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2.
卓珠尹 《天风》2001,(8):29
世界就是这样相对于人的灵魂而存在。美是一种对于宇宙的表达,而上帝是真善美的源头。有人认为:不信上帝的人所作的都是恶,即便他们做了好事也是恶的,甚至他们的宗教、艺术、哲学等也都被视为不好的。那么教会外是否存在着真、善、美呢? 我认为教会以外也存在着美善。应该看到,不仅仅只是基督徒乐善好施。同样,一些非基督徒也会这样做。像白求恩、雷锋,他们具有伟大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自我牺  相似文献   

3.
刘聿贵 《天风》2002,(10):4-6
物质世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属于上帝的还是属于魔鬼的?能否正确地理解,会成为基督徒人生观与价值观直接或间接的导向;对信徒的灵命追求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的影响。那么,“世界”指的是什么?他的范畴有哪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它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达尔文主义?它是一种无神论,给了19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当头一棒,查尔斯·霍齐(CharlesHodge)就是这样认为的。然而果真如此吗?达尔文主义宣称,所有的生物,现存的或已绝灭的,都是经过漫长、缓慢的自然变异———进化———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从单一粗糙的原始物种,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如果你把这种观点视作是“否认上帝”的基础,我当然无法阻止你;同样,我也无法阻止你,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试图去推斥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种科学理论。但是,我可以证明,你对它的推斥从历史上来说是找不到太多…  相似文献   

5.
俞国良 《天风》2002,(10):28-29
上帝的作为究竟是创造,还是拯救?是救恩为了创造,还是创造为了拯救?是否只是和救恩相关的事物才可以称得上“善”?基督徒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否仅限于选民的标准?基督徒是否对文化有责任?如果有,是否仅限于批判和解救文化的责任?外在于教会的文化中是否有上帝的美意?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创造世界的上帝是绝对的善,他不可能在世界上创造出恶,那么,世界上存在着恶应该怎么解释呢?奥古斯丁的答案是,恶就是善的匮乏,就是非存在.善是模仿统一的秩序.作者以此为起点,梳理了奥古斯丁的一些思想,包括上帝、绝对真理(Veritas,Truth)、真理(verum,truth)、善、恶、理性、感官、本性、秩序和无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作者也澄清了一些学者对奥古斯丁善恶形而上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9)
正[问]我已信主多年,知道祷告是基督徒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但圣经上不是说"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参太6:8)吗,为什么我们还要祈祷?王迪弟兄[答]王弟兄,你好!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必要,因为祈祷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和上帝交往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我们借助祈祷操练与上帝相遇,亲密无间,每时每地,在我们自己的言语思想和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8.
上帝特别祝福和看重婚姻家庭,基督徒也特别通过婚姻家庭做出美好的见证.基督徒的婚姻观可从三方面表达:婚姻的来源,婚姻的原则,婚姻的生活. 一、婚姻的来源在哪里? 表面看来男女相识、相爱,决定终身,是来源于男女当事人或其父母长辈.但婚姻的真正来源是上帝.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上帝造"配偶"、设婚姻、建立家庭,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里.在《创世记》2章18至24节中,说明了四点: 1."配偶"是上帝造的."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那人"是指人类的始祖亚当,是个男人."配偶"就是指另一半,即22节提到的"女人",叫夏娃.说明婚姻、家庭是上帝设立的.  相似文献   

9.
蒿志强 《天风》2017,(6):12-13
<正>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基督徒在教会里可以做买卖吗?有人说要看你出于什么动机,有人说基督徒不可以把教会当做推销或做买卖的地方,还有人说不可因为信徒关系向别人推销东西。基督教会在地上自一开始便面对一个挑战,就是要为经济生活发展出一个基督教的道德景象。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太6:24)这  相似文献   

10.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是蚂蚁眼中的上帝,上帝眼中的蚂蚁。 记得看时我还会心地笑了,觉得写出这句话的人,不是个天才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把蚂蚁·人·上帝之间的关系给写绝了。不是吗?上帝主宰着我们人的命运,我们人不是同样可以主宰蚂蚁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1.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人在世上免不了有纠纷,往往是各执其理,各不相让。若是基督徒,他会委屈地说:“上帝知道我有理,虽然没有人判断我有理。等到上帝面前去评理吧!” 到了时候,上帝怎么评理呢?上帝公理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彻底悔改     
今天,各地都有很多人以不同的动机拥进教堂或聚会点,这当然令人欣喜。难道所有进出教堂的都是基督徒吗?我要问:朋友,您经历悔改重生了吗?如果您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我想问您一句:您彻底悔改了吗?  相似文献   

