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宗教和人权的冲突是目前存在的重大国际伦理问题。其实,宗教不应当是神圣命令的道德形而上学,而应当是祛恶求善的形式。因为人是上帝的创造者,上帝只不过是人的创造物,所以上帝的祛恶求善的普遍性价值形式正是人的祛恶求善的普遍性价值形式。由于人权是人人应当享有的普遍性道德权利,因此人权就是祛恶求善的实体内涵或价值基准。任何践踏人权的教义和宗教行为都是恶,任何尊重人权、保障人权的宗教行为都是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存在论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构成中国古代性恶论的前提和根据。从价值论层面而言,古代性恶论者主张抑恶扬善或存善除恶。这就导致古代性恶论的悖论,一方面在存在论上肯定"恶"有存在的事实和根据,另方面在价值论上却否定"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正是因为性恶论者最终的价值取向是使人成善、为善,性恶论和性善论在善恶问题上是殊途同归的:在存在论意义上是殊途——性恶论者道性恶而性善论者道性善,而在价值论意义上是同归——为善。但在去"恶"、除"恶"的正统思想之外,宋明时期的功利学派却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继善成性"是易学哲学的重要问题.朱熹解释"继善成性"总体上不是为字义的通顺,而在为他的理学本体论作论证.理上气下的基本原则通过易学的语言进一步得到贯彻.善与性、天与人、未发与已发、天理流行与人物成性等,虽也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密切关联,但又不能将一般天理与已具形质的人性混淆起来."继善成性"说的优长,就在于它将由天至人的生成序列,解释为一个以天道为本而构筑本性的思辨逻辑,同时兼顾个体形质生成带来的特殊性.而本性只是"存"而非"成",以卫护本然之性纯善无恶的假定.  相似文献   

4.
荀子虽主"人之性恶",但又谓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在哲学史上,学者对此"质具"与"心性"的关系曾有"质具"属性说、"质具"与"性恶"矛盾说、"质具"属心说以及"质具"属心又属性说等几种不同的形态;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以"质具"问题为线索,则在历史上又演化出"性恶论"、"情恶论"(性朴论)和"心恶论"等不同的说法。荀子言性恶之目的原不在讨论"自然之恶",而在说明道德之恶,但道德之恶预设了责任概念,而责任概念又预设了选择自由。若谓在荀子那里,"质具"乃是人成就德行的主观根据,而这个意义上的"质具"乃从"天君"之心上来理解,那么,此心便有理由为"恶"承担责任,如是,"心恶说"在理论上便有其成立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儒家论"善"始终围绕着天道人性概念展开,认为符合天道人性的事物才可能是"善"的,反之即为恶,因此,天道人性既是"善"的来源,也是"善"的评价标准.先秦孔孟,以仁释"善",突出"爱人";荀子及汉代儒学家则以"礼"释"善",讲求养人之欲又有所克制;宋明理学家视"天道阴阳"为"善",强调阴阳平衡;明清启蒙思想家释"善"为"中",着重于人欲之各得.这些"善"的内容虽在许多方面彼此存有差异,但始终都以人我和谐目标作为主线一以贯之,反对一方绝对地压倒另一方.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成功证明了"正义就是幸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面对的挑战对于政治学是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智者认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无权无势的正义者幸福而不义者不幸福,不义者只要通过最大的不义以权谋私就能获得超乎寻常的"强者幸福".柏拉图在回答中,首先调换了"正义"的含义,结果他所得出的所谓真正正义("内在正义")对于许多人来说显得恰恰是"不义",是灵魂中的理性压制欲望和政治中的君主集权等级精英制;这令民主派愤怒.而柏拉图又认为掌权者应当是哲人,这自然又令贵族派愤怒.在得罪了几乎所有人之后,柏拉图却又证明大权在手的哲人在"正义的国度"中也不幸福.由于现时代中相信智者的"聪明人"越来越多,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工作究竟是否令人信服,就不仅有学术的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值得人们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自由观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纯粹理性批判》表面上是讲认识论,实际上却是在为人的自由开辟道路,《实践理性批判》虽主要讲道德,“而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理由”。①本文试图在对康德自由观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理清其逻辑进程。一、康德自由观的历史考察1.苏格拉底与智者派:善与恶的冲突古代希腊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美德是天生的,它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他说:“没有人自愿趋恶,或接受他认为是坏的(结果),趋恶避善是不合人的天性的。”②人们之所以会作恶,只是…  相似文献   

8.
