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哲学史研究和哲学研究具有一种特殊、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①这当然不是试图将哲学变成一个杂然纷呈的哲学史上的各种观点、意见的集合,更不是浅薄地主张哲学应当是一个关于哲学的历史故事集,而是深刻地揭示了哲学思想的历史特性,将它建立在人类思想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之中。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由分析哲学家所一般持有的观点,这  相似文献   

2.
许为勤 《世界哲学》2006,(4):106-108
多卷本学术版《西方哲学史》的写作,本着“哲学即哲学史”的基本见地,不作哲学编年史式的介绍,而重在理解各种哲学思想的内在理路以及各种哲学思想之间在理路上的关系,主张将哲学回到第一哲学的层面来思考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儒家哲学》是梁启超晚年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力作。研读斯著 ,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许多深刻新颖的见解 ,而且能够寻绎出梁氏独特的哲学史观。其哲学史观之内容 ,约有三端 :其一 ,哲学之内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是有地域之分和民族之别的 ;其二 ,不同哲学间的冲突和调和是哲学发展的内在根据 ,社会状况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哲学发展的外在根据 ;其三 ,诠释、分化、补充和修正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梁氏在哲学史观上的系列观点 ,对于今天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立群 《哲学研究》2012,(1):78-84,97,128
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涵括了哲学的全部领域。然而,一部西方哲学史实际上只是理论哲学即形而上学的历史,实践哲学则被隐于形而上学的阴影之下,为形而上学所遮蔽。其实,实践哲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领域,应当是贯穿于西方哲学史的、异于形而上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广阔的哲学领域。该  相似文献   

5.
杨耕 《哲学动态》2012,(11):11-14
一哲学史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1]。同时,哲学史又是"思想英雄较量"的场所,正是在这种"思想英雄较量"的过程中,哲学显示出"整体的生命",成为一个"真理的王国"。问题在于,哲学不仅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写成10卷本《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又经过数年的编校,现在终于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目前相对最全面、系统、完备的中国哲学通史.全书共10卷,其中8卷为断代哲学史,涵盖从先秦至现代的内容,又特别设置了少数民族哲学史、古代科学哲学史各一卷.作者团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深厚...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吴天岳 《世界哲学》2009,(3):83-103
本文从原始文献的编辑整理和基本研究范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分别概述西方古代哲学研究和中世纪哲学研究的近30年来的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笔者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晚近古代哲学文献编订整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同时通过考察当代哲学史家对“何谓古代哲学”、“什么是中世纪哲学”等学科基础问题的讨论,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借助分析的手段重构哲学史,同时坚持在历史语境中展开哲学分析,这一崭新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极大推进了当代视野下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东方哲学史>以时间为纵轴,将公元前30世纪以来这五千年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和"现代"五卷;以地域为横轴,横向阐述东方各国的哲学思想.整部<东方哲学史>纵横结合,圆融无碍,彰显了东方哲学的个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是现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家、哲学史家。他呕心沥血,几番荣辱,无怨无悔,把一生献给了哲学,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处于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11.
以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换的哲学史背景为基础,揭示冯特心理学体系的理论性质并探明其历史命运,以澄清关于冯特的各种历史的及现代的误解。指出冯特心理学体系作为哲学是一个在现代哲学氛围中建立起来的、以近代哲学精神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因而难逃被哲学自身的历史所否定的命运;这是理解冯特心理学体系并澄清关于冯特的种种误解的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肖雄 《孔子研究》2013,(4):126-128
<正>2013年4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社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报刊媒体单位的代表11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收到论文80余篇,主题非常全面,从先秦哲学到现代哲学,乃至对少数民族哲学、地域性哲学皆有探讨。论文质量之高、内容之丰富、观点之新颖,令人耳目一新。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众所周知,19世纪对辩证法颇有贡献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中国哲学排斥在哲学史之外。这位哲学家在其著名的《哲学史讲演录》的导言部分曾声称: “东方哲学不属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题材和范围之内;我们只是附带先提到它一下。我们所以要提到它,只是为了表明何以我们不多讲它,以及它对于思想,对于真正的哲学有何种关系。当我们讲到东方哲学时,我们应该要讲到哲学;不过在这一点上应该注意到,我们所叫做东方哲学的,更适当地说,是一种一般东方人的宗教思想方式——一种宗教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4.
导论 哲学被认为是一个难以驾驭的科目,阿拉伯语哲学尤是。这一点对于一般的哲学史家如是,对于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研究领域的学者则更甚。尽管我不敢苟同,但这一观点之盛行似乎又并非毫无理由。早先那些熟稔于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史家,在他们所受的教育中并没有什么内容能够帮助改善这种疏离感。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哲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冯友兰哲学及哲学史思想观念、研究方法的剖析,寻求哲学和文学的共通之处:即在他的著作里潜隐着一种形而上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文化使命感的追求;其哲学研究方法具有世界性眼光下的中西文化、哲学比较融合的思路;他的“信古—疑古—释古”观念,“正—反—合”的历史意识和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学术素养,对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儒学哲学化是近代以来的新概念,但其所指称的内涵则可上溯到《中庸》、《易传》,而以宋明理学为高峰。哲学化是古代儒学持存自身和培养儒者的一个通道,但随着儒者在现代的缺失,加之儒学转入哲学史的研究范式,儒学进一步哲学化的条件不复存在。不过,当代人借助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尤其是对道德秩序和自我价值的重估,以外王哲学化的方式再次转入成儒之路,此可视为未来儒学哲学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贾继让 《哲学动态》2012,(2):109-110
2011年11月12-13日,由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与百年来中国现代哲学历程"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是哲学学科内部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哲学史的学习与研究是哲学研究与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从事哲学创新还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基本的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等。依托哲学史提供的哲学智慧,结合现实给哲学提出的理论问题从事哲学创新,是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因此,"即哲学史讲哲学"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一些从事分析哲学的研究者看轻哲学史的价值,进而看轻哲学史的课程与教学在哲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没有道理的。哲学史的研究方法与类型是多元的,哲学创新的途径也是多元的,而"即哲学史讲哲学"是其中最为基本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永胜 《哲学动态》2012,(11):104-105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省哲学学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全国应用哲学研究新成果交流会于2012年8月4-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党校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现将本次交流  相似文献   

20.
克尔凯郭尔在假名写作中多次或明或暗地批评黑格尔体系中缺乏伦理学,而黑格尔在其著作中却曾经详细讨论过伦理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其根源在于克尔凯郭尔对伦理学/哲学的理解不同于黑格尔以及其他19世纪的伦理学家/哲学家。他把伦理学/哲学视为是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他所遵循的不是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传统,而是被称为“生活哲学”的古代哲学传统。由此克尔凯郭尔成为了一个现代哲学的反动者、一个过时的人物,这使得克尔凯郭尔在现代伦理学史/哲学史上的地位显得有些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