13.
君子之思     
《天风》2015,(6)
<正>(一)生生神学2010年4月,袁益娟的《生生神学——汪维藩神学思想研究》出版。导师牟钟鉴、段琦在"序言"中写道:汪本人神学的主题,突出一个"生"字,即突出一位动态的生生不已的创造生命、维系生命、广生万物的上帝;一位体现上帝始生万物之至善的、"开生灭死"、拯救生命、成全生命、完善生命的耶稣基督……而这些神学最重要的是落实在中国基督徒身上,要使他们成为"以护生为大德与至善,以至诚应天,保护生命,扶植生命,直到个人修养上借助天力,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14.
以善胜恶     
董惠珠 《天风》2003,(8):23-23
经文:太5:38-39 罗12:17 在基督徒的一生中,属灵的争战时常发生,若是以善胜恶,就是胜利;若是以恶胜恶,就是失败。以善胜恶可以截止罪恶,而以恶胜恶,则是增长罪恶。 创世记中该隐是有罪的,要胜过该隐的要比该隐更恶;拉麦是凶狠的,要杀害拉麦的就要比拉麦更凶狠。 基督徒若不以善胜恶,就是站在神仇敌的阵线上,是帮助了神的仇敌,在属灵  相似文献   

15.
有一端优美动人的经文,相信每位基督徒都耳熟 能详。猜得到吗?她就是我们天天诵念的天主经。现 在,让我们离开烦杂的事物,分享下端经文吧。 “我们的天父!” 诸位,当我们这样向天父呼号的时候,我们是否 会感觉得到,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竟称宇宙万物 的主宰为父!我们是什么呢?有一个小故事,或许会给 我们一些启发。故事是这样的:在一块碧绿的草场上, 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在快乐的放羊。这时,有一 位神父路过这里,看到了小女孩,便向她走了过来。 “小姑娘,会念天主经吗?”神父向小姑娘提出了这个 问题。“噢,我只会…  相似文献   

16.
李汶道 《天风》2004,(11):32-33
基督徒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一切赚钱的行为都是邪恶的。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拥有较多的钱,基督徒也不例外,因为你可以拿去解决人的需要和自己生活的需要。 基督徒不是越穷越好、越穷越属灵,圣经里没有这样的道理,基督徒应该各样都是富有的人,这才是圣经的真理,因为上帝是让无变为有的上帝,是叫贫穷走向丰富的上帝!  相似文献   

17.
有位退休教师在闲谈中说:“佛教是不是迷信,我不清楚,但佛教劝人多作善事,多积德,图个好报,对人对己都是有益的。” “不思善,不思恶。”我在一旁插了一句。 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睛望着我。还是那位退休教师先开口道:“不思恶,不作恶当然是对的,反过来就要思善、行善、劝人向善。你恶不思,善不思,是走中间路线?” 他误解了。但要回答这个问题是极困难的,因为善恶双遣既违背了常人的逻辑,又似与传统道德规范相悖。于  相似文献   

18.
孙天人 《天风》2006,(22):34-35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不错,“生老病死”确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人生由“摇篮”到“坟墓”难以避免的过程。圣经说是上帝的“定命”(参来9:27),可是孔子却说:“未知生,焉知死?”看来这位誉为圣贤的学者对生死等问题似乎亦感茫然!但这对基督徒来说则不十分困惑,因为有基督福音的光照。所以孔子也说:“早闻道,夕死可矣!”因为孔子时代他无缘得听基督的福音。而今天的基督徒就可以圣经的启导解读“生老病死”了,从而能明白“生老病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陈丰盛 《天风》2016,(4):34-35
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我们与天父的关系里。曾有一位弟兄说:"我从小就在基督徒家庭中成长,我心目中的父亲形象,直接影响着我与上帝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我总是要在他严肃的目光中寻找答案;母亲总是拿父亲来治我们,经常吓我们说:‘你再这样,晚上我告诉你爸爸!'若是能够看到爸爸的笑脸,  相似文献   

20.
刘晓霜 《天风》2005,(11):47-47
在一个城市中,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了。一天清早,他来到教堂中,跪在那里向上帝祈祷:“亲爱的上帝,求你怜悯,也求你施恩于我,赐给我一份工作,因为我现在失业了。”然后欢欢喜喜地回家了。显然,上帝似乎在忙于其它的事物,好像没有应许他。几天过后,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来到这所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