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共享信息资源 促进卫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由于住处技术的迅速发展,住处的采集、处理和传播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住处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卫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必须把计算机和网络功能等住处技术在卫生研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卫生研究创新中住处是必备的条件,信息筛选和加工本身就是研究工作,需要发展、促进。卫生研究的成果,不仅要公开发表,而且要向决策者提供,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的医药卫生信息,要充分发挥它的巨大潜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作为信息源的网络建设和互联网的利用,信息开放和共享能力的提高是加强卫生研究能力、促进卫生研究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路平安     
那是一个周末,我在一个南美洲的小国家行医,我要从离我住处(首都市中心)约有三小时半路程,一个半山中的小城镇返回家中。我乘坐的是一辆大客车,因为天热,我只穿着  相似文献   

3.
由于急性泪囊炎的一期处理过程中经泪小管引流脓液与经皮肤切开排脓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同,将我院2007年以来接诊的急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抗感染治疗后经泪小管引流脓液,成人行经鼻内镜泪囊开窗引流术,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行泪道探通;对照组患者急性期经皮肤切开排脓、放置引流条和消炎处理后再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98.46%,外观满意率98.25%;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9.11%,外观满意率54.3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疗程缩短约7天~10天.急性泪囊炎经全身抗感染治疗后行泪小管引流脓液能更有效地控制炎症,不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警惕隐形杀手:职业倦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干年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人因劳动而死,但无所事事和游手好闲却给人的生命带来危险”。而且,人们也总是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来赞颂一个人的奉献精神。然而,心理学家却认为这样的奉献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第一天比赛,志在夺金的我国枪手杜丽和剑客韩雪,一个泪洒靶场,一个恨写剑锋,先后落败。而上届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举重冠军土耳其选手塔伊兰更惨,抓举三把均没成绩,彻底淘汰出局。其实,每天都会有失败者,不仅于奥运会,更在我们庸常而  相似文献   

6.
谁是谁的眼     
偶听喜欢的歌,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我爱落泪,心一酸,眼一眨,不知泪从何处来。就比如,每每听林宥嘉的《你是我的眼》,声声唤,声声泪,特别是歌曲的高潮部分——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7.
如海 《佛教文化》1997,(4):25-27
山川满目时为何泪沾衣唐代有一位朝廷高官,权重位高,名满天下。人生得意之际,忽一日行经山西境内,他举目四望,不觉心有所动,一时悲从中来,当下赋诗一首: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以后人眼光来看,这诗说不上有多新鲜,但真情发露耳!不过,最令我大惑不解的是,山川满目,为何会惹动泪下沾衣?要知道,这诗的作者可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而是宦海弄潮儿、久经考验的政治家哪!这疑问存于胸中甚久,名山大川也算过眼不少,也算山川满目,但基本上无动于衷时多。直到这一回,自北京西…  相似文献   

8.
悼念赵朴老     
浣溪沙 朴老逝世后,过广济寺,秋风萧瑟,往事如潮,音容若接,不胜感怆。 曾是维摩旧道场, 弥天花雨想辉煌[1]。 低徊泪眼见羹墙[2]。 寂寂僧廊飘落叶, 幽幽禅唱出斜阳。 人间滋味是悲凉。[1]数十年来,在朴老领导下,佛教导向正确,涤瑕荡垢,重现光明;海外联谊,和平友好,业绩辉煌。用佛教雨花故事。[2]“见尧于羹,见尧于墙”,见《后汉书·李固传》殿阁巍峨五十年,香花万里结来缘[1]。金桥天际彩云连。四海推尊称大老[2],忽惊悲泪隔人天。凄凄眼底现桑田。 风入松 佛协将召开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回首过去历届…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感言     
宽忍 《法音》2001,(4):6-7
《法音》创刊至今已二十周年,今年是第二十一个年头。本期恰逢《法音》发行200期,同人嘱我写篇文章以志纪念。近年来,笔者老病相催,对本刊编务绝少过问。回思二十年来的编辑生涯和峥嵘岁月,犹历历在目。拟从如下几个方面,略抒感言。  一、佛日重辉、法缘殊胜  1950年6月,由陈铭枢先生、吕澂先生、巨赞法师等发起成立现代佛学社,并于同年9月15日出版《现代佛学》杂志,至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即成为本会会刊,1964年末因极左思潮的影响而停办。1981年改以《法音》刊名复刊,初为季刊,翌年改双月刊。1982年5月3日笔者应召来…  相似文献   

