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共分8编、13章,计52万余字。第一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输入”,第二编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形成及其同地主资产阶级哲学的斗争”,第三编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发展胜利与地主资产阶级哲学的彻底破产”。该书的出版为中国哲学史填补了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2.
“两”与“一”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既古老而又重要的辩证法范畴。它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始终,许多哲学家都对两、一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证和阐释。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张载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两、一范畴的内涵以及两、一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作了较前人更为深刻的阐发,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张载关于两、一范畴的理论,不仅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继承中国古代哲学优秀传统的宝贵遗产,而且也有利于科学地界定张载在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德国哲学家盧本·华尔特于1951年在柏林出版了“印度哲学史”,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起自原始时期直到泰戈尔和甘地为止的印度哲学史。他概论了18世纪至现代有关印度哲学史的著作,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印度哲学史的解说,作者也承认资产阶级的哲学史家收集了大批的资料,但他确信只有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阐明印度哲学,资产阶级的学者由于他们的立埸不同必必然对其进行曲解。作者还  相似文献   

4.
建国三十年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单就问题而言,诸如中国哲学史的对象、特点、范围问题;哲学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关系问题;对古代哲学家及其思想体系的历史评价问题;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等等,总括起来可以称之为哲学史方法论问题。其实质是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思想史常常涉及“和”、“同”。“和而不同”是一种作人的道理,也是一种文化观,这种文化观要求思想家既不能同前人思想雷同,又不同他人思想绝对对立,而是既有所继承和吸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和而不同”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当时的大思想家大多兼综百家,同时又有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为后世思想家所继承。文化思想的创新关键在于独立思考。中国古代有成就的思想家都对独立思考非常重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发展。今天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古代“和而不同”文化观的优秀传统,并增加新的内容,以利于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讨论会于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从人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哲学史,尚属草创时期,与会者就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人学问题的特点及其理论建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的界定问题与会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人学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突出中国哲学的特点,依据切实的理论史实进行研究和理论概括。有论者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7.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谈哲学的党性,第二部分讲哲学思想发展中的继承性与遗产,第三部分论哲学的发展是认识完善的过程。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说:上述三条原则是列宁研究哲学史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列宁认为,研究哲学史必须遵循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者的党性原则就是他属于唯物主义。但运用这个原则,绝不意味着抛弃客观性。就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言,党性首先表现为对这个或那个思想家作出合乎逻辑的、客观的评价。在研究哲学史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就是要求用具体的历史态度来分析历史材料。而历史的具体性耍求乃是列宁的党性原则的不可分离的一个因素。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说:按照列宁主义的解释,传统这个概念的涵义比继承性要广泛得多。传统这个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例如在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历史渊源问题,以及无产阶级对待过去的遗产问题,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列宁主义者过去和现在一直在捍卫遗产,捍卫本国以及世界各民族的唯物主义的、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传统。布尔什维主义的产生并不弃绝俄国的以及西欧的思想的真正传统。作者还进一步论证说:每个时代的世界观在形式上必然和前一时代的世界观相联系。一个时代的世界观必不可免地是从前一时代的世界观中产生出来的。一种学说总是作为另一种更早一些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或否定而产生的。最后,作者说:所以应当把传统理解为一种流派、一种学派的哲学思想的不断丰富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者在支持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路线的同时,也要利用唯心主义所提供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只是简单地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哲学遗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列宁研究过古希腊思想家,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等等。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也是对中国古代哲学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家之一.王夫之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尤突出的是他将其气本论及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运用于人道观,创立了极具特色的人学理论.这一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它既继承了儒家思想传统,又从新的思想高度对传统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人性理论进行了批判总结,从而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与影响.因此,认真地探讨王夫之的人学理论,对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实质及其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都将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落根” ,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而且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命运之现实问题 ;严肃的理论反思、理论诉求则是现实观照、现实筹划之可行性的重要保证。为此 ,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华侨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发起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2 0 0 3年年会于 1 2月 8— 1 0日在华侨大学举行。与会 80多名学者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生活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展开讨论 ,达成诸多共识。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相似文献   

10.
1985年4月是杰出的匈牙利哲学家、文化史学家、文学和美学理论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乔治·卢卡奇(1885—1971年)诞生一百周年。卢卡奇在半个世纪的理论活动中发表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问题的著作。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分析马克思和列宁的哲学遗产、辩证法的紧迫问题、哲学史和历史唯物主义史。保卫了马克思主义免受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庸俗机械论歪曲。他在许多著作中尖锐地批判了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思想中的颓废派和反动派,无情地揭露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运动的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与共产主义建设和当代思想斗争实践密切相关的。如果不研究精神文化发展的规律,那么就不可能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研究。而为了掌握精神文化发展的这些规律,哲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则会提供极其有价值的材料。批判地领会和掌握以前杰出思想家的思想遗产是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苏联的学者们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修正主义的斗争经验。这一切使得我们的研究能够在五十——六十年代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其中包括撰述总结性的集体著作和一些专著。在这些著述中,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六卷本的《哲学史》(1957—1965年)。  相似文献   

12.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必须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和建构原则,应以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体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关联、融为一体,这是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结合”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大题目。从“结合”(在本文中特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维度和哲学的层面去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很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问题。“结合”通常被学界一些人士视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完全等义。但是具体地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过程,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过程刚刚开始时,只有“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作为一种理论成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乃是成功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的过程是批判地对待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深入实际地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并在实际斗争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4.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如果说他那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忱,总是受到后人的交口称誉,那么,对他的以《仁学》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却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多的分歧。建国以来,许多哲学史工作者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按照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线索来考察谭嗣同哲学,并在五、六十年代展开过颇为热烈的学术争论,推动了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际学术交往的日益广泛和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也驶入了国际化建设的快车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国际化,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沟通交流的结果,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在重视传统、加强对话和创新教学等方面总结经验,从而更快地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 葛荣晋同志的新著《中国哲学范畴史》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第二届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我认为,用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哲学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要科学地揭示和总结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就必须注重研究中国哲学固有的范畴体系。作为中华民族认识史的中国哲学史,是通过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的演进表现出来的。哲学范畴,既是不同哲学体系之间的纽带,又是标志人们认识水平的尺度。  相似文献   

17.
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哲学史家的冯契先生,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杰出代表之一。冯契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逻辑结构的开发、基本精神的新思两个方面简要展示冯先生的理论贡献。逻辑结构的开发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对子”结构上,整个中国哲学史几乎被描绘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突出强调了哲学中的党性原则以及哲学与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联系。“文革”之后,不少学者逐步摆脱“左”的思维方式的限定,他们以黑格尔、…  相似文献   

18.
吴齐林 《学海》2001,(5):86-90
真、善、美乃是主体的真理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最高体现。毛泽东的真善美境界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漫长历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亲身体验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批判地继承 ,审慎地改造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知行观、审美观而形成的理论结晶和精神升华。深入探讨毛泽东的真善美境界 ,系统整理这笔思想遗产 ,对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所谓真 ,就是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在中国哲学史上可称为“天人合一”。尽管“天”和“人”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解释 ,但是在其基本内涵上还是具…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哲学学会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开始,举办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讲座。本期讲座的内容是:批判地介绍现代外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演变。通过讲座,使大家初步了解现代外国唯心主义哲学各种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怎样适应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需要而出笼;了解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怎样表现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之际,梳理、总结、概括和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对于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出的总体性(通史性)研究、断代史研究以及分类研究等的基本认知,我们认为,应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作出整体性梳理和研究,揭示其创新逻辑演变史、问题史以及理论创新机制,尤其是要重点突出地破解一些核心问题,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为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