陈坚 《宗教学研究》2005,46(3):91-97
谈"善"论"恶"是宗教中的永恒话题,但宗教中的"善恶"并非仅仅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善恶,而是包括宗教修持意义上的"善恶".一般而言,"善"是有助于宗教修持的,但是贝施特和智顗却分别站在犹太教和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立场揭示了"恶"对于宗教修持的积极作用,阐明了"恶"的宗教价值,尽管他们所说的"恶"的内涵不同.其中贝施特主张"恶"中分有"善"的神性,通过"恶"可以回归上帝;智顗主张"恶"中本具"善"的"实相",通过观"恶"的"烦恼心"可以达到解脱.可以说,在"恶"的宗教价值这个问题上,贝施特和智顗进行了一次跨宗教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谈佛教词语"业"向"孽"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词语"业"在汉译佛经中可指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之业,后来在中土文献中多用来偏指"恶业",宋元以后又开始逐渐被"孽"所替代,而其大量替代主要发生在明清之际.本文描写了这一嬗变过程在词义演变和词语更替上的发展轨迹,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道德情感问题上,牟宗三批评康德情感与理性二分,将道德情感排除在道德法则的根据之外,致使道德的兴趣无法解明,纯粹理性无法实践,自由自律成为虚说。牟宗三也批评伊川、朱子"性情对言"与"心性情三分",致使性理的道德性、道德力减杀,沦为他律道德。同时,牟宗三警惕阳明后学因无真实工夫而"情识而肆",将道德之情与欲念之情混淆,一味留恋自然、洒脱之光景而流于狂荡。牟宗三认为,依正宗儒家义理,必须在"以心著性""本心即理"的架构下将道德情感复原为即心即理的"本体论的觉情",从而证成自律之实义,说明道德实践所以可能的先天根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福建省霞浦沿海渔村和福安沿江集市的妈祖婆信仰为例,比较二者在鼎建宫庙、信仰人群、置办庙产、祭祀活动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闽东咸水区与淡水区妈祖信仰的地方性特征,以及妈祖信仰从闽东咸水区传播到淡水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The paper presents an argument against a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logic according to which logic spells out a specific kind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that is somehow inherently related to our factual reasoning. In contrast,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always an empirical question as to whether a giv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 really does captures a principle of reasoning. (More generally, it is argued that it is not meaningful to repla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 thing by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a priori analyzable structure without paying du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it really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thing in question.) It is proposed to elucidate the situation by distinguishing two essentially different realms with which our reason must deal: the realm of the natural, constituted by the things of our empirical world, and the realm of the formal, constituted by the structures that we use as prisms to view, to make sense of, and to reconstruct the worl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vantage point may throw light on many foundational problems of logic.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元霄节过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我的朋友小金把我及郭某一行6人叫去帮他装潢室内屋顶,那是一间拥有180平方米的方形大客厅,从墙壁到屋顶全用壁板装饰。今日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吊顶。首先把木板拼凑成的华丽图案镶嵌在室内屋顶之上,把用水泥抹平的天花板罩住。按照枝形吊灯悬吊的位置,把顶灯固定在设计好的位置上,然后沿四周边沿装置上霓虹灯,让入夜的客厅放射出令人迷醉的流光异彩。我们首先在室内摆放起用圆木搭成的三角支架,再把一块5公分厚的硬铁板搁置在支架上,高度为人站上去正好可以进行装潢操作。当我们6个人把用作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