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7年是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高校文科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版出版25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2月22日举办了"纪念李秀林等主编哲学教科书出版25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创新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约7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燕山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燕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燕山大学以及全国著名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就我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我国哲学学科整体性建设与发展及其重要性针对以往我国哲学各二级学科界线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地坤研究员指出,哲学从来就不是分开的,它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一个融合的智慧体系。我国把哲学学科确定为…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20日,"<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26~28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的"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跨文化视野中的政治哲学之未来"学术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2007年11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办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杂志和<现代教育报>等学术媒体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探讨.艾思奇的家人也应邀参加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部分学生也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卢兴  赵中国 《哲学动态》2008,(3):102-103
2007年11月23~25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南开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综合创新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南开大学师生共百余人围绕会议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当德语动词aufheben 和德语名词die Philosophie以动宾关系的方式出现时,究竟译为"消灭哲学",还是译为"扬弃哲学"?这不是翻译上的技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准确理解.笔者认为,这一动宾关系应该译为"扬弃哲学",从而既恢复aufheben的本来含义,也准确地传达马克思的本意.  相似文献   

8.
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主办的“性别与哲学对话平台”首届论坛于2007年7月1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国内18所大学、学术机构和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论题如下:1.性别哲学是否可能、如何可能以及性别哲学的定位。学者们指出,性别哲学的可能性之所以遭受怀疑,根源仍在于价值判断和知识判断、主观和客观截然二分的传统哲学思维模式。有学者指出“女性”概念可以在一个开放的、异质的和多元的社会气氛中得到定义:“女性”不是女性主义运动中一个固定的范畴或共同的前提,而是一个需要女性主义经过批判性的思考来不断解构和建…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与中国哲学传统之间的建设性交锋-交融、纪念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对世界哲学事业的重要贡献,预定2004年6月8日至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主题为"哲学交锋-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Philosophical Engagement:Davidson's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王青 《哲学动态》2005,(10):70-71
"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6~7日在延边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及延边大学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提供后援.出席会议的中国、日本、韩国学者们围绕"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07年2月3日下午,由北京技术哲学论坛和中央党校哲学部科技哲学教研室主办,大唐集团公司协办的第5期“北京技术哲学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一个存在论的技术哲学提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主讲,40余位科技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记者出席了这次论坛。吴教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中外技术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二是存在论技术哲学的研究主张。在第一部分,吴教授阐述了这样几个观点:(1)建立中国技术哲学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国外并不比中国领先多少,甚至在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2.
王俊 《哲学动态》2004,(7):32-33
由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联合主办的"法国哲学的现在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5~8日在杭州召开.研讨会分别就现象学与解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福柯哲学从多个角度对当代法国哲学进行了研讨.该会体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货币观念的哲学审视--"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12月24~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对货币哲学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姚燕 《哲学动态》2004,(5):43-43
哲学分析可被追溯至芝诺的悖论、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辩证法以及亚里士多德"拯救现象"的方法.现代分析哲学运动始于弗雷格对关涉世界的语言的探究,用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取代古典三段论.同时皮尔士在美国也为哲学分析奠立基础.从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到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希尔伯特、哥德尔等,都将理想(人工)语言的分析置于哲学的中心地位,但它和还原论的"证实"原则都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洋哲学科共同发起,"第二届中韩哲学讨论会"于2005年1月1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近30位学者参加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哲学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一直以来,这个概念都让人困惑.本文通过对语法任意性、语言自治性、规则、语词用法等概念的分析,澄清"哲学语法"概念的内容,指出它在哪些方面优于"逻辑",哪些方面又有所误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无"哲学"一词,但很早就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的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1].由此看来,"哲学"译名的成立,先已经过类似佛教东传时那样的"连类"或"格义"的工夫,其中浸润了东方学人对于"哲学"的特殊理解.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11日至12日,第九次医学哲学论坛在江西省井冈山市举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主任委员杜治政教授、副主任委员张大庆教授、何裕民教授、赵明杰教授、贺达仁教授以及来自全国的近40余名医学哲学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哲学研究》编辑部现存有2004年、2008年和2009年《哲学研究》全年期刊及2005年、2006年和2007年部分期刊,另有少量1978年至2008年合订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14日~17日在兰州举行.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协办,并得到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的惠助.国内外学者50余人与会.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