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 (熟人 )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 ,强调的是伦理性 ;而西方法律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 ,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 ,体现了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治精神。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既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失灵问题 ,又有法律诚信的缺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传统伦理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高等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关于诚信建设的伦理学思考——诚信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裕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甚至相悖的社会问题 ,其中“诚信缺失”或“信用危机”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目前 ,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关系到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也成为学术理论界着力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各个学科都从各自的角度 ,对诚信缺失的原因、诚信建设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我国伦理学界近几年来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情…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种诱惑日渐增多。对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仅靠正面教育和道德约束来建立诚信观念是远远不殉的,还需要一些硬性的约束。本文从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由此引出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意义及构想。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道德.但是,传统的诚信和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有着形式和内容甚至精神实质的差别.现代市场经济的诚信是信用式的,传统的诚信是信任式的,它强调的是信于言、信于心和信于性,即尽言、尽心和尽性.  相似文献   

7.
由诚信严重缺失而引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已使社会诚信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伦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在伦理学的视阈中,诚信道德产生的本源是一个根本性问题.采取因素分析法可以发现,诚信之德的缘起与人类的社会交往性、人类行为的思想支配性以及人的利己自然倾向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网络社会交往是现实社会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网络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根源及其影响,指出治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群体自身的规范,还需要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诚信缺失及高校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入手,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教育对策。期望本文对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信用问题日益凸现,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医患诚信问题严重地挫伤了医患感情,医患间不信任情绪不断加深.关注和研究我国医患关系中的诚信伦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信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各领域大量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信任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了造成信任缺失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信任度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志友 《学海》2005,(3):147-151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江苏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拥有社会诚信的良好环境,然而信用缺失行为在现实社会中却普遍存在,这迫切需要提高人们的信用观念,加大诚信建立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企业诚信及其实现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诚信本质上是体现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的伦理应然性。企业诚信既是企业信用的观念前提,又是企业信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主体品质和主体精神的积淀。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企业诚信的必要前提;健全的市场秩序是企业诚信的重要条件;社会文明状态,特别是社会价值导向和社会风俗时尚,也是企业诚信得以确立和维持的重要的宏观条件。一些人把企业诚信问题仅仅归结为企业家的个人品质问题,一些企业家则寄希望于市场秩序完善之后再来讲企业诚信问题,这两种看法都是非历史的,也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4.
以诚信进德立业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 ,其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我国社会出现诚信危机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够完善 ,对背弃诚信行为的惩治滞后 ,或失信行为的市场代价在权力的支持下得到消解 ;另一方面是人们普遍缺乏法律和契约意识 ,使骗子的交易成本极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诚信美德的主要途径是 :优化社会法治环境 ;完善市场竞争 ;政府及其官员的榜样示范 ;健全维护诚信的物质保障体系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道德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德危机问题突显,出现了缺乏诚信、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冷漠、社会不公等严重问题,成因包括信仰缺失、市场经济的道德悖论、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职能存在问题和政治权力腐败等。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危机,要保持意识形态领域有序发展,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主体、正确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并树立正确政治伦理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强调作为道德规范的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传统诚信观念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新的内涵 ;指出了诚信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诚信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新时代深入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价值理念能够促进形成公民道德生存发展的新样态,推动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化,激活中华传统诚信文化的有益成分,有机促进诚信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相互融合。进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进程中,对克服因诚信危机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传承中华传统诚信思想,弘扬诚信美德,构筑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价值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诚信既是一个价值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系统中有着独特的道德价值。在我国现阶段,产生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面临缺失的困境,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陌生人社会"交往原则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竞争原则。要实现诚信道德重构,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加强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诚信文化涵育,建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内涵也基本相近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根源 ,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诚信观各有长短 ,新型诚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 ,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吸取中国传统诚信观重自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诚信观重他律、重契约信任的合理因素 ,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人信用机制、加强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 ,打造“诚信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诚信思想无论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还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包括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要求,诚信是为政治国的基本原则。这些思想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缺失诚信思想的现象;其次剖析了大学生的诚信思想缺失的成因;最后重点讲了《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