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测查了大学生773人,中学生285人,探讨了体育锻炼情绪效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格和动机对体育锻炼情绪效益具有显著影响:中学生活力激发高于大学生;中学男生生理疲劳低于大学男生,女生无显著差别;中学生能力动机低于大学生;男生健康动机、能力动机、社会拓展、自身需求和尽责性高于女生,女生外貌动机和开放性高于男生;活力激发受尽责性与开放性影响;身心平静受社会拓展影响;生理疲劳受外向性、开放性、外貌动机、乐趣动机与能力动机影响;积极投入受稳定性、开放性、健康动机、乐趣动机与自身需求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西中小学儿童受欺负现象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自编问卷在广西5所中小学选取792名中小学儿童进行调查,考察中小学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受同学、老师和家长欺负的比率及受欺负方式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中存在普遍的受欺负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受欺负的比率呈下降趋势;但受教师和家长欺负到初中后反而呈上升趋势。2、儿童易受同伴的直接言语欺负;男生比女生易受同学直接身体欺负。3、儿童易受家长的直接言语欺负;小学阶段男生比女生易受家长的间接欺负;初中阶段女生比男生易受家长的直接身体欺负。4、教师对儿童较多使用间接欺负和直接身体欺负。小学阶段男生比女生易受教师的直接言语欺负;初中阶段男生比女生易受教师的直接身体欺负。  相似文献   

3.
对小学3、4年级的285名儿童进行了3年追踪调查,分析了儿童分别与男、女生互选友谊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在个体间的差异,探讨了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分别对两类互选友谊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的男、女生互选友谊数在3年时间内都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并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儿童与同性互选友谊数显著多于他们与异性的互选友谊数,男生与女生互选友谊数的增加速度比女生与女生互选友谊数增加速度慢,儿童与男生的互选友谊数越多,他/她与女生的互选友谊数就越少,表明了性别隔离现象的存在。(2)在控制了关系攻击的影响后,儿童的外部攻击对他们在各时间点测得的与女生的互选友谊数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对他们与男生的互选友谊数影响不显著;在控制了外部攻击的影响后,儿童的关系攻击对他们在各时间点测得的与女生的互选友谊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他们与男生的互选友谊数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对儿童互选友谊数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奖赏结构与结果效价对男女儿童成就归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民  郭德俊  李玲 《心理科学》2000,23(5):552-555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奖赏结构和结果效价对男女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被试为小学五年级学生(n=74,男生36人,女生38人),实验通过解决一系列迷津测验来创设成功和失败情境.研究结果表明,能力、运气归因存在性别差异,在竞争奖赏结构条件下,女生对成就状况倾向于做运气归因,而男生倾向于做运气以外其他因素的归因(如能力);在非竞争奖赏结构条件下,男生对成就状况倾向于做运气归因,而女生倾向于做运气以外其他因素的归因.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和正常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的比较研究,探索智力落后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岁智龄组智力落后儿童听觉注意稳定性较弱,低于或等于同智龄组正常儿童水平。智力落后儿童慢速和快速情境下的注意稳定性高于中速。信噪比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信噪比越低,注意稳定性越差。频率因素对智力落后儿童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对小学3~5年级179名高自控和188名低自控儿童的控制归因、自控期望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自控儿童易做内归因,低自控儿童易做外归因;随年龄增长,儿童内归因的准确性提高;男生比女生更易采用外归因,内归因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高自控儿童自控期望高,低自控儿童自控期望低;随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控期望增强;各年级男生都比女生自控期望低,儿童中低自控男生自控期望最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基于271名在校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三个因子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文化认同只对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工具性求助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回避性求助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3)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存在显著的年龄主效应,年龄越大,执行性求助得分越高。因此可以推断:社会认同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过程中,更应关注其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校对改错法”对48名五岁至六岁男女幼儿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进行横断和纵向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儿童有意注意的稳定性除存在个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外还存在性别差异。幼儿阶段女孩的有意注意稳定性优于男孩,五岁时尤为明显,由于五岁到六岁一年中男孩有意注意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女孩,因此六岁的女孩有意注意稳定性虽然仍优于男孩,但不如五岁时明显。在适当的作业速度下,五岁男孩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可达5分钟,五岁女孩和六岁男孩可达10分钟,六岁女孩可达10—15分钟。  相似文献   

