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参同契》是我国古代介绍气功理论和功法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魏伯阳,东汉会稽(今绍兴)上虞人.他博学多识,对道学造诣尤深,传说他得古人《龙虎经》,领悟其中妙旨,将周易、黄老、炉火三家学说融为一体,以易为经,以阴阳为纲,阐养生之道,述阴阳变化之理,创炼丹之功法,故亦称《周易参同契》.该书语言质朴,借事设喻,寓义宏深。书成后,秘而不传,后为其友所得,加以注释,遂公诸于世.由于文理深奥,历代注家蜂起,先后有后蜀彭晓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宋代朱熹著《参同契考异》、明代王文禄撰《参同契疏略》和清代李光地作《参同契注》等……;足见历  相似文献   

2.
从《道藏》中检索出所有有关《周易参同契》的引文,然后去掉干扰、冗余信息,剩下的引文以年代为序重新辑录。再将这些引文与现存诸本(主要以《道藏》所存阴长生注《周易参同契》、容字号无名氏《周易参同契注》、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以及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字一句逐文对校,找出与现存诸本之关系,然后进行统计。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南宋前道书所引《参同契》文本与现存阴注、容注更为接近,而与彭注、朱注距离较远。这似乎可以证实两点:一、《参同契》在历史上存在多个文本系统;二、阴注、容注确如陈国符、孟乃昌所论是《参同契》的早期注本。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的《参同契》注本和刊本,对宋元以后的《参同契》文献形态和内修(内丹)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理清道教思想史上《参同契》内修思想演变的脉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南宋时期的《参同契》的文献面貌和文献实态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本稿试图以曾慥《道枢》和南宋刊行的彭晓注《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为线索展开论考。考虑到刊物的篇幅,本稿拟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4.
一、参同契注《经典释文·周易音义》释“易”字曰:“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按:虞翻释“易”字首见于《参同契》,可知其注《参同契》要早于注《周易》。且虞氏注《周易》,多受《参同  相似文献   

5.
《参同契》作者及成书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同契》一书,在我国文化史中,今当属于科技史,实有其特殊的地位,且有现实意义。而对其成书及流传的原委,尚未见全面的考核,且对其内容的理解,尤多恍惚,因综合前人之说以考之,要在能明辨全书之旨。然近二千年来,变化之情况殊复杂,此文仅考《参同契》的作者及成书的时间。《周易参同契通真义》三卷,四库提要曰:“诸家注《参同契》者,以此本为最古。”此见已成定论,因自乾隆四十六年(1781)迄今,未能发现早于此本之《参同契》。故凡论《参同契》者,必以此本为主。今据明正统十  相似文献   