10.
筹办“专号”,对许多杂志来说,想必都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今年开年以来,《佛教文化》和《法音》都不约而同地各自筹办起专号来。《法音》青睐杏花春雨的江南,而《佛教文化》看中的是骏马秋风的塞北。承《法音》同仁抬举,约我为他们的江苏专号撰文,我写了一篇《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自以为可略补写江苏佛教“只见寺庙不见人”之偏。回过头来,在筹组《佛教文化·山西专号》时,我们和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温金玉先生等诸位进行了反复策划,但是,真地等到我们来编辑时,我立刻想起了“看花容易,栽花难”的道理──要说起“只见寺…  相似文献   

11.
名人避客     
名人也有名人的烦恼。频繁的来访和社交活动常常影响他们在事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名人想出了种种避客之法。躲避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喜欢独自一人躲到荒岛或松林中写诗。隐居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为了躲开“不速之客”的干扰,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住处之一叫“退隐庐”。  相似文献   

12.
十诫条解     
《中国天主教》2002,(2):37-41
第一诫: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这一诫是命我们钦崇一个天主,而且除了天主以外,我们不能把任何一种受造的人或物当神(天主)来恭敬,也就是禁止我们崇拜偶像。(它本非天主,而假若我们把它当作天主来对待,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理所不许的)。钦崇二字是对天主敬礼的专用词。其含义是指我们衷心承认天主是无限尊高、宇宙万物唯一的真主宰和人类的最高裁判者。在他无限的尊威前,天堂上的天使和圣人都俯伏朝拜,高呼:圣、圣、圣”。(默,四、8),承认天主的无限伟大和自己渺小卑微,因此我们也应该敬畏,孝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并时时感谢…  相似文献   

13.
看过电影<李慧娘>的,大概都还记得阎罗殿上的情形,那不过是唱戏的,但戏上有,人间也一定会有.80年代初,<李慧娘>风行一时,我在电影散场后,一边捉摸看小鬼判官那些情节,一边就回到了我的住处--阎罗殿.  相似文献   

14.
2月23日,河北滦南一位双目患严重泪囊炎的农妇郭兰萍,东求西借凑了300元钱,来到唐山教区开办的天民诊所求医,门诊大夫和修女未因押金太少而拒收。 留院后,医生们对她的病仔细检查、认真治疗,尤其是和霭可亲的修女们的善言善行,使她感到天主教是引人向善的好教。孟令宝修士虽与她素不相识,但每天来看望她,给她讲基督福音;当她买药缺钱时,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9,(10)
调寄如梦令二首道是恩深也是,道是缘悭也是。卅载忆三年,独是一番情意。怀记,怀记,别后金言频寄。七月《法音》开卷,揉眼但惊非幻。痛失我真师,泪涌心伤肠断。啼喊,啼喊,莫却重来祈愿。  相似文献   

16.
《倾听弦外之音:音乐美的文化之维》一书,是刘承华教授继《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出版十年之后的又一音乐美学力作,汇聚了他近十年来的23篇论文。这些论文虽各自独立成篇,但互相间的延续性和系统性,又使全书成一严谨、有机的整体。总体来看,该书更加明确地锁定了著者多年来形成的研究理路,即从文化学角度,强调以"人文阐释"的方法,来审视中国音乐美学的文化特性,音乐意义的文化景深和古琴音乐的文化精神等美学理论问题。该书提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两个:"物理的世界"和"意义的世界"。"弦上之音"是物理的世界,"弦外之音"是意义的世界。我们是通过"弦上之音"去把握"弦外之音",再用"弦外之音"来激活"弦上之音",这既是人的感知所具有的能力,同时也是人文学科的真正使命。音乐是一个"意义世界",它的文化意义就在"弦上之音"中。  相似文献   

17.
发愿     
要不是这眼泪,我怎么也不可能写这封信的。 是痴么?看《佛教文化》竟看得泪如泉涌,有谁会和我一样痴?如果有,是知己。会来找我吗? 究竟看到何处流的泪?是1994年第1期第30页上牧人主持的寄语:“一些人难以理解的佛教,对另一些人却是那么难以割舍。”只这一刹那。  相似文献   

18.
音体系是各国、各民族音乐不同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音乐的最直观、最显性的表征。近代以来我国与西方音乐文化已有广泛而又深入的交流,通过与西方音乐的比较,来明晰中国音乐音体系是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父亲在距大烟山国家公园5英里远的一个小山头上买下了10亩田地,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那是一个可爱的地方,我们希望将来有一天,那里会成为我们的永久住处。我们会在斜坡上种植一个果园,到处开放着番红花,也许还有一个草莓花床和一个大大的花园。  相似文献   

20.
泪,是感情达到高潮时的产物,并有各种各样的泪。今我仅说我自己在罪恶中挣扎、痛苦、绝望时所流的苦涩的泪,及绝路逢生,沉浸在喜乐、善美、互爱生活中所流的幸福的泪。两种泪虽同出一处,但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