9.
刘俊升  丁雪辰 《心理科学》2012,35(2):384-390
摘要:用同伴提名和班级戏剧对小学4年级至初中二年级787名儿童进行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了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同伴接纳与社交淡漠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淡漠在一年时间内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测试时间与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一年时间里,小学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而初中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3)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关系模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测的社交淡漠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同伴接纳,而前测的同伴接纳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的社交淡漠。女生则呈现完全相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3587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考察了初中生偶像崇拜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究了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且偶像崇拜高水平组中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偶像崇拜低水平组中则相反;初一与初二年级间偶像崇拜的水平及在不同水平上的人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2)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其中性别起调节作用,外在生活目标对女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大于男生。(3)性别对偶像崇拜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上也具有调节作用,即偶像崇拜水平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对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603名小学儿童(平均年龄9.05 ± 0.53岁)作为被试,考察童年中期同伴侵害现象的基本特点,以及同伴侵害与情绪适应(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性别差异方面,男生的身体侵害与关系侵害水平均显著高于女生,与身体侵害相比,关系侵害的性别差异程度较小。在同伴侵害的类型特点方面,儿童遭受身体侵害的水平显著高于关系侵害。(2)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各情绪适应指标显著正相关,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能同时预测儿童的情绪适应不良;并且与身体侵害相比,关系侵害对情绪适应的影响更大。(3)身体侵害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表现出性别差异,即身体侵害能预测女生的社交焦虑,而对男生的社交焦虑不存在预测作用;但同伴侵害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不受性别的调节。总体而言,有同伴侵害经历的男生和女生具有相似的情绪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十岁儿童创造倾向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倾向量表,对十岁超常与常态儿童进行了创造倾向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创造倾向的好奇性方面,北京地区的超常儿童优于常态儿童,差异显着;在想象力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显着.另外研究了北京、上海地区十岁儿童在创造倾向方面的差异,在挑战性方面北京儿童优于上海儿童,差异显着.上海地区在好奇性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显着.再次,分析了创造倾向与学业成绩(语文、数学)关系,得出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2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身体自我认知对高中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上,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呈现出双性化发展的趋势;(2)母亲干涉保护,身体自我的力量、体育活动和自尊对男生的男性气质影响显著,而母亲温暖理解和身体自我的灵活对男生的女性气质影响显著;(3)身体自我的自尊会促进女生的男性气质特点,身体自我的力量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负向作用,身体自我的外表对女生的女性气质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全明  郑涌 《心理科学》2007,30(6):1351-1355
本研究采用情境讨论、角色扮演和归因训练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分享行为都有明显作用,其中角色扮演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效果最好,归因训练法次之,情景讨论法稍差;实验训练对培养小学女生分享行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小学男生的效果,但情景讨论法对女生影响的效果优于男生,角色扮演训练对男生的影响效果要稍优于女生,但差异都不明显,而归因训练法对女生的训练效果明显地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5.
在金华市和杭州市两所市区普通小学, 选取366名3~6年级儿童为被试, 采用同伴互评、同伴提名法和班级戏剧问卷, 考察了社会行为在小学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间的中介效应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 亲社会行为、退缩行为在儿童同伴信任和同伴接纳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而攻击行为的中介效应不显著;(2)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同伴信任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亲社会行为对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都显著高于男生, 使得女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效应大于男生。男女生的同伴信任对退缩行为的预测作用没有性别差异, 但是男生的退缩行为对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显著高于女生, 使得男生退缩行为的中介效应大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小五”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受人格“大五”因素研究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小五”结构研究,是儿童青少年个别差异研究的新方向.研究主要采用了量表评定、Q分类、自由描述等方法.结果表明,五因素结构可以较好地解释儿童青少年的人格特点.目前,这一结构还有许多值得研究者继续探讨之处,但是它的确为揭示人格“大五”结构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教师报告法对1254名城市儿童的对抗行为发展进行追踪研究,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了对抗行为与同伴拒绝/接纳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童年中期,对抗行为呈中等程度稳定性,并表现出随年龄下降的趋势;(2)男生的对抗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早期的同伴拒绝能显著正向预测后期的对抗行为,但早期同伴接纳不能预测后期的对抗行为;早期的对抗行为均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同伴拒绝以及同伴接纳.  相似文献   

18.
儿童注意广度与智力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题的提出儿童的注意力,影响他们的智力活动和学习成就,但这种影响是如何具体发生的,影响到什么程度,却缺乏足够的了解。为此,我们通过对注意品质的系列研究,探索注意的各种品质与智力的具体关系,以求得进一步的了解。人们通常把注意的品质,作为评价注意好坏的重要标准。注意的品质,通常包括注意的广度(或称注意的范围)、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等五个方面,我们曾对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与智力关系,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见“儿童的注意力与智力关系初步研究”),发现它们确实存在着紧密相倚的关系,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的严重缺陷,是智力发展迟滞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就注意的另一重要品质——注意广度与智力  相似文献   

19.
以555名小学四到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控制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以及儿童自我控制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六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且情绪症状显著多于四、五年级;男生多动−注意缺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父母行为控制对儿童积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儿童消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而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积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儿童消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儿童自我控制在父母控制(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儿童多动−注意缺陷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在父母控制与儿童情绪症状关系间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乐为女人     
喜欢做女人,是因为做女入生来就幸运。中学的时候,女生们因为用功而成组做人,男生们因为金玩而成组平平,我们便趾高气扬,全不把男生放在眼里。因为我们是女生,我们本来可以只凭天生丽质就获得男生连基,然而我们竟比他们还优异,让我们如何不骄傲?而男生们却垂头丧气,因为他们是男生,即使他们门门功课满分,也不一定能力得女生的青睐,更何况成组还不如女生,叫他们如何不自卑?大学的时候,女生们以同等的考分进入大学便已经造成了奥生们的压力,我们可以在学业上继续目中无人,如果输了,我们也照样可以得到男生的同情和关照。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