6.
《道藏》所收的彭晓注《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如果根据刊本所附序文中的彭晓自署,可以认为是五代孟蜀广政十年(947)刊行的《参同契》文本.可是,这个现存最早的彭注本的刊本(《道藏》本),实际上是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刊行的文本.彭晓本本身,直到1151年被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之前,又几乎没有为任何道教文献、书志、书目所引用、提及和著录.也就说,关于彭晓本的受容实态,存在着二百年的空白.本节主要考察了到南宋初期为止的有关《参同契》彭晓注本的文献情况,并认为,除了上节所述的因素(唐宋时代《参同契》文本与《古文龙虎经》《金碧经》《潜通诀》等文献互相混同)之外,彭晓本的湮没无闻,也可能是曾慥《道枢》所反映出的南宋初期《参同契》文本陷入不安定状态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如果要想深入考察和把握南宋以来《参同契》文献形态和内修思想演变的脉络,同样,也必须正确地认清南宋初期《参同契》文献的这些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朱熹删改《参同契》经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稿是本刊以前刊出的<南宋初期<参同契>文献实态的考察(上)(下)>的续篇.一般认为,丹经<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撰,并以现在所知的文献形态传承至今.可是,前出论文考察了南宋初期<参同契>文献的实态,认为从隋唐五代至南宋初期,<参同契>文本实际上一直处在与<龙虎经><潜通诀>等丹经、丹诀互相混同的不安定状态中,当时,冠以<参同契>之名却与现行本不同的<参同契>文本大量存在,<参同契>也没有获得可为一般人认同的共同解释方向,一般认为最早带有内丹倾向的<参同契>注本--五代彭晓注本,也直到南宋初期才逐渐为人所知.本稿在上述论考的基础上,继续考察了南宋中、后期<参同契>文献的实态.笔者从考察中看出,一般所说的起源于<参同契>丹学思想的先天学理论,实际与<参同契>无关,所谓的先天易学实际上是建立在李之才、邵雍所述的先天卦变说基础上的.笔者还认为,在宋代易学史和<参同契>文献演变史中,实际上是朱熹第一个提出了先天学起源于<参同契>丹学思想的论说,朱熹为了把与<参同契>旧本(如<道藏>所收无名氏注本、阴注本和郑焕校正本所见彭注本等)不合的先天学理论导入到<参同契>思想解释中去,删除和更改了<参同契>旧本的经文,作成了所谓的<参同契>定本(<参同契考异>本).从南宋后期的<参同契>文献的基本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参同契考异>的刊行,才结束了持续到南宋初期和中期的<参同契>文献的不安定状态,朱熹<参同契考异>,对宋末元初的<参同契>注本、刊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到现在为止的道教研究,一直没有充分认识和探讨过朱熹<参同契考异>对南宋以来道教内修思想演变史和<参同契>文献演变史所产生的影响,今后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作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东汉魏伯阳祖师著《参同契》,素有“万古丹经王”之称。前人在考证《参同契》作者生平事迹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着重试谈自《参同契》问世以来,有关注释阐幽《参同契》的版本情况,其目的是为从事《参同契》研究者及道教界养生炼丹者提供方便。因为,目前我们所见到《参同契》的注释版本达几十种,如果选好版本,无论对研究者或者养生家,都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与此同时,首先,我们还得从魏伯阳祖师著《参同契》说起。关于魏伯阳《参同契》作者的生平事迹,正史及《后汉史》等书,没有记载,五代彭晓《参同契解义序》中说:“魏伯阳,会稽上虞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赡文词,通诸纬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汉易学所主张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义理出发,来考察《周易参同契》所蕴含的易学思想。从“易简”之义看,《参同契》突出了乾坤二卦法象着宇宙天地的生成变化法则及乾坤体性表现为“自然”而无人为的情态。从“变易”之义看,《参同契》主要是借鉴汉易学的“纳甲说”和“十二消息卦说”,来探讨天地判分之后阴阳之气的变通迭更过程。进而法象修仙之秩序或步骤。以及所应注意的火候进退或身体气息变化等。从“不易”之义看,《参同契》以乾坤二卦为体,坎离二卦为用,来比拟宇宙的张设布列之结构及相应变化过程。《参同契》已将《周易》之义理创造性地运用于炼丹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对"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回应。该说法认为,朱子以宋代之后才出现的"先天方位"思想作为诠释《参同契》思想的基本方向,为弥合其注释与正文之间的矛盾,朱子有选择地删改了《参同契》的文本。本文对该说的几个主要论据做出回应:针对在朱子之前《参同契》文本不稳定的观点,本文指出,《参同契》文本在唐代已经基本稳定,而唐宋之际阐发《参同契》的文献大量出现,导致了《参同契》与之相混同的现象;针对朱子首次把《参同契》所本无的"先天方位"思想强加到对《参同契》的解释中的说法,本文指出,在朱子之前已有先例以"乾坤坎离"释《参同契》的"牝牡四卦"的说法,而《参同契》本身也是陈抟、邵雍"先天方位"说的思想来源之一;最后,本文还就"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具体条目做出了分析,指出其判断多有失误。  相似文献   

11.
陈致虚,元代道上,道教学者。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人。他得北宗赵友钦真传,又复遇青城老师授以南宗阴阳双修丹法,遂精通二宗之奥密,成为融合南北二宗为一体的重要人物。他的著作甚丰。主要有《金丹大要》、《金丹大要图》、《金丹大要仙派》、《度人经注》、《周易参同契注》、《悟真篇注》等。这些著作相当广泛而又深入地研讨了性命双修的内炼之道,并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丹道传授体系,从而受到道教中人的高度赞誉。如其《金丹大要》十卷,“首卷虚无三章,以象三才;二卷上药一章,以体法身;三卷妙用九章,以证九还;四卷须知七章,以验七返;五卷积功诗歌,以分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期,魏伯阳撰述《参同契》,乃是融汇周易、黄老、炉火三家的理与法论述养生之道的专著。由于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自东汉以降,历代的《参同契》研究者大都各取所需。有的以易为纲,探讨哲理;有的专事研究其炼丹术;有的则以食法为主,寻求性命双修和“变形而仙”之道;有的则藉以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特异功能;有的从算数着手,为现代  相似文献   

