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量表的概念框架与设计理念,编制符合我国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且便于在学校开展测量的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采用基于前人研究编制的52项条目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和作为效标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接近全国普通高中水平的两所学校的高中生开展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798份,经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该量表最终条目为23项,分为知识、态度、行为/技能与表现三个维度,且信效度良好,可以较好地评估我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授权的测量及其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首先,对Spreitzer的授权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3家企业395份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表明,授权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20家企业942份调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授权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这表明Spreitzer的授权四维模型在中国得到了验证,其编制的授权量表在中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然后,利用20家企业942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授权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向与工作倦怠等员工工作态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意义对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对离职意向与工作倦怠有负向的影响;自主性对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自我效能对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覃丽梅  田宝 《心理学探新》2012,(1):82-85,96
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确定智力残疾运动领域成就目标定向的四维结构并编制初测问卷。对400名特奥会运动员进行了施测,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运动领域四维目标定向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依据社会心理学等有关认知偏差理论,结合教师教学实际自制了"教师教学认知偏差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度检验等发现,该问卷显示出较好的效度和信度。以该问卷对846名教师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的数据反映出在教师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认知偏差,其中女教师的教学认知偏差要显著好于男教师,教学优秀教师的教学认知偏差显著好于一般普通教师,教龄时间较短的教师的教学认知偏差要显著好于教龄较长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智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11,34(2):481-487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并编制适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测量问卷。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开放式问卷,行为事件访谈,确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理论结构。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860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施测,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问卷》。该问卷共57个题项,包含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学生观、评估反思能力、协作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9个维度,编制的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问卷信效度良好,适合用来分析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高考考生学校决策问卷。方法:对400名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一周后进行了测量,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方法对量表的结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问卷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1(n=392,p〈0.01)。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所有项目因子载荷都在0.570-0.833之间,四个因子解释方差比率总计69.55%。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NNFI、CFI、RMSEA指数分别为0.95,0.96,0.090。结论:高考生学校决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评定高考生学校决策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通过广泛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国外职业生涯管理的做法,编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问卷(简称OCMQ),将问卷在13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中进行了调查,对所获得的449份有效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即晋升公平、注重培训、职业自我认识、提供职业信息。后来,利用研制的OCMQ,以及相关问卷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工作卷入度、职业满意度、工作绩效等又在11家国有和中外合资企业中进行了调查,399份有效问卷结果进一步验证了OCMQ问卷的结构效度、实证效度和信度;并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企业员工的职业承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职业满意度、工作卷入度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证实了职业生涯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编制中学校长职业压力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构建中学校长职业压力两因素模型,编制了41个项目的初测问卷。随机抽取参加2012年江西省中学校长培训的成员60位作为预测样本,收回有效问卷54份,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随机抽取240位作为正式施测样本,收回有效问卷222份,用于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压力来源和压力反应两个因素,共18个项目,项目载荷在0.66~0.85之间,解释了总方差的63.45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两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各拟合指数分别是x2/df=2.66,SRMR=0.07,RMSEA=0.09,NFI=0.91,NNFI=0.93,CFI=0.94,IFI=0.94,RFI=0.90,GFI=0.85,AGFI=0.81;总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3,两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是0.93和0.91。结论:在构建的心理维度模型上编制的中学校长职业压力问卷信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泓  蒋索 《心理学报》2008,40(2):184-192
从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题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问卷为基础,结合开放式问卷所获资料,编制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对917名青少年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的主题包括亲子关系、身体发育、兴趣爱好、亲密友谊、学习情况、学校经历和观点态度7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7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自编的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文献分析与教师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对174名高校教师进行预试,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的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形成初步问卷。应用该问卷对11个省31所大学的358名教师进行测量,验证性因素分析后修正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符合三维度结构模型,且教师责任和学校责任两方面均分为交易责任、发展责任和关系责任。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契约问卷共24个项目,信度、效度良好,适合用以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stressor‐emotion model, we propose that negative affect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ee role stressors (i.e., role ambiguity, role conflict, and role overload)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CWB), while proactive personalit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egative affect, role stressors, and CWB. We tested our hypotheses using data from 332 employees in Mainland China. We found that negative affect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ole stressors and CWB. Role ambiguity was most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WB, followed by role conflict and then role overload. Proactive personality moderated the role ambiguity‐negative affect, role conflict‐nega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CWB relationships, but no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le overload and negative affect.  相似文献   

12.
