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两时点纵向问卷调查,探讨主动性人格与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主动社会化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主动社会化行为在主动性人格和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2)政治技能对主动社会化行为在主动性人格和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当政治技能水平上升,主动性人格通过主动社会化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及任务绩效的预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两时点纵向问卷调查,探讨主动性人格与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主动社会化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主动社会化行为在主动性人格和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2)政治技能对主动社会化行为在主动性人格和组织公民行为、任务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当政治技能水平上升,主动性人格通过主动社会化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及任务绩效的预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谢俊  严鸣 《心理学报》2016,(10):1314-1325
基于压力转换理论,考察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的调节机制,尤其是应对策略对整个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通过对9家企业的249对上下级匹配问卷分析发现,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而言,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负向关系更弱;主动性人格正向影响积极应对策略,负向影响逃避应对策略;积极应对策略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采用积极应对策略时,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关系更弱;积极应对策略中介了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拓展了主动性人格、应对策略及职场排斥的关系研究,也从排斥应对的视角为实务界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来自36个组织的223名员工为被试,通过上级、同事和员工自评三方配对的问卷数据,研究探讨了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高承诺组织对员工建言行为(包括上行建言和平行建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员工知觉到组织内的职业机会在高承诺组织和上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高承诺组织和平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绩效在知觉到职业机会和上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人际关系在工作满意度和平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4)不光如此,工作绩效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知觉职业机会-上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人际关系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工作满意感-平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文章最后对所得结果、理论和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佩  徐渊  石伟 《心理科学》2019,(2):407-414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人与情境互动理论,研究探讨了个人-组织匹配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2家餐饮连锁店225位员工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正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员工工作敬业度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此外,分别作为情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的主管支持、员工主动性人格对个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主管支持的程度越高,个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关系更强;而对于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个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反而更弱。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考察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的影响及其以团队员工的共享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为中介的作用机制。采用团队领导—团队员工匹配问卷的调查方法,使用29个团队的样本数据对相应的多层次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员工的共享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分别和同时在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之间起到完全的跨层次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员工情绪以及情绪调节的视角,考察了资质过剩感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534名企事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资质过剩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工作愤怒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员工资质过剩感与其工作愤怒的正向关系有不同的调节作用,认知重评方式有助于缓解资质过剩感对愤怒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而表达抑制方式的调节作用恰恰相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了情绪调节在工作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
斯宾诺莎与马基雅维利的联系,一直是政治哲学史上悬而未决的难题。根据当代"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两种理论路径,斯宾诺莎至少具有两种可能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面向:一是斯宾诺莎"理性自由"的哲学,它与推崇"积极自由"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有关;二是斯宾诺莎对"国家理性"的贡献,它证明了斯宾诺莎如何效仿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技艺,同时拒斥霍布斯的守法国家理论。基于斯宾诺莎对哲学与政治之关系的一般看法,他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本质上是用纯粹政治的手段来达到超越政治的哲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353名乡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以及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组织政治知觉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公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在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双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沈伊默  袁登华  张华  杨东  张进辅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09,41(12):1215-1227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组织支持感(POS)和组织外在声望感知(PEP)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组织认同和自尊需要的角色和地位。采用结构方程建模和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23家企业的员工和主管的配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234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POS对组织认同有着直接的显著影响, 并完全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对两种组织公民行为(注重个体的和注重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 (2)PEP对组织认同也有着直接的显著影响, 并完全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对两种组织公民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 (3)个体的自尊需要对POS和组织认同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但对PEP和组织认同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333名国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探索了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内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员工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仁慈领导负向预测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内自尊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内自尊和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即面子意识越高,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不光如此,面子意识还调节组织内自尊对“仁慈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领导—下属配对问卷调查方法,从认知观与关系观视角检验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下属任务绩效与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机制,具体包括战略定向与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下属的任务绩效与组织公民行为正向关系显著;战略定向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下属的任务绩效以及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领导认同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下属的任务绩效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领导认同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认同的影响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0余名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的员工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和分层回归分析对组织政治知觉、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组织政治知觉对工作投入和组织认同有直接的消极影响;(2)组织政治知觉通过组织认同的中介对工作投入有间接的消极影响;(3)在组织政治知觉的三个子维度中,只有薪酬与晋升子维度对工作投入和组织认同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近代国家理性学说的发展史上,马基雅维利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关于政治行为之目的、手段、结果以及政治情境中“必然性”的论述,揭示了国家理性学说的基本要点;他对宗教、道德、法律与政治之间关系的阐述,表明他是现代国家理性学说的开创者;围绕“马基雅维利主义”所产生的争论事实上都与国家理性问题本身的困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各种诠释进路与他的国家主义本身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314名企业员工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调节层级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考察了工作不安全感在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政治知觉对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数量性工作不安全感正向调节着组织政治知觉对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消极影响,而质量性工作不安全感则负向调节着组织政治知觉对情感承诺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晨  高中华 《心理科学》2014,37(3):729-734
本研究以来自5家公司的272对主管与员工之间的配对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员工政治自我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自我效能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当员工政治自我效能较低和较高时,组织公民行为都比较低,而当他们的政治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时,组织公民行为最高;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减弱员工政治自我效能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60~70年代,Christie创造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心理学构念,而Exline,Geis和Bogart开创了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道德心理研究,后继研究者继承并不断完善他们的实验方法,探讨了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不道德行为(尤其是欺骗和逢迎)、道德判断(包括道德观和道德推理)、道德教育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有证据证明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不道德行为存在密切关系,但两者是否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仍存争议,不过多数学者一致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不道德行为缘于其道德判断和道德教育,他们决策时将传统道德标准排除在决策标准体系之外,因此描述他们道德判断应采用"非道德"而不是"不道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员工为了企业利益而做出的违背社会价值、道德习俗、行为规范和法律等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导致的各种悲剧不断上演。然而, 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UPB的影响因素和积极作用方面, 对其潜在的危害性重视不足。鉴于此, 从多层次视角研究UPB的负面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首先, 考察UPB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及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和内疚的中介作用。其次, 创造性地提出组织UPB的概念, 并考察其对组织长期绩效的负面效应以及企业声誉的中介效应。最后, 进一步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考察企业UPB和员工UPB对顾客主动绩效的影响以及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和顾客知觉到的员工组织化身的调节效应。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丰富UPB的相关理论, 而且对遏制这种行为的进一步漫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邢志杰  贺伟  张正堂  蒋旭婷 《心理学报》2022,54(9):1093-1105
基于工作场所中具体积极情绪的理论模型和内隐领导理论, 探究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 具体是检验了崇敬感的中介作用和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一项问卷调查研究(193份上下级配对数据)和两个情境实验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伦理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崇敬感; 崇敬感能够中介伦理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作用, 但对任务绩效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此外, 员工的伦理型领导原型会强化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崇敬感之间的正向关系, 即相比于拥有低伦理型领导原型的员工, 拥有高伦理型领导原型的员工更容易对伦理型领导产生崇敬感; 崇敬感能够中介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主管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员工行为及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法,检验主管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对员工行为及绩效影响的双路径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563份上下级配对数据,结果显示:主管认知信任通过注意聚焦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主管情感信任则通过情感承诺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即一方面直接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和个体指向公民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承诺间接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并且,主管情感信任对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作用要大于认知信任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