13.
李刚 《周易研究》2012,(2):3-10
魏伯阳所撰《周易参同契》是运用《周易》原理来支撑金丹之道的滥觞。它以《周易》的变易原理作为道教神仙存在学说的理论基础,通过论说"物性可变",进而说明人也可变。人通过服炼金丹能够变化自己的身体而为神仙之体,即"変形而仙",从而可以超越生死。"变形而仙"思想并非《参同契》独创,而是有所本的。这一思想对后世道教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葛洪、陶弘景、沈汾等人皆明显继承了《参同契》的"变形而仙"说。  相似文献   

14.
受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影响,《参同契》在化学史、思想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化学史领域,研究者开拓了自古以来未曾关注过的问题,讨论了《参同契》中的化学知识,尤其注重考察《参同契》对中国乃至世界化学史的影响。而在思想史研究方面,学者们全方位探讨了《参同契》涉及到的思想问题,诸如《参同契》所蕴藏的丹道思想及其与汉易、谶纬、黄老等的关系,还探讨了《参同契》在道教丹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前人的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研究态度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检讨、研究视域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未能形成问题域、论证不充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周易参同契》的内容问题书名《周易参同契》,相传为东汉魏伯阳所撰。据后蜀彭晓解释说:“参,杂也;同,通也;契,合也。谓与《周易》理通而契合也。”但也有人解释为:“谓以《周易》、黄老、炉火三家相参同,以为本于大道。”明代的蒋一彪说得更简单一点。他只说:魏伯阳“约《周易》作《参同契》而己”。宋代朱熹在《赞》《参同契》之前,先  相似文献   

16.
唐宋以来,对《参同契》的释读一直存有争议,以致各类注释的书籍版本杂错,歧异百出,然其本意却依然暗而不彰。原因无它,乃在于对其中几个关键字词的本意未能参透。本文一依《参同契》之内容与历史原貌,将文句阐释置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中去把握,从而对《参同契》中的“大易”、“黄老”、“炉火”以及“根”、“一”、“元”、“内”等几个关键字词,做出了贴近原意的释读,为正确理解《参同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诠释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宋元南宗阴阳双修的代表人物和经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代表人物和经诀,勾勒宋元南宗阴阳双修丹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内容。早期的《悟真篇》阴阳双修注释以翁葆光注为代表。早期的钟吕金丹派阴阳双修经诀有《钟吕传道集》等。内证和外证皆表明,钟吕金丹派南宗的建立者白玉蟾传授并实践阴阳双修。南宋还有紫团真人等几位钟吕金丹派南宗阴阳双修丹家。陈致虚确立了全真教南宗的阴阳双修丹法。  相似文献   

18.
道教书名。简称《龙虎经》。长期被视为古于《参同契》的丹书。但宋儒朱熹和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早已存疑;据今人王明考证,此书原文与唐羊参微《金丹金碧潜通诀》相同;实为后者之异名。改易时间约在唐末五代。改易者不详。该书内容多为对《参同契》文义之演绎。所据理论同于《参同契》。即仍以乾坤象  相似文献   

19.
再论张伯端师承刘海蟾许寿霖北宋学者张伯端(983~1082年)集内丹功法之大成,著《悟真篇》,和誉为“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齐名,独领风骚九百年,至今还没有一本气功书超过它的水平。此书为性命双修的全真教奠定理论基础,因而又被尊奉为道教南宗开山...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有《周易参同契》注本八种,明刊本《正统道藏》收注本十种(包括《明镜图》一卷),加上未收于上述两大巨型丛书的各家注本共四十余种。以上都说明这一著作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性。从目录学、版本学上加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要强调的是它在文化史上的意义,然后及于文献著录及版本。一、《周易参同契》的重要性《周易参同契》自唐宋以来受到学人重视,清代翻刻本无数。它的内容有三方面值得重视。首先,它对了解汉代学术思想是重要的。但它是一本有名的难懂的书。朱熹在他的《周易参同契考异》中说,此书“词韵皆古,奥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