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的公共性转型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凸显出的由于诚信缺失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诚信和诚信缺失的应对问题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话题.诚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性,但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诚信在性质上呈现出去本体论、公共性、制度性特征,由此引发了现代社会诚信问题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2.
医患诚信问题探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近些年,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信用问题日益凸现,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医患诚信问题严重地挫伤了医患感情,医患间不信任情绪不断加深。关注和研究我国医患关系中的诚信伦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滋生,信用问题日益凸现,医疗行业也深陷其中.医患诚信问题严重地挫伤了医患感情,医患间不信任情绪不断加深.关注和研究我国医患关系中的诚信伦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 ,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亲缘 (熟人 )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范畴 ,强调的是伦理性 ;而西方法律文化中的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之上 ,它强调的是规范和监督 ,体现了平等、自由与正当权利的法治精神。当代中国社会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在社会结构、伦理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诚信危机现象 ,既有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失灵问题 ,又有法律诚信的缺失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传统伦理诚信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5.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内涵也基本相近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根源 ,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诚信观各有长短 ,新型诚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 ,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吸取中国传统诚信观重自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诚信观重他律、重契约信任的合理因素 ,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人信用机制、加强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 ,打造“诚信中国”。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与信任缺失——对防艾工作功利主义导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为干预”作为防治艾滋病的手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有效的行为干预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目前的功利主义导向,阻碍了行为干预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失,影响着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在公正论的基础上,建立防艾共同体才能解决因为功利主义导向引发的信任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网络社会交往是现实社会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延伸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网络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的表现、根源及其影响,指出治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诚信缺失问题不仅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群体自身的规范,还需要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各种诱惑日渐增多。对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仅靠正面教育和道德约束来建立诚信观念是远远不殉的,还需要一些硬性的约束。本文从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由此引出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意义及构想。  相似文献   

9.
高等医学院校诚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诚信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而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行为上缺乏诚信自律,教师在其行为上对学生缺乏诚信激励作用,教学内容同样呈现诚信缺失现象,学校必须在学生的诚信意识、教师的诚信教育观念,以及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加强诚信教育,以呼唤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两难的行为动机研究认为,害怕和贪婪是人们选择不合作的原因。信任的心理学研究为社会两难的合作行为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即害怕被利用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博弈者对对方的信任的缺失。鉴于传统社会两难范式存在难以区分信任和合作两个因素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信任一合作”二阶段模拟实验,通过操作重复信托博弈中的信息反馈,研究虚拟多人信托博弈中初始信任和基于经验的信任对随后的公共财物两难博弈中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始信任对基于经验的信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它对合作行为的作用远不如随后的基于经验的信任;(2)基于经验的信任水平高的被试在随后的公共财物两难博弈中也表现出较高的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2.
信任是现代社会良好运行的必要条件,很多信任危机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思考当今社会的信任问题不能光从当今社会入手,本文从社会关系的历史维度变化入手,分析信任这一因素在社会中的发展变化与作用体现,来更好的看待信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诚信思想无论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还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是重要的道德规范,《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包括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要求,诚信是为政治国的基本原则。这些思想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大学生缺失诚信思想的现象;其次剖析了大学生的诚信思想缺失的成因;最后重点讲了《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修养培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朱秋锦  张帆钟年 《心理科学》2021,44(6):1461-1468
本文基于以往理论,提炼出人际交往中影响信任的两大因素:关系因素和个人特质因素,通过两个情景启动实验尝试探索亲疏关系、可信赖特质(能力、善意和诚信)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及其作用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亲疏关系除了可以直接预测人际信任之外,还可以通过感知被信任者的可信赖特质产生间接影响。此外,个体的人情取向可以分别调节亲疏关系对感知被信任者的能力、诚信特质的效应和通过感知被信任者的能力、诚信特质影响人际信任的间接效应,并且作用的主要对象是关系网中的熟人。本研究对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在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人际信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宗教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民众对之态度如何?基于已有研究的缺失,本文从信任的视角来展示佛道耶等诸教当前的社会形象。同时,考虑到近代以来影响国人对宗教形象判断的两大因素: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我们基于长三角调查数据,以民众对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任为因变量,科学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为核心自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民众的信任次序从高到低为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道教。科学主义态度对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任有抑制作用,但对民众之于佛教的信任无显著影响;文化民族主义对佛教无实质影响,对道教信任有促进作用,对天主教和基督教则表现出抑制效果。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中国宗教的"多样但有限多元"之社会处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诚信缺失及高校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入手,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教育对策。期望本文对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道德危机到存在危机——重建社会信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问题是道德危机,也是存在危机,体现在人的生活空间、制度空间与交往空间三个层面。生活空间中,食品安全问题构成人的生存风险与消费焦虑,需重建存在的保护性茧壳;制度空间中,制度供给不足和执法不力导致约束机制失效,需提高政府公信力、专家信任度和完善法律法规以重建社会信任;交往空间中,杀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信任缺失的信号,造成个体存在的孤独感。因此,重建社会信任需守护对熟人的情感信任,建立对陌生人的基本信任,以及培植对人信任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8.
风险与信任     
现如今,新的需要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国外有些学者把当代社会称为"风险社会"。在这样的社会,满足需要的方法引出新的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更多的问题。但是,不管是在宏观还在微观层面上,信任显然比不信任的管理成本低。信任(trust)与信心(confidence)又有所不同,某种程度上,信任包含信心。但在现实生活中,信任缺失的情况又普遍存在。不管政府或者个人,其实都需要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这些策略会帮助政府或者个人看清潜在的危险,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股指却逐级下滑,股市与宏观经济出现完全"背离"的走势,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投资功能及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在逐渐弱化。中国股市边缘化趋势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投资者对股市监管当局信心和信任的丧失。股票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推进和实施诚信监管,提高监管公信力,恢复市场信心,实现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辛自强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12):1951-1966
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确定的事实:人际信任逐年衰落。虽然已有研究一致证明信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 很少有文献阐明市场经济发展对信任的影响。整合近年来各种新获得的宏观和微观证据可以发现, 市场化对信任存在抑制作用。具体来说, 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 市场的动力属性充分彰显, 鼓励人们逐利和竞争, 激活了人们的创富热情, 但也造成经济人信念的流行, 破坏了信任者对人性的乐观预期; 然而, 相应的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发育不足, 无法充分保护信任者。最终, 市场化在消蚀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信任, 致使信任下滑。因此, 建立基于规则的、诚信的市场经济是阻遏信任衰落乃至重建信任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