杨睿娟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7,(9):1184-1194
付出-回报失衡作为职业健康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模型,具有跨文化、跨职业、跨时间的一致性,能够显著预测心理健康,但经济报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基于付出-回报失衡理论,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检验了48712名教师症状自评量表横断历史分析的结果和薪酬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1998~2009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9个因子均值上升了12.7%至18.5%,躯体化、抑郁为中等效应,其余因子为大效应;2009年之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改善,除敌对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均值下降了0.1%至2.8%,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为小效应,其余4个因子未达到小效应。性别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职业类别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显著。(2)经济报酬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经济报酬与强迫等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N期的经济报酬显著影响第N+1期的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和第N+3期的强迫、偏执、抑郁因子。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横断历史分析结果及薪酬统计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了经济报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在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较长时间内,经济报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呈现出平稳性,研究结果推进并丰富了付出-回报失衡理论。  相似文献   

13.
高中华  赵晨 《心理学报》2014,46(4):552-568
为探讨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影响, 以国内某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位于北京、杭州、西安等地7家分公司的545名员工为样本, 采取问卷调查法在两个不同时段获取数据, 考察了角色压力(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超载)在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干涉工作这两种对偶冲突模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角色压力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工作满意度在角色压力和离职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分析工作家庭冲突的深层原因并采取恰当的干预策略, 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IT企业员工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索压力源、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所有压力源和控制型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有显著相关;对男性心理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人际关系、角色模糊、工作家庭平衡、职业发展,且控制型应对方式在角色模糊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对男性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角色冲突和控制型应对方式;对女性心理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家庭平衡,对女性身体健康起预测作用的压力源为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5.
We quantitatively integrated 169 samples ( N = 35,265 employe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following 7 work-related stressors with job performance: role ambiguity, role conflict, role overload, job insecurity, work–family conflict,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situational constraints. Overall, we obtained a negative mean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job performance measure and each stressor included in our analyses. As hypothesized, role ambiguity and situational constraints were most strong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the other work-related stressors. Analysis of moderators revealed that (a)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of role overload and performance was higher among managers relative to nonmanagers; (b) publication year moderated the relation of role ambiguity and role overload with performance, although in opposite directions; (c) the correlations obtained for published versus unpublished stud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d) using the Rizzo et al. scale of role ambiguity and role conflict decreased the magnitude of the correlations of these stressors with performance, relative to other scale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 stressors, especially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multiculturalism is a dominant feature of the workforce. This study used a sample of 397 employees in variou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rganizations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Path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g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role conflict and positively to role ambiguity, and that nationa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ole ambiguity.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role conflict directly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s job satisfaction, whereas role ambiguity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s job satisfaction. Role conflict (directly), role ambiguity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nd positively influence absenteeism. Both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negatively influenc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tendency dimensions of attitudes toward organizational change, while role ambiguity directly and negatively influences cognitive attitude towar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lines of future research, and contribution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心理健康内隐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边玉芳  滕春燕 《心理科学》2003,26(3):483-486
本研究在对3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中小学教师认为的教师心理健康的30个特征。以此基础上编制了正式的调查表,以杭州市12所中小学的464名教师为调查对象,要求他们对各特征的重要性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认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应具有道德品质、人际关系、责任感、自我效能和情绪、创造力、工作态度和素质六方面的特征;中小学教师普追认为比较重要的心理健康的特征有责任心、爱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工作认真踏实、待人处事客观公正、积极进取、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性别、年龄、学历等因素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内隐观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考察新冠疫情期间,工作-家庭冲突是否通过职业倦怠增加中小学教师抑郁水平,以及心理弹性是否调节该中介作用。1127名中小学教师参与线上调查,完成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问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及中学教师心理弹性量表。结果发现:(1)大多教师疫情前后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的状况变化不大,少数教师疫情期间工作生活情况、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状况变差或好转;(2)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职业倦怠呈正相关,三者均与心理弹性负相关;(3)控制额外变量后,职业倦怠是工作-家庭冲突与抑郁间的中介变量,在疫情期间工作生活状态更好、更差以及与疫情前后没有差别的教师中均成立;(4)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好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对于感知疫情后情况更差的教师,心理弹性调节了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因此,缓解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弹性可减少中小学教师抑郁,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的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目的是考察心理健康从业者的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769名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填写了研究者自编的有93个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问卷,其中2个从本问卷中抽取的5点量表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主因素分析表明,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可分为三类: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单位支持、工作负担过重。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职业压力的非专业因素有: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全职或兼职,场所是否专用,以及每周咨询的小时数。在专业因素中,督导和培训能显著地缓解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治疗中的困难情况会显著地引发心理健康从业者的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