推动个体道德由外在规制转向内在自觉、支撑个体道德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新境遇、筑牢个体道德失范的双重预防屏障以及细化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与阐释框架。就其培育路径而言,当下道德定力培育路径主要包括树立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以涵养道德定力的思想根基、激发修身自律与公共意识以强化道德定力的内在规约、增强氛围营造和舆论引导以优化道德定力的形成环境、深化制度建设和协同治理以构筑道德定力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审美文化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一种与天地亲和的生命文化,儒家传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肯定天人之间所具有本体论的一致性,因此儒家不从信仰出发来解释生命的伟大德行,而是从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身来观照道德的本源。儒家作为生命的实践者,凭借其内在的生命力量,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直观感悟、直觉体悟,以达到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这一过程既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更是道德主体通过一种外在践履工夫的求证。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伦理学研究应加强对道德本质到道德现象的中间环节——道德心理的探讨。这是因为:(1)道德本质转化为道德现象,其实质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为此,需要个体调动各种心理功能以保证道德行为的完成。(2)道德个体由于文化、教育、志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道德心理素质,同一道德本质经过不同的个体心理的“过滤”后会转化为不同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赵南 《心理学探新》2004,24(2):20-23,33
《吕氏春秋》包含有丰富的道德心理思想。它对构成个体道德心理的各因素、赏罚的作用、个体道德修养的途径,以及影响个体道德的众多社会因素都有深刻的认识与精辟的见解,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略论原始思维与道德起源孙树平意识是道德发生的主体前提。它在道德发生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意识(非道德意识)的产生早于道德的发生,无论从人类个体来看还是从人类整体来看都是如此。意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一经产生便不是消极地被动...  相似文献   

8.
王苏  傅永聚 《管子学刊》2011,(3):49-52,90
先秦儒家十分强调“礼”对于个体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道德修养的价值就在于成就德性自我,在礼义规范的认同、体验中确立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从而将外在的礼义约束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进而成就理想人格,达到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9.
道德意志在个体德性的养成中是连接道德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的关键环节。道德意志一旦形成,在个体道德行为选择以及人格完善中,就成为道德自律精神的强大动力和调控力量。传统儒家伦理具有较为完备的道德意志理论,提出了志立善道的价值导引、正心诚意的心性修养、躬行践履的实践锻炼、抗危乐道的困境磨砺、持之以恒的习惯养成等修养方法。传统儒家道德意志的修养方法对于现代公民良善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们的心理,目的在于调控人们的行为。本文从德才统一的观点出发,以行为是心理的形式、心理是行为的内容、心理与行为具有一致性为基础,来探讨群体行为心理结构、个体行为心理成因以及个体心理行为引导等几个问题。这里摘要刊登此文的后一部分。个体行为心理引导每一个人都有若干不同的行为心理侧面,不同的人心理侧面的重点又不相同,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其行为心理侧重点也不相同。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人具体对待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之所在。下面我们抛开群体、个体的特殊性,就个体行为心理的共性来探讨对个体行为心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道德治理是一种具有独特运行机制的国家治理方式,其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治理目标的层级性和道德治理手段的多样性,决定着道德治理的初级阶段应以外在道德规范的治理为主,主要从外部对伦理关系中的主体进行治理;中级阶段应注重从外在道德规范的治理走向内在道德自觉的治理转化,从而保证道德治理的时效性与针对性;高级阶段应侧重培植内部调节机制,真正使治理主体具有自觉意识和内在约束,使道德治理从社会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走向外在道德行为,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与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十分强调“礼”对于个体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道德修养的价值就在于成就德性自我,在礼义规范的认同、体验中确立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从而将外在的礼义约束转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进而成就理想人格,达致理想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行为能否合乎道德标准,是通过外在的社会条件和内在的道德意识来确保其实现的。这里所谓的社会条件,涉及社会经济发展、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以及社会道德整体的水平等等;而内在的道德意识,有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的自觉和信仰。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个体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H1N1的防控不仅是国家、政府、专门机构及专业人员的责任,同时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个体责任缺失是甲型H1N1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个体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中主体的原子化对个体道德责任的排斥、非理性社会心理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冲击和公共卫生防疫体制中薄弱环节对个体道德责任的影响。基于道德责任产生的基础不同,不同的个体应该承担不同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5.
动机性理由被用于解释行为的产生,而规范性理由则用于确证行为的合理性。内在主义认为规范性理由也应该能够解释行为的产生,因此是一种与行为人心理状态有关的内在理由。外在主义则否认这一观点,从而将之视为外在理由。内在理由需要以行为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为基础,这很容易使得规范性理由成为一种相对理由。史密斯的"充分理性人"论证和施罗德的"假言主义"论证虽然力图克服这种相对主义难题,但是它们自身却又面临着困境。对行为人自身心理状态的合理性的考察意味着"规范性理由"本身应该具有一种公共面向,而这是建立在人们共同的欲望、意愿等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它仍然是一种内在理由。道德生活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培养个体去拥有共同体所普遍认可的心理状态,最终把当初具有外在面向的规范性理由转化为内在理由。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图式     
吕耀怀:论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个体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内在制约机制。不同的社会个体,对于道德现象的内涵会有不同的领悟,会作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善恶评定.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道德图式。道德图式是若干具有价值导向性的道德意识单元的则L组合。各个道德意识单...  相似文献   

17.
从公正到关爱、宽恕──道德心理研究三主题略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心理的科学研究发韧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十代则形成了系统理论和研究热潮。此后,该领域各方面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表现之一是其研究主题从公正到关爱、宽恕的发展。本文对此作一概述,以期有所稗益。1三主题的由来1.170年代中期前的主题是公正70年代中期以前,道德心理研究主题主要以“公正”为核心展开的。如Piaget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和探讨,如,对规则的意识、对行为责任的认识、对过失行为的惩罚、对人际交往的处理等几乎都与公正有关。因为按照Piaget观点,具有社会公正感才是个体道德成熟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道德挫败之根由是个体道德价值与道德行为收获的社会结果之间产生失调,经过外部刺激、主体行为、社会反馈、心理失落这一系列过程而让主体的道德态度产生改变,其结果会导致个体或社会质疑原本积极的道德价值,产生道德冷漠、道德怀疑、道德自利之类的消极道德态度.  相似文献   

19.
健康的道德透视人的健康问题,不仅要用生物的眼光去看待,而且还要从道德的视野去审视。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的今天,后一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善行:健康的道德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了一个积极的定义,认为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生育过程是一个从审视自身内在的欲望(性欲和生殖之欲)开始.到受制于外在的社会礼仪和道德习俗,最后回到个体内在的自律.与之相对应的个体的计生过程是调节欲望认识到计划生育之必要,到免除不合时宜的生育现念的影响,最后形成个体德性,实现意志自由,使自身触入并适应现实的合理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