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杯子放下     
一名心理学家在教室里给观众上一堂《压力管理》课。她举起一杯水,每个人都预想被问“半杯满,半杯空”的问题。然而,心理学家笑着说:“这杯水有多重?”各种回答都有:8—10盎司。心理学家回复道:“绝对的重量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认为,智商高就是天才。教育心理学家却认为,这是一个误解,智商高只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自然天赋,天才则是指那些智商社会成功的人。科学测试也说明,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其智力和心理测试结果往往互不协调。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应该就是“高潜力”儿童。  相似文献   

3.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中国心理学会章程第十六条的有关规定,为了表彰对我国心理学和本会工作作出特别贡献的心理学家,特制定本办法。二、本办法适用于授予“中国心理学会终生成就奖”(以下简称“终生奖”)。“终生奖”是中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最高荣誉。三、“终生奖”授予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对本会发展作过重要工作的,曾经担任过本会主要领导工作的,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家。四、“终生奖”由学会常务理事三人以上提名,经常务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人到会。获得到会人数二分之一以上通过的,由学会以适当仪式授予。五、“终生奖”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人的思维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应当呈曲线型的。人不应当偏执于追求“思维捷径”,迷信“自古华山一条道”,而应该重视走迂回的曲线,“条条道路通罗马”, 迂回进取。虽然看起来步子慢了,实际上却大大加快了成功的速度。具备灵活的头脑,就须养成迂回思考的习惯,这里,介绍几种迂回进攻的战术。 欲进先退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狗和鸡关在围墙内.前面是一道铁丝网,后面是空道。铁丝网外放一盆饲料,鸡看见马上想冲过去,但被阻拦,急得乱叫乱撞;而狗先是盯着看,然后转身绕过围墙.跑到铁丝网外面便吃到了食。 人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在不开心时,得到的劝慰大多是“笑一笑”。很少有人劝其“哭一哭”。哭在人们的脑海中被定格为一种对身体有害的情绪反应。然而新近科学家们的实验与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哭对缓解情绪压力是有益的。 心理学家克皮尔调查了137人,并将他们分为健康组和患病  相似文献   

7.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这句话正确地概括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事实。求助于心理学家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这类事情出现在大约一百年前,这就是说,心理学用到人的生活实践中,只有一百年历史。在这之前,人类在生活中,不是不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只不过那时有了心理问题之后,常常求助于牧师,神父或巫师等等。  相似文献   

8.
人体有许多对称性器官,如双手、双腿、双耳、双眼等。但其功能却往往并不一定呈现对称性,在我国,91%以上的人属于右利手,即在用手活动中,右手占优势,左手作辅助,0.23%的人则是左利手,即平时所说的“左撇子。”手的这种偏侧性一般容易看得出来,然而眼睛的偏侧性却往往难以觉察到。心理学家为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鬼月"话"鬼"     
每年阴历的七月,人们俗称“鬼月”,民间至今还流传“七月半,鬼乱窜”的迷信谚语。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传言更为离奇,据说这天鬼魂全出,人们不可乱走,更忌出远门。倘若碰到鬼魂一年都将不吉利。鬼从何来?其实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一般来源于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但却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是头脑中所  相似文献   

10.
依照心理学家伊利斯的“情绪困扰ABC”理论观察。人的情绪或心理困扰大部分是源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自身理性思考,真正减少非理性思考,则大部会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而心理学家霍克的“快乐感受ABC”理论推断,一个人的快乐与不快乐  相似文献   

11.
“暗夜中的乌鸦”,指的是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什么事都不知道的状态。这种暗夜的状态,有的人认为严重到“连捏鼻子是什么感受都不知道。”在人们的感觉中,视觉比触觉更重要。那么,即使我们的眼睛看不到捏鼻子的动作,却也不至于连一点感觉也没有。于是,心理学家对暗夜设下了疑  相似文献   

12.
《心理科学进展》1997,15(3):15-1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基金”捐款概况1996年年底我所决定召开纪念著名心理学家、我所老所长潘菽教授诞辰百年纪念会,并设立“潘菽基金”,以奖励在心理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或青年研究人员。至今“潘菽基金”得到22人、单位捐...  相似文献   

13.
当今心理学所说的人格一语,源出拉丁文persona,大略指由具有相当统合性与持久性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个人特质,亦即个人较为持久地表现出来的“社会自我”。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此“人心”应作人格解)。出生不久的婴儿,尚无所谓人格,个个天真颟顸,活泼可爱,长大后却千差万别,有的成为伟人英雄,有的沦为恶棍罪犯。人格如何形成?何以有种种不同?什么是合理的人格?人格是否可以自由塑造?这些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佛学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家独特的解答。 关于人格何以形成、何以有种种差别,西方心理学家有…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称:适当地选择衣服,有改善情绪的功效。并根据有关“试验”和跟踪调查的结果,证实了其理论是正确的。他们认为,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所以在情绪不佳时穿衣应该注意四“不”:  相似文献   

15.
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人生谁都祈求避免失败,但是这如同祈求婴儿学步不要跌跤一样荒唐。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战胜挫折能力的人,就失去了成功的基本心理品质。因而怎样对待竞争过程中的失败,进而使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有人在你背后捅了“一刀”,使你没有评上该获得的职称,或使生意谈判失败,对于这种实际损失可能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使你能立即补回。但本文却能告诉你怎样摆脱心理压抑,重新振奋拼搏,去争取新的胜利。 第一,别在懊丧中吞噬自己。一般来说,老实、善良的人,遇到了失败、挫折…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感到幸福,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即令人满意的工作和令人愉快的休闲时光。 可是,不少现代人总抱怨自己很忙,好像真的日理万机,叱咤风云,忙得连生病的空儿都没有了。其实,不少人的抱怨,实际上是一种“病”,一种心“忙”。 心理学家认为,不少人之所以“忙”,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形:事实上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忙碌,但总要让人们将他们看得很忙;偶尔他们确实需要忙上一阵子,于是他们就发牢骚或抱怨自己  相似文献   

17.
助你成功的情感智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森是佛罗里达高级中学的一名常考第一的学生,他的目标里进入哈佛医学院。一次,物理教师在测验中给了詹森80分,詹森感到沮丧,认为物理教师妨碍了他的前途,于是,第二天,他带着一把屠刀来到学校,将那名教师刺伤,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未来.为什么这个智商额高的学生却做出如此失去理智的行为?心理学家的回答是智商并不是成功的必然保证。当我们说某人聪明时常指的是他的智商出众,然而,心理学家们却认为,在导致一个人成功的所有因素中,智商(I.Q.)只占20%的份额,另外80%则来自其它方面,其中就包括心理学家们新近提出的一…  相似文献   

18.
漫话偷窃癖     
偷窃,是悄悄拿走公家或者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一种卑劣行为。人为什么会偷窃呢?古人认为:“饥寒起盗心。”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正当途径取得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物质财富,便想到了去偷窃。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生活中也有人并不存在温饱问题,甚至十分富有,却还要去偷窃,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了,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偷窃  相似文献   

19.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  相似文献   

20.
对阅读心理的研究,国外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作了许多尝试,进行过不少实验,获得了一些可贵的资料。但是对文章的主题句及寓言规则在阅读理解中起什么作用,却未见有较细致的研究。笔者曾进行过一则“主题句对儿童的独立阅读理解和概括中